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文明进程与城市价值论 贵州的解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态文明进程与城市价值论 贵州的解读](https://www.shukui.net/cover/8/30931043.jpg)
- 申振东,龙海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5454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城市-生态文明-文明建设-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态文明进程与城市价值论 贵州的解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序篇:生态文明的世纪曙光3
第一章 生态文明的中国足迹3
第一节 生态文明的雏形与发展3
一 人类文明的兴起与演变3
二 生态文明的内涵7
三 生态文明的中国发展10
第二节 “五位一体”的统一关系11
一 “五位一体”产生的历史脉络12
二 “五位一体”的辨析:生态文明的切入视角13
第三节 美丽中国新诠释15
一 “时代之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15
二 “环境之美”:构筑永续发展的新生态16
三 “社会之美”:推崇兼容并蓄的新理念17
四 “百姓之美”:提升幸福指数的新发展18
第二章 生态文明的贵州行动20
第一节 贵州生态文明的发展脉络20
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毕节试验区21
二 生态文明建设的纵深地——贵阳生态文明城市23
三 生态文明建设的试验田——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26
第二节 贵州生态文明的政策供给脉络28
一 国家层面的政策供给28
二 省级层面的政策供给31
三 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政策供给33
第三节 贵州生态文明的政策演进特点35
一 从区域试点探索向全面总体布局演进35
二 从生态环境补偿向生态综合治理演进36
三 从生态文明向“五位一体”演进37
第四节 生态文明指引下的贵州城镇化探索37
一 城乡规划编制的“贵州特色”38
二 产城良性互动的主要载体39
三 城乡统筹推进的主要做法41
四 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举措42
五 贵州城镇化探索的几点思考43
上篇:生态文明的进程监测47
第三章 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理论构建47
第一节 国内外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构建的回顾47
一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47
二 生态文明有关的指标体系50
三 已有研究的述评52
第二节 贵州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53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53
二 生态资源价值理论54
三 生态安全理论55
四 生态承载力理论55
五 协同发展理论56
第三节 贵州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宏观框架57
一 贵州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理念57
二 贵州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定位58
三 贵州生态文明指标系统层的内在关联性60
第四节 贵州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理论筛选62
一 贵州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62
二 贵州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结构分析63
三 贵州生态文明的理论评价指标体系67
第四章 生态文明指标的实证筛选与权重判定69
第一节 指标权重确定的主要方法69
一 主观赋权法69
二 客观赋权法71
三 主客观综合集成赋权法72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确定与基本步骤72
一 层次分析法步骤72
二 熵值法步骤76
三 主客观综合集成赋权法步骤77
第三节 实验设计与问卷调查78
一 实验设计78
二 单项指标含义解释78
三 问卷调查81
第四节 统计分析结果83
一 层次分析结果83
二 熵值法分析结果87
三 主客观综合集成赋权法结果89
第五章 生态文明进程的综合评价与目标预测91
第一节 贵州生态文明发展现状评价91
一 综合评价方法91
二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分析步骤93
三 贵州生态文明发展现状的实证分析97
第二节 贵州生态文明协调程度评价100
一 函数构造与模型选取101
二 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分析104
第三节 贵州生态文明进程的目标预测109
一 趋势目标预测的研究方法选取109
二 LEAP模型的运用及数据拟合111
三 目标预测与发展趋势分析113
第四节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思考117
一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包容性增长117
二 推进“四化”同步战略,同步共建生态小康118
三 强化生态综合治理,巩固“两江”生态屏障119
四 加强生态法治建设,强化生态文明刚性约束121
五 培育生态环保意识,带动公民综合素质提升121
下篇:生态文明的城市价值127
第六章 生态文明城市的理论基础与实践127
第一节 生态文明城市的理论基础127
一 城市管理有关理论回顾128
二 城市生态有关理论回顾130
三 绿色发展有关理论回顾132
第二节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国内实践134
一 “国家级生态文明市”——厦门的实践探索135
二 “国家生态县升级版”——浙江安吉的实践探索137
三 “国际合作新典范”——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实践探索139
第三节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141
一 “巴西生态之都”——库里蒂巴的发展经验141
二 “丹麦宜居城市”——哥本哈根的发展经验142
三 “美国生态城市”——伯克利的发展经验143
四 “日本首个全球500佳奖城市”——北九州的发展经验144
第四节 生态文明城市发展的启示与趋势145
一 国外生态文明城市发展的启示借鉴145
二 生态文明城市发展的新趋势147
第七章 生态文明城市的价值内涵及框架体系150
第一节 生态文明城市价值的哲学依据150
一 中西方传统朴素生态价值观的探源151
二 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盛行与迷惘152
三 后主体性哲学思想的兴起与发展154
第二节 生态文明城市价值框架与特征155
一 生态文明城市的价值框架:一个分析的逻辑155
二 生态文明城市价值的基本特征156
第三节 生态文明城市的价值内容160
一 生态文明城市的经济价值160
二 生态文明城市的社会价值164
三 生态文明城市的生态价值168
四 生态文明城市的法律价值172
第八章 生态文明城市价值的实现模式179
第一节 生态环境危机的倒逼式变革179
一 生态环境问题进入高发频发期179
二 生态危机意识从觉醒到行动182
三 倒逼改革的行动次序与政策框架183
第二节 实现永续发展的自主性改革186
一 能源资源承载压力更加凸显186
二 自主性改革的切入点与着力点188
三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几个方面193
第三节 民众生态诉求的表达式参与196
一 生态诉求表达的合作与冲突196
二 重视生态诉求的有效回应200
第四节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依赖202
一 三种模式的比较203
二 贵州生态文明城市价值实现选择204
结束语:走向生态文明发展新时代207
主要参考文献210
附录1:贵州生态文明指标体系遴选专家咨询表218
附录2:贵州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相关指标数据表223
后记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