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七编 第12册 “儒家八派”的再“批判” 早期入学多元嬗变的学术史考察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七编 第12册 “儒家八派”的再“批判” 早期入学多元嬗变的学术史考察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0096156.jpg)
- 林庆彰主编;宋立林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86322402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七编 第12册 “儒家八派”的再“批判” 早期入学多元嬗变的学术史考察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绪论1
第一节 解题1
第二节 研究史回顾5
第三节 以往研究方法的检讨与反思14
一、出土文献与「重写学术史」15
二、「画地为牢」与「突出重围」:「疑古」与「走出疑古」之争17
三、「二重证据法」与所谓「顾颉刚难题」24
四、学派研究的「陷阱」和「可能」30
第一章 「儒家八派」形成因缘考35
第一节 内因之一:孔子思想之发展性、丰富性与多歧性38
第二节 内因之二:孔子教育之开放性、包容性与非限定性——以「六经之教」为中心的讨论48
一、〈经解〉「孔子曰」之可靠性50
二、孔子的「诗书礼乐」与「春秋」之教54
三、孔子「絜静精微」之易教65
四、孔子教育之「开放性」与「非限定性」74
第三节 外缘之一:春秋战国之际的时势巨变78
第四节 外缘之二:儒学传播与地域文化的融合81
第五节 外缘之三:诸子蠭起与思想的挑战与互摄86
第二章 「儒家八派」的辨疑与考证89
第一节 韩非「儒分为八」说再认识89
第二节 关于子张之儒94
一、子张里籍为鲁94
二、子张与曾子、子游的关系97
三、子张的弟子99
四、子张之儒的著作100
第三节 子思之儒、孟氏之儒与「思孟学派」101
一、子思之儒应为孔伋学派101
二、孟氏之儒即孟轲学派114
三、「思孟学派」:历史的真实,还是观念的建构?116
第四节 关于颜氏之儒120
一、颜氏之儒指颜回一派120
二、颜子生卒年122
三、颜子应有门人127
四、颜子与曾子、思孟之关系129
五、颜子与庄子之关系131
第五节 关于漆雕氏之儒137
一、漆雕之姓氏138
二、关于漆雕开之名字138
三、漆雕开之年龄140
四、漆雕开之里籍141
五、关于「漆雕开刑残」142
六、漆雕氏之儒的著作144
七、漆雕氏之儒的组成148
第六节 关于孙氏之儒151
一、孙氏之儒当为公孙尼子一派151
二、公孙尼子之师承153
三、公孙氏之儒的著作159
第七节 关于乐正氏之儒与仲良氏之儒164
一、乐正氏之儒当指乐正子春学派165
二、关于仲良氏之儒168
下册171
第三章 以《孔子家语》、大小戴《礼记》为中心重勘「儒家八派」及相关问题171
第一节 《礼记》之「子思四篇」与子思之儒183
一、传世文献中的子思之儒作品183
二、〈坊记〉、〈中庸〉、〈表记〉、〈缁衣〉「子曰」辨192
第二节 《孔子家语·颜回》与颜氏之儒206
一、颜子与易学之关系207
二、颜子论「仁」、「智」、「勇」209
三、颜子论「君子」、「小人」213
四、颜子之政治理想215
第三节 〈入官〉与子张之儒217
一、子张非「过激派」、「表现派」和「礼容派」218
二、〈入官〉与子张之儒222
三、子张与墨家关系之考辨225
第四节 〈儒行〉与漆雕氏之儒227
一、「漆雕氏之儒」为「任侠派」驳议227
二、〈儒行〉与漆雕氏之儒236
第五节 《大戴礼记》之「《曾子》十篇」与乐正氏之儒246
一、《大戴礼记》「《曾子》十篇」与曾子——乐正氏之儒246
二、《孝经》与〈曾子大孝〉253
三、〈曾子大孝〉与乐正氏之儒的「孝道论」265
第四章 新出简帛与「儒家八派」及相关问题271
第一节 简帛文献与「思孟学派」273
一、简帛〈五行〉与「思孟学派」及世子之关系275
二、〈性自命出〉(〈性情论〉)与子思之儒及子游、公孙氏之儒的关系285
第二节 上博简〈君子为礼〉与颜氏之儒290
第三节 郭店简〈忠信之道〉、上博简〈从政〉与子张之儒299
一、〈忠信之道〉与子张之儒299
二、〈从政〉与子张之儒307
三、关于子张与子思师承关系的一点推测317
第四节 〈仲弓〉与子弓之儒318
一、仲弓即子弓319
二、上博简〈仲弓〉与子弓之儒326
第五节 简帛文献中的子贡333
一、子贡之现实主义气质与务实功利原则336
二、子贡之理性主义思想与怀疑精神339
第六节 帛书《易传》与孔门易学传承343
一、帛书〈缪和〉、〈昭力〉与孔门易学传承344
二、帛书〈缪和〉、〈昭力〉与孔子易教思想的南传347
结语357
参考文献367
后记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