图书介绍
元典 文本与阐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元典 文本与阐释](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0101174.jpg)
- 冯天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津出版社
- ISBN:9576681049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元典 文本与阐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元典界说1
语义训解1
内涵与外延4
第一章 外域元典9
第一节 印度元典9
《吠陀》10
《佛经》12
(印度早期历史及元典创生过程简表)14
第二节 希臘元典15
《荷马史诗》16
希臘先哲诸古典17
(古希臘历史及元典创生过程简表)23
第三节 希伯莱元典24
《律法·先知·文集》26
《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27
(希伯莱早期历史及元典创生过程简表)32
第二章 中华元典37
第一节《诗》39
创作与编辑39
分类41
文学价值42
教化功能46
第二节《书》48
「政事之纪」49
今、古文之分与真伪之辨50
在文化史上的地位与作用51
第三节《礼》54
礼治的兴起与三《礼》的入经54
《周礼》、《仪礼》、《礼记》的编次与作者时代55
「礼」的文化学价值57
第四节《易》61
题解61
结构63
作者及时代65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68
第五节《春秋》71
官修编年国史之滥觞71
「笔削大义微言」的「书法」73
《春秋》三传75
馀论:总体特质与文本传播78
第三章 中华元典的创制(上)91
第一节 轴心时代91
元典竞相湧现的特别时段92
(印度、中国、希臘、希伯莱元典产生时期略表)93
「轴心时代」概念的提出94
轴心时代的历史特徵97
轴心时代编纂元典诸哲人属性101
第二节 前元典的初创104
「原始民主」与「观物取象」:氏族制时代留给元典的两大精神遗产104
「夏礼」与「殷礼」:元典前奏111
第三节 元典在周王官的滥觞114
殷周之际的文化变革114
周的「维新」116
西周王官——元典制作之所117
第四章 中华元典的创制(下)125
第四节 元典从宫廷走向民间125
学术下移的春秋125
「诸子起于王官」与「诸子起于救时之弊」128
元典磨砺、发扬的新机遇130
孔子非六经的手订者,而是六经的传述者132
第五节 元典系统化及向诸子扩散138
百家争鸣的战国138
元典在战国间的系统化140
诸子与元典147
第六节 元典定本确立,经学序幕揭开150
秦帝国文化一统的努力与元典的厄运150
元典在汉代的整理、阐释及经学化152
第五章 中华元典的阐释(上)163
第一节 元典皆史163
元典的「神化」与「圣化」164
将元典还原为历史文献的理性努力169
元典的不朽性176
第二节 阐释两路向178
「本义」的确认与「引申义」的发挥——「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179
现实的评判与历史的估量——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185
文本的笺释与义理的开掘——汉学与宋学189
「引古」以「筹今」,「复古」以「新变」193
第六章 中华元典的阐释(下)207
第一节 元典精神的近代转换207
「文化重演律」的世界性显示208
从「忧患」意识到近代救亡思潮216
从「变通」观念到近代「自强」「更法」主张221
第二节 元典精神的近代转换(二)225
从「汤武革命,顺天应人」到近代革命论225
从「华夷之辨」到近代民族主义231
从「民本」思想到近代民主主义235
结语:元典精神在现世247
后记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