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纪念张海鹏先生诞辰八十周年暨徽学学术讨论会”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世华,李琳琦,周晓光主编 著
- 出版社: 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60448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81页
- 文件大小:113MB
- 文件页数:490页
- 主题词:张海鹏(1931~2000)-纪念文集;文化史-徽州地区-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纪念张海鹏先生诞辰八十周年暨徽学学术讨论会”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编 纪念大会1
主持词3
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琳琦教授主持词3
领导讲话6
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王伦教授欢迎词6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教授讲话8
中国明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商传研究员讲话10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洪永平教授讲话12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安徽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施立业研究员讲话13
安徽大学副校长吴春梅教授讲话16
安徽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原安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吴良仁同志讲话18
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兼院长陆勤毅教授讲话20
纪念诗、贺信22
中国商业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吴慧研究员纪念诗一首22
中国商业史学会会长王茹芹教授的贺信23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研究员的贺信24
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教授的贺信25
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吴付来同志的贺信26
第二编 纪念文章27
张海鹏与徽学研究&叶显恩29
无尽的追思 深切的怀念——忆张海鹏教授&陈梧桐31
怀念桐城张海鹏先生&蒋大椿36
翰墨清香映儒雅——张海鹏先生忆记&范金民38
不尽哀思悼故人——深切感念良师益友张海鹏教授&吴仁安45
寸草难报三春晖&鲍义来53
张海鹏会长与朱元璋研究会&陈怀仁 夏玉润56
缅怀徽商研究的奠基人张海鹏校长&管必红65
徽学领军 儒硕风范——张海鹏先生对徽州学的贡献&方利山67
徽商研究的开拓者——忆著名历史学家张海鹏教授&刘小林71
做学问先学做人——张海鹏先生门下辱教记&余同元77
斯人已去犹忆影——张海鹏先生印象散记&谈家胜96
经师人师 教泽永存——缅怀恩师张海鹏教授&王世华98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恩师张海鹏先生倾心徽学研究二三事&李琳琦102
张海鹏先生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房列曙109
缅怀父亲张海鹏&张健111
第三编 徽学研究117
20世纪以来学术研究之一新潮流——关于敦煌学、徽学、藏学等的学术定位问题&栾成显119
徽商研究与史学思想——怀念张海鹏先生&吴怀祺124
关于迁徙苏州的徽州歙县大阜潘氏第三十二世潘霨(1816—1894)身世行实的考录&吴仁安135
广州与长崎:东西洋贸易背景下的清代徽商之海外活动及其影响(摘要)&王振忠137
明清时期的村规民约与乡村治理——以徽州为中心&卞利138
明代徽州宗族墓产的管理与拟制黄册户名的设立——以《歙西溪南吴氏先茔志》为中心&阿风166
论朱子《孝经刊误》&周怀宇173
徽商收藏的文化意义&王世华183
论与方志有关的别种文献——以徽州地区为例&翟屯建193
民国初年社会转型中的地方教育发展——以徽州教育档案为中心的考察&马勇虎 李琳琦205
朱熹与严州理学的发展&周晓光 方宁215
明清时期徽州的宗族与保甲推行&陈瑞224
清代徽商胡学梓的家产&王裕明247
试论俞正燮女性人物考据方法和特点&余敏辉 孙建美257
徽州家谱研究的学术审思&谈家胜267
民国徽商、乡村工业与地方市场——培本有限公司经营账簿研究&马勇虎279
万历《灵山院汪氏十六族谱》的编撰特点及其价值&徐彬289
明代珍稀族谱《程典》考论&刘道胜297
明清图书版权问题探微:以徽州书坊为中心&秦宗财306
明清徽州的绅商——兼谈明清绅商和近代绅商之不同&梁仁志312
近代徽州茶商与社会变迁:基于祁门县的个案研究&康健319
第四编 中国史研究331
关于治史的一些思考——近年来的几次讲演提纲&瞿林东333
“龙眠三李”考&杨国宜342
明清时期欧洲天文历算知识的东传&张国刚345
三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宋史研究(1977—2008)&张其凡365
论抗日根据地的干部选任制度&房列曙401
浅析地域特点与民众群体暴动的关系——以刘六、刘七起义为中心&李小林423
曹操史料探源&张子侠427
点校本《明史》校勘记举正&刘渝龙433
北宋江、淮、两浙引种占城稻考实&肖建新443
清末安徽私塾改良与新式小学堂的创办&张晓婧 李琳琦447
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比附制度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废立&彭凤莲456
清代恩科述论&宗韵467
清代宁国商人与社会公益事业&董家魁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