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变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变迁](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0939236.jpg)
- 韩文琦,程卫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62324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抗日战争-影响-社会变迁-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变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多元政治格局的形成1
一、国共两党社会政治力量此消彼长1
(一)北伐时期及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的国共实力对比2
(二)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实力的变化4
(三)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实力的不断壮大6
(四)抗战后期国共两党实力的对比反转9
二、中间势力形成与政治格局“均衡”12
(一)抗战前夕各中间势力的初步形成13
(二)中间势力的抗日意愿14
(三)抗日战争期间各中间势力的救亡行动19
(四)中间势力的巩固与均衡政治格局的形成22
三、各阶层、阶级重新分化、组合23
(一)军人群体的迅速扩张壮大24
(二)知识分子阶层的分化重组26
(三)工人阶级和妇女群体政治觉悟不断提升30
第二章 中国经济夹缝中发展实态33
一、侵略者残暴摧残的中国工业33
(一)主要行业和部门损失情况34
(二)日本“以战养战”策略的实施36
(三)劫运回日本的工矿类物资40
(四)日本对关内沦陷区的经济掠夺41
(五)对物资和贸易的统制44
二、东部经济由发达到残破不堪47
(一)战前东部经济发展状况47
(二)“华北产业开发指导纲领”48
(三)日本侵略者破坏经济的手段53
(四)东部经济遭受到重大损失56
三、西部经济开始艰难启动60
(一)抗战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极为低下60
(二)东部沿海工厂内迁62
(三)国民政府发展西部经济的举措65
(四)艰难起步的西部经济69
四、东北地区殖民经济畸形膨胀73
(一)《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74
(二)工矿业的比重增加,农业生产停滞77
(三)重工业、军事工业比重加大80
(四)经济统制政策82
(五)对日本经济依附性进一步加强85
第三章 中国西南地区文化与教育的发展88
一、高校西迁与抗战教育基地形成88
(一)大批高校内迁西南88
(二)抗战教育基地形成97
二、西南地区教育及文化事业发展99
(一)开启了西南地区教育的近代化99
(二)促进了西南地区科技的大发展106
(三)带动了西南地区文化的大繁荣112
三、东西部社会经济差距大大缩小123
(一)国民政府开发西南的酝酿123
(二)内迁高校与西南经济开发125
(三)东西部社会经济差距缩小127
四、社会整体性在融合交流中不断整合129
(一)社会风俗在交流中融合129
(二)民主与科学精神深入人心130
(三)近代女性观念意识大为增强131
第四章 中国国防现代化在战争中推进133
一、加速中国军队武器装备更新133
(一)大量引进德造装备134
(二)艰难的外国援助136
(三)谋求兵器自给的努力138
二、加快中国军队兵种体制发展141
(一)组建装甲兵部队141
(二)组建整训炮兵部队142
(三)扩建空军143
(四)加强海军143
(五)优化陆军体制编制146
三、锻造了一大批优秀军事人才147
(一)抗日战争吸引了中国无数的优秀人才加入军事抗战行列147
(二)战时院校教育夯实了抗战人才的理论基础149
(三)抗日战场实践锤炼了中国军事精英的实际才干153
四、丰富发展了中国的军事理论154
(一)持久战理论应时而生154
(二)游击战理论得以突出发展155
(三)人民战争理论在实践中趋于完善156
(四)国民政府海军作战理论得以创新157
第五章 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角色转变159
一、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59
(一)中国抗日战争代表了世界历史的前进方向159
(二)中国抗日战场开辟带来了巨大国际影响161
二、中国军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打乱了日军部署165
(一)对日本“北进战略”的牵制165
(二)对日本“南进战略”的牵制166
(三)导致日本“西进战略”的夭折169
(四)对日本外交战略的牵制171
三、世界开始意识到中国所蕴藏的巨大潜力181
(一)英、美重新审视援华案182
(二)推动美、英战略向制约日本方向发展185
(三)坚决抵制对日谈判妥协188
四、抗日战争成为中国开始独立、平等外交里程碑191
(一)初次吸引世界目光191
(二)渐渐有了话语权194
(三)获得了英、美国家的平等相待195
第六章 中华民族国家观念的空前觉醒197
一、多难兴邦在全民族抗战事业中的应验197
(一)战争磨难与“东方睡狮”的觉醒198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的惊天怒吼201
(三)民族英雄辈出,经历着血与火的残酷考验204
二、国耻国难是民族凝聚力的催化剂211
(一)外敌入侵,懵懂的决策212
(二)奋起抵抗,民心的凝聚213
(三)负重弥坚,喷薄的红日214
三、抗战孕育推进着现代国家观念218
(一)不能忘却的欺辱219
(二)救亡图存的不屈抗争221
(三)百年涅槃的辉煌223
四、中华民族国家意识从近代向现代和当代转型225
(一)在家族观念中挣扎226
(二)在历史动荡中唤醒228
(三)在革命浪潮中转型230
第七章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起步233
一、中国的国际地位得以重塑和提高233
(一)从被轻视到受重视233
(二)从沦为附庸到成为盟友235
(三)从遭受掠夺到获得援助236
(四)从蒙受侵权到赢得平等237
(五)从无足轻重到举足轻重238
二、中国现代民族意识得以激发和觉醒240
(一)在政治上,从专制独裁的黑暗政治走上了一定程度的以民主自由为核心的现代政党政治240
(二)在军事上,从每战必败的屈辱历史走上了勇于抗击外强的新历史243
(三)在外交上,从崇洋媚外的“洋奴外交”走上了初步的以维护国家民族利益为核心的现代外交244
(四)在民族关系上,从“四夷宾服”的民族关系转变为“四海之内是一家”的新民族关系244
(五)在社会心理上,从盲目排外的“仇洋”心态和“百事不如人”的“媚洋”心态转变为成熟自信的现代民族心态245
三、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思想得以形成与发展246
(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思想的形成246
(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思想的实践249
四、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伟业得以开启并运行251
(一)洗雪百年耻辱252
(二)收回祖国宝岛台湾253
(三)发展壮大人民革命力量254
后记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