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西蒲州、中路梆子唱腔板式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山西蒲州、中路梆子唱腔板式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0912353.jpg)
- 芦柳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759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34页
- 主题词:蒲剧-唱腔-研究;晋剧-唱腔-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山西蒲州、中路梆子唱腔板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蒲州、中路梆子唱腔板式源起、体系构建及基本运用特点7
第一节 蒲州梆子板式形态源流诸论辨析及早期体系构建7
一 蒲州梆子艺术形态来源的史料记载及各家论断7
二 蒲州梆子板式体系雏形的建立及其影响下中路梆子音乐体系的形成16
第二节 两路梆子板式体系构建思维及对梆子戏板式特性的呈示23
一 板式类型判定的思路及综合性思考23
二 两路梆子板、腔关系及各板式类型内板、腔的运用特点27
三 两路梆子板式内部唱词字调与腔型间的相关性32
四 板式体系内各板式间的功能差异43
第三节 两路梆子板式体系构建及板式形态运用特点47
一 两路梆子追求“多样化”与注重“体系化”的不同发展47
二 两路梆子板式体系内不同板式类型间的同、异特征51
第四节 两路梆子剧目板式运用中呈现出的不同思维68
一 剧目板式运用中的两种发展思路68
二 剧目核心唱段中相同戏剧表达对板式选择的两种倾向70
三 剧目整体板式排布方式及运用手法差异73
第二章 艺人主创时期两路梆子传统剧目的唱腔板式运用85
第一节 两路梆子艺人20世纪30—40年代之前的板式运用特征86
一 传统题材下艺人对“熟戏”技艺展示的追求86
二 20世纪30—40年代之前两路梆子板式体系发展概况89
第二节 20世纪30—40年代艺人主创时期板式运用特点及多样化表达91
一 30—40年代两路梆子的唱腔板式运用概况92
二 30—40年代两路梆子的板式运用特点99
三 艺人在板式运用中戏剧表达的多样化发展104
第三节 艺人创作后期板式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及运用方式的发展108
一 对板式性能的多样化需求及“拿来”借鉴108
二 对板式运用的合理化调整109
三 艺人“戏”化意识加强后板式运用在角色塑造中的发展110
第三章 专职创作者参与下两路梆子唱腔板式运用的发展113
第一节 剧目创作中“戏”化意识加强的理论基础及基本创作思路114
一 两种创作主旨转换的背景114
二 50—60年代板式理论的系统化建立及板式形态的规范化调整115
三 从剧目创作方式的变化来看板式运用思路的发展119
第二节 现代戏创作中对传统板式运用的发展和创新121
一 现代戏创作中板式体系的扩充及运用思维的拓展122
二 到20世纪70年代末两路梆子现代戏创作中板式内部形态的整体发展125
第三节 传统戏板式运用方式的发展136
一 传统戏排演中板式运用的进一步发展和重构136
二 新编历史剧中“传统”题材与“现代”板式排布手法的结合147
第四节 “戏”化意识加强后传统剧目创作中板式布局的多样化发展156
一 相同剧情创作中唱腔板式运用变化手法之一——板式局部微调156
二 相同剧情创作中板式运用变化手法之二——板式排布结构的调整160
三 相同剧目背景下剧情调整对原有板式布局的打破166
第五节 不同艺术处理手法下传统剧目唱腔板式运用的多元呈现170
一 戏化处理与观演关系变化带来的传统板式运用多样化表达171
二 多重因素影响下传统唱段相同板式排布中的艺术处理多样化172
三 多重因素影响下剧目整体唱腔设置的多样化192
第六节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戏本位”意识进一步加强后板式运用的发展方向196
一 板式内部结构、转换方式的再发展196
二 专职作曲者对板式特性的充分挖掘及规范化运用200
三 与剧情发展对应的唱段板式组合扩大化和复杂化201
四 戏剧化意识进一步加强后板式进行中的腔型发展202
五 剧目板式布局思路的进一步“戏”化发展205
结语212
参考文献216
后记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