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佛教研究入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冈部和雄,田中良昭编;辛如意译 著
- 出版社: 法鼓文化
- ISBN:957598614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35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5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佛教研究入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汉传佛教译丛序言&释果镜3
〔代序〕综观日本的中国佛教研究&中华佛学研究所5
序言&冈部和雄9
凡例29
【第一篇】总论36
第一章 中国佛教的概要与特色&冈部和雄36
一、何谓中国佛教36
二、中国佛教研究方法37
三、时代区分39
四、汉译《大藏经》40
五、中国佛教的独特性42
六、中国佛教(通史)44
第二章 格义与三教交涉&伊藤隆寿51
一、关于格义51
二、三教交涉研究与其必要性54
三、三教交涉的整体研究成果56
四、三教交涉的诸问题58
第三章 译经、经录、伪经&冈部和雄64
一、汉译佛典的特质64
二、译经的发展66
三、编纂经录(经典目录)70
四、伪经72
第四章 敦煌佛教&上山大峻78
一、敦煌——佛教东渐要冲78
二、埋藏的佛教文献——发现、搜集、保管78
三、敦煌出土资料与研究79
(一)石窟出土的古写本与搜集79
(二)敦煌出土文献研究80
(三)研究方法的转变81
四、阐明佛都敦煌盛衰的始末82
(一)北朝兴佛时期82
(二)隋唐时代的敦煌佛教83
(三)敦煌写经84
(四)西藏占领敦煌86
(五)西藏统治时期的佛教界86
(六)归义军时期的佛教88
五、敦煌佛教的结束89
第五章 《大藏经》开版&椎名宏雄92
一、研究对象与基本文献92
二、宋元藏经97
(一)《开宝藏》97
(二)《契丹藏》与《金藏》99
(三)《东禅寺藏》与《开元寺藏》101
(四)《思溪藏》103
(五)《碛砂藏》104
(六)《普宁藏》与《元官藏》106
三、明清藏经108
(一)《南藏》与《北藏》108
(二)《嘉兴藏》111
(三)《清藏》112
四、高丽与日本藏经114
(一)《高丽藏》114
(二)《天海藏》116
(三)《黄檗藏》117
第六章 中国佛教与周边各国120
第一节 韩国佛教&石井公成120
一、通史与历史概论121
二、基础资料123
三、论文目录125
四、各时代佛教126
五、各派佛教128
六、日韩关系与交涉132
七、寺院及佛教美术133
八、佛教相关课题134
第二节 日本佛教&佐藤秀孝135
一、关于日本佛教135
二、基础资料与辞典、论文目录136
三、通史、概论140
四、各时代佛教142
第三节 藏传佛教&木村诚司145
前言145
一、概论书、目录147
二、讲座、纪念论集、学术书等148
三、敦煌文献149
四、敦煌藏译禅宗文献150
五、桑耶论诤152
六、其他156
【第二篇】各论161
第一章 汉魏两晋佛教&伊藤隆寿161
一、佛教传入中国之际的诸问题161
二、东汉、三国时代167
(一)信仰佛教的诸条件168
(二)东汉佛教170
(三)三国时代171
三、西晋176
(一)佛教与玄学176
(二)佛教概况178
(三)汉译佛典179
四、东晋、十六国180
(一)北方胡人社会与佛教181
(二)南方东晋社会与佛教184
第二章 南北朝佛教&石井公成190
一、研究史与今后的研究方向190
二、南北朝史与社会192
三、佛教之外的思想与宗教194
四、南北朝佛教通史196
五、基础史料198
六、北朝佛教200
七、南朝佛教202
八、成实涅盘学派204
九、心识论与如来藏论探析207
十、《大乘起信论》相关议论209
十一、净土信仰与禅观211
十二、戒律与菩萨戒214
十三、密教215
十四、民众与佛教216
十五、佛教美术217
十六、文学与佛教218
第三章 隋唐佛教220
第一节 天台宗&池田鲁参220
一、「中国天台宗」的研究课题220
二、天台总概论与研究著作223
三、天台法华学229
四、天台止观233
五、《涅盘经》研究237
六、菩萨戒思想239
七、天台净土宗240
八、修行法241
九、其他课题242
第二节 三论宗&奥野光贤245
前言245
一、研究史概观246
二、吉藏著作研究251
三、吉藏思想研究256
四、吉藏疏与天台疏、其他文献交涉261
五、结语266
(一)僧叡266
(二)僧肇267
(三)竺道生270
第三节 三阶教&西本照真272
一、矢吹庆辉《三阶教之研究》272
二、二十世纪前期的研究274
三、二十世纪后期的研究278
四、海外的三阶教研究284
五、今后三阶教的研究课题288
第四节 法相宗 吉田道兴292
前言——从印度佛教「瑜伽行」至「瑜伽行学派」292
一、「地论宗(地论学派)」的成立与发展——南北朝北魏、陈、隋代295
二、「摄论宗(摄论学派)」的成立与发展302
三、「法相宗」的成立与发展306
第五节 华严宗 吉津宜英314
前言314
一、关于《华严经》315
二、《十地经论》与《大乘起信论》316
三、中国华严研究史319
四、中国华严教学通史321
五、中国华严思想322
六、中国(包括新罗及高丽)华严教学的弘传者323
(一)杜顺323
(二)智俨326
(三)法藏328
(四)元晓333
(五)义湘334
(六)李通玄336
(七)慧苑336
(八)文超337
(九)法铣337
(十)澄观338
(十一)宗密338
(十二)传奥339
(十三)子璇339
(十四)净源341
七、中国华严教学的研究课题341
第六节 律宗川口高风343
一、大乘戒343
二、《菩萨地持经》345
三、《梵网经》346
四、《璎珞本业经》349
五、四分律宗与道宣349
六、戒体论355
七、戒坛356
八、袈裟358
九、中国道德与戒律359
十、僧制360
第七节 净土宗&柴田泰山364
一、隋唐净土宗史概述364
二、道绰365
三、迦才369
四、《无量寿观经缵述》372
五、智俨374
六、善导375
七、怀感383
八、道訚、靖迈、龙兴及其他386
九、慈愍三藏慧日、承远、法照、飞锡、《西方要决》388
十、今后展望391
第八节 禅宗&田中良昭392
前言392
一、揭开近代禅学研究的序幕393
二、发现敦煌文书394
三、学问研究进展401
第九节 密教&平井宥庆414
前言414
一、总论研究414
(一)中国现代研究专著414
(二)丛书系列中的中国密教研究418
(三)密教史考察424
二、部门研究429
(一)概论中的密教研究429
(二)空海研究中的中国密教研究431
(三)密教图像学的中国密教研究433
(四)实地调查的中国密教研究435
(五)真言学中的中国密教研究437
第四章 宋代与辽金佛教&石井修道442
前言442
一、禅宗研究446
二、天台宗、华严宗、律宗、密教、净土宗453
三、辽、金佛教458
四、结语461
第五章 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佛教研究趋势&永井政之469
一、方法论469
二、元代佛教概述472
(一)制度473
(二)文献475
(三)个人476
(四)佛道论诤478
三、明代佛教概述479
(一)制度480
(二)文献482
(三)僧传482
(四)儒佛关系484
(五)明季四大师485
(六)各人488
(七)僧诤490
四、清代佛教491
(一)庙产兴学运动494
(二)民众的佛教信仰495
(三)宝卷研究495
(四)结社497
(五)个别信仰500
五、史迹调查502
索引505
编者与作者简介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