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秦铁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秦铁路](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0921989.jpg)
- 铁道部大秦铁路建设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7113022006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58页
- 文件大小:96MB
- 文件页数:4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秦铁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综合篇1
第一章 修建概况1
第一节 线路概况1
第二节 主要技术标准及工程数量4
第三节 修建经过5
第四节 工程造价7
第二章 工程设计概况9
第一节 轨道9
第二节 路基11
第三节 桥涵14
第四节 隧道19
第五节 站场20
第六节 房建、暖通空调22
第七节 给排水25
第八节 机务、车辆28
第九节 通信、信号32
第十节 电力、电气化37
第三章 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40
设计篇47
第一章 重载单元列车运煤专用铁路主要设计特点47
第二章 运量及行车组织48
第一节 运量48
第二节 行车组织50
第三章 线路走向与重大线路方案54
第四章 设计工作的主要体会和认识66
施工篇73
第一章 施工组织73
第一节 施工组织设计73
第二节 施工队伍部署74
第二章 组织指挥75
第一节 历次两领导小组会议及大秦办工作会议75
第二节 征地、拆迁81
第三节 重点工程打歼灭战疑难工程专家会诊82
第四节 设备攻关82
第五节 计划指导、验工计价85
第六节 多边工程与合理工期87
第七节 地方政府的配合88
第三章 工程承发包90
第一节 承包合同90
第二节 概算控制91
第三节 工程决算91
第四章 工程质量与安全93
第一节 工程质量与监察93
第二节 创优94
第三节 安全95
第五章 工程验交97
第六章 精神文明建设9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98
第二节 大秦精神99
专题篇103
第一章 轨道103
第一节 60kg/m钢轨新型道岔的设计与制造103
第二节 预应力混凝土岔枕、有碴桥面预应力混凝土枕107
第三节 PG30、DP28型重型铺轨机111
第四节 大型养路机械化养护117
第五节 道床封缝防污及沥青道床122
附录A 新建隧道预应力混凝土宽枕轨道施工工艺128
第二章 路基135
第一节 重载路基技术标准135
第二节 路基机械化施工142
第三节 重载路基填土压实参数的选择147
第四节 洞室控制爆破151
第五节 钢纤维混凝土护坡156
第六节 干旱地区植被护坡158
附录A 重载铁路路基填筑工艺(初稿)161
附录B 重载路基填土压实质量检测技术及标准172
第三章 桥涵176
第一节 大同枢纽桥群及西韩岭特大桥墩台施工176
第二节 跨丰沙铁路特大桥施工178
第三节 郑重庄特大桥设计与施工180
第四节 平义分大桥188
第五节 下庄大桥空心高墩温度应力实验研究193
第六节 跨度16m先张法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195
第七节 钢筋混凝土斜盖板涵202
第八节 州河特大桥施工205
第九节 青龙河特大桥207
第十节 32m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现场预制209
第十一节 基桩质量无损检测新技术——瞬态动力法211
第四章 隧道216
第一节 双线隧道机械化施工技术216
第二节 岩浆岩地区超前地质预报技术226
第三节 军都山隧道施工技术234
第四节 西坪隧道“双侧壁导坑法”设计与施工技术246
第五节 郑重山三线隧道施工技术252
第六节 景忠山隧道施工技术254
第七节 隧道综合防排水技术应用257
第八节 SMT-12型双线隧道衬砌钢模台车的研制和使用264
第九节 SJC-1型便携式隧道断面激光测量仪266
第十节 STC型粘稠剂的应用267
第五章 站场271
第一节 分界点分布271
第二节 引入大同枢纽271
第三节 引入秦三煤码头277
第四节 茶坞区段站281
第六章 机务283
第一节 长交路、轮乘制283
第二节 牵引万吨列车机车的特殊性能284
第三节 机车低速恒速控制装置285
第四节 空气-电阻自动联合制动装置285
第五节 机车动力配置及纵向动力参数测试286
第六节 韶山4改进型电力机车288
第七章 车辆291
第一节 C63、C63A型运煤专用敞车291
第二节 车辆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291
第三节 部件集中修296
第四节 运煤敞车耐磨涂料及缝隙防腐297
第八章 通信300
第一节 各种通信网构成300
第二节 数字传输系统301
第三节 光缆307
第四节 光传输系统312
第五节 集中监视维护管理系统317
第六节 PCM及复用转换设备324
第七节 区段通信及其数字传输系统330
第八节 数字电话网和程控交换系统341
第九节 电报/数据传输交换系统和用户传真系统358
第十节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370
第十一节 石质地段地线381
第九章 信号383
第一节 电气集中383
第二节 双线双向25Hz相敏自动闭塞叠加移频机车信号386
第三节 微机化调度集中系统387
第四节 湖东编组站电气集中的施工393
第五节 施工中遇到的问题394
第五章 电力396
第一节 供电系统396
第二节 电力线与接触网同杆合架环线试验396
第三节 “四个两合一”设计、施工与技术经济分析400
第十一章 电气化405
第一节 牵引供电系统405
第二节 接触网408
第三节 变电所、分区亭、开闭所409
第四节 远动装置413
第五节 “V”型天窗414
第六节 电气化对路外通信、广播等干扰及防护414
第七节 环形等径预应力混凝土接触网支柱415
第十二章 运营管理417
第一节 运营管理信息系统417
第二节 万吨列车运行试验432
第三节 技术培训451
第十三章 结合重点工程开展新设备攻关研制的体会453
后记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