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权法的基础与进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物权法的基础与进阶](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0097026.jpg)
- 常鹏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7703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146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物权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物权法的基础与进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读1
第一章 物权法的规制对象7
第一节 引言7
第二节 国与民的关系规范8
第三节 群与己的关系规范10
第四节 你与我的关系规范12
第五节 人与物的关系规范13
第六节 结语14
第二章 债权与物权的规范关系15
第一节 引言15
第二节 引导与发展的关系18
一 以债权为引导19
二 以物权为引导23
第三节 伴生与协力的关系24
一 以显性为特质25
二 以隐性为特质31
第四节 融合与并存的关系34
一 以法定为导向35
二 以自治为导向40
第五节 同质与同化的关系43
一 以他物权为鉴44
二 以所有权为鉴51
第六节 结语55
第三章 物的意义辨析59
第一节 引言59
第二节 物在民法中的意义脉络61
一 物的范畴归属62
二 物的意义层次65
第三节 物的构成要素的一般化69
一 伦理要素标准69
二 财产要素标准74
第四节 物权的分类与物的标准78
一 所有权的客体78
二 他物权的客体82
第五节 结语88
第四章 从附原则的规范构造91
第一节 引言91
第二节 成分的界定及生成94
一 成分的界定94
二 成分的生成99
第三节 权属与利益的平衡101
一 物权的归属101
二 利益的平衡105
第四节 成分分离及其规制109
一 成分的分离109
二 从物随主物112
第五节 结语116
第五章 物权法定原则的内涵论119
第一节 引言119
第二节 适用对象120
一 概述120
二 狭义说的合理性分析122
三 种类法定的理解适用129
四 内容法定的理解适用135
五 小结141
第三节 物权法源142
一 概述142
二 物权法源的基本界定144
三 狭义法律之间的关系153
四 解释狭义法律的法源160
五 习惯的正当性及适用168
六 党的政策的适用规制175
七 小结185
第四节 结语190
第六章 对物权法定原则正当性的反思191
第一节 引言191
第二节 不确定的物权法定内涵193
一 有疑问的物权类型194
二 不明确的内容法定198
第三节 物权公示对法定的影响201
一 法定和公示的合力202
二 变化中的公示系统204
三 受影响的物权法定207
第四节 现代民法体系中的悖论210
一 不封闭的民法体系211
二 民法体系中的悖论214
第五节 结语218
第七章 物权行为与现实存在221
第一节 引言221
第二节 现实存在与专业术语没有同质性223
一 现实性VS思维性223
二 具体性VS抽象性225
三 日常性VS专业性226
第三节 物权行为与法律事实应有一致性228
一 对德国学理的考察228
二 中国学理应当转向231
第四节 基于专业术语和法律事实的定性233
一 基于专业术语定性234
二 基于法律事实定性236
第五节 结语239
第八章 另一种物权行为理论241
第一节 引言241
第二节 作为理论出发点的独立性243
一 债权行为的表现244
二 物权行为的表现244
第三节 有因原则及其具体展开251
一 有因原则的内涵251
二 有因原则的具体展开255
第四节 缓和有因原则的例外情形258
一 形式瑕疵的弥补259
二 滥用权利的禁止261
三 合同内容的转化263
第五节 结语266
第九章 物权公示的法律效力268
第一节 引言268
第二节 强制公示效力及其约束要素270
一 强制公示效力概观270
二 约束要素的具体化272
第三节 对强制公示效力的具体理解278
一 物权公示的设权力278
二 物权公示的推定力282
三 物权公示的公信力286
第四节 强制公示的突破及其适用292
一 强制公示的突破口292
二 强制公示的再适用294
三 强制公示的适用度296
第五节 结语297
第十章 财产权竞合规范299
第一节 引言299
第二节 竞合的形态及其规范定位301
一 权利竞合形态302
二 竞合规范定位305
第三节 调整竞合的基本规范要素308
一 管制强弱要素309
二 时间先后要素317
第四节 以公示为基础的优先原则320
一 以公示为基础321
二 顺位先后依据322
三 先位优于后位324
四 后位权利设定327
五 顺位固定规则331
第五节 改变优先原则的顺位意定332
一 顺位意定类型333
二 意定顺位设立335
三 顺位意定后果338
第六节 结语340
主要参考文献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