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社会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社会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0907725.jpg)
- 黄立志主编;孙洪军,汤向俊副主编;章延杰审校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2894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社会发展-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社会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讲 总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
一、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
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中国化9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16
一、毛泽东思想18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9
三、毛泽东思想的时代意义21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2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27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27
第四节 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28
一、马克思主义的灵魂29
二、如何认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32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34
四、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35
第二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42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43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44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47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52
一、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新民主主义论》52
二、为人民服务,是文艺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正确方向55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57
一、毛泽东因林彪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57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59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62
第三讲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67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经典理论68
一、马克思论社会主义改造69
二、恩格斯论社会主义改造71
三、列宁论社会主义改造73
四、毛泽东论社会主义改造76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78
一、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基本国情78
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80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经过81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84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84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与教训88
第四讲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9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96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96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98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100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10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107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108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109
第五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认识自我,改变自我11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认识自我11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1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和主要特征127
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2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如何改变13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134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和主要内容136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39
第六讲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14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是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143
一、对社会主义的探索143
二、深刻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14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50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需要建立在科学评价发展的基础上150
二、发展是我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53
三、推进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根本是发展先进生产力154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61
第七讲 改革开放:当代中国的重大抉择166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67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67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70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172
一、全面深化改革172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175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78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180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80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183
三、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86
第八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格局190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9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192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94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98
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98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202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202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203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5
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206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13
一、中国的传统文化214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219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221
四、借鉴美韩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221
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共筑中国梦225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26
一、社会矛盾与社会和谐226
二、和谐社会思想理论228
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230
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236
一、资源环境问题引发的生态危机236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237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239
第九讲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255
第一节 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历程256
一、台湾问题的历史256
二、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260
第二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263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263
二、一国两制的重要意义267
三、“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269
四、“一国两制”维护了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270
第十讲 外交与国际战略:地球村里的中国274
第一节 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276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76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280
三、抓好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284
第二节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286
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287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88
三、实施互惠共赢的开放战略293
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94
第十一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300
第一节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301
一、农民阶层的变化303
二、中国工人阶层变化306
三、当代知识分子阶层的变化312
第二节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315
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318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318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318
三、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320
第四节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324
一、新形势、新挑战、新使命324
二、武装力量建设与发展325
三、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326
第十二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理论33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332
一、立党为公,目标崇高332
二、执政为民,全心全意334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336
一、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336
二、中国各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的斗争337
三、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获得成功338
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需要党的领导338
第三节 党的建设面临严峻挑战340
一、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管理难度逐渐增加340
二、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各种诱惑日渐增多341
三、领导干部腐败损害党的威信342
四、少数党员信仰缺失,党员美誉度下降343
第四节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345
一、改革创新推动党的建设346
二、反腐倡廉,保持党的纯洁性349
三、吐故纳新,保持党的先进性350
四、改革创新,推进党的建设353
后记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