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山地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山地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0929022.jpg)
- 董景荣,邓正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4899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68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483页
- 主题词:山区经济-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山地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对重庆市国家级、市级贫困县的研究(1997—2001)1
一 研究背景1
二 研究特点2
(一)采取文献研究法,重在理论研究2
(二)认识到实地调研的重要性2
(三)研究内容集中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3
三 社会调研3
(一)三峡库区重庆万州区移民与安置现状调研3
四 研究课题11
(一)“重庆三峡库区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成果简介11
(二)“重庆市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口现状及对策研究”成果简介14
五 主要研究论文16
(一)重庆库区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6
(二)重庆库区资源状况及对策研究25
(三)重庆库区环境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32
(四)重庆库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39
(五)三峡成库后重庆沿江旅游发展对策研究48
(六)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行为分析——以万州龙宝区为例54
(七)重庆市农业现代化探析61
(八)重庆市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变动分析67
(九)重庆市少数民族人口结构变动分析76
(十)渝东南民族地区人口性别比的特点及对策探讨85
第二篇 对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研究(2002—2006)93
一 研究背景93
(一)重庆“十五”规划确立“三大经济区”发展战略93
(二)重庆“十一五”规划把“三大经济区”细分为“四大经济板块”94
二 研究特点95
(一)组建山地经济研究团队95
(二)注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95
(三)研究内容有所扩大96
三 社会调研96
(一)重庆市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现状调研96
(二)重庆市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调研102
(三)三峡重庆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研107
(四)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区域分工与合作调研113
四 研究课题121
(一)“重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简介121
(二)“渝东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研究”成果简介123
(三)“渝东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研究”成果简介125
五 主要研究论文126
(一)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与重庆经济区划126
(二)关于构建渝东南民族经济区的思考132
(三)城镇体系与重庆经济发展139
(四)渝东南民族地区城镇化现状及对策研究147
(五)渝东南民族地区小康进程探析156
(六)论区域化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166
(七)三峡库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初探172
(八)三峡库区建设中政府行为分析179
(九)论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的构建186
(十)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产业空心化问题及对策研究191
六 学术著作199
(一)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199
(二)三峡成库后旅游开发模式研究201
(三)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201
第三篇 对武陵山民族地区的研究(2007—2011)203
一 研究背景203
(一)“314”总体部署导航定向203
(二)“一圈两翼”发展战略的确定203
(三)武陵山民族地区区域合作问题提出204
二 研究特点205
(一)加强研究的针对性205
(二)注重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205
(三)武陵山区首届学术研讨会召开206
三 社会调研207
(一)渝东南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及扶贫调研207
(二)渝东北库区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调研214
四 研究课题223
(一)“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与经济力量整合研究”成果简介223
(二)“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成果简介225
(三)“基于山地资源综合开发的山区经济发展研究”成果简介226
五 主要研究论文228
(一)渝鄂湘黔交界处民族区域发展性贫困现状及治理228
(二)对解决武陵山区在资源开发上倚重倚轻问题的思考236
(三)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的体制障碍及破解241
(四)构建渝鄂湘黔跨省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区探讨250
(五)渝鄂湘黔边区统一劳动力市场构建探讨256
(六)构建渝鄂湘黔交界地区技术服务体系探讨263
(七)武陵山民族地区城镇化特征及发展趋势探讨270
(八)“大武陵”:武陵山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终极目标279
(九)渝东南落后山区镇域旅游经济发展对策研究——以秀山县官庄镇为例283
(十)地缘经济区视角下的行政区边缘山地经济协同发展——以渝黔湘鄂四省结合部典型的武陵山区为例295
六 学术著作314
(一)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研究——以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为例314
(二)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315
第四篇 对我国连片特困地区的研究(2012—)317
一 研究背景317
二 研究特点318
(一)研究区域扩大318
(二)设立分中心跟踪研究319
(三)学术交流更加频繁321
三 社会调研326
(一)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现状调研326
(二)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调研334
(三)渝东南地区工业园区发展调研342
四 研究课题351
(一)“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联动与整合机制研究”成果简介351
(二)“渝东南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成果简介353
(三)“五项课题”研究展望354
五 主要研究论文357
(一)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机制探讨357
(二)基于“钻石”理论的武陵山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366
(三)武陵山地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经营组织形式思考373
(四)行政区经济协作促进产业发展——以渝湘黔交界地区锰产业为例381
(五)基于因子分析的武陵山区中心城市经济竞争力评价388
(六)制度变迁、博弈与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协作400
(七)渝东南山地区县金融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PVAR模型分析413
(八)山地生态经济集群开发特征与路径分析421
(九)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扶贫模式与扶贫绩效及政策建议438
(十)连片特困地区中央扶贫资金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国家级贫困县为例450
六 人才培训461
(一)申报渝东南地区人才培训高级研修班的背景461
(二)举办“渝东南地区特色产业选择与培育”高级研修班的目的462
(三)研修班的举办和专题讲座463
(四)研修班的实地考察交流464
后记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