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科学与政府 第2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迦纳著;孙寒冰译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ISBN:
- 出版时间:1946
- 标注页数:549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治科学与政府 第2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绪论1
第一章 政治科学之性质与范围1
一 政治科学之术语3
缺乏正确的术语3
『政治』和『政治科学』4
『纯理的』政治和『应用的』政治6
诸政治科学11
二 定义与范围14
诸家的意见14
相同点17
政治哲学19
三 政治学是不是一种科学20
否定的意见20
肯定的意见22
第二章 政治科学的方法27
限制和困难28
方法论的学者30
实验的方法31
社会学方法、生物学方法、和心理学方法37
法理学的方法40
比较的方法42
历史的方法45
观察的方法47
第三章 政治科学与别种科学的关系50
政治科学之连辅的科学52
政治科学和社会学的关系53
政治科学和历史的关系56
政治科学和经济学的关系58
政治科学和统计学的关系60
政治科学和心理学的关系62
政治科学和生物学的关系68
政治科学和地理学的关系70
政治科学和人种学、人种志学、人类学的关系77
第二编 国家论80
第四章 国家的性质80
一 术语与定义82
『国家』这个名辞82
国家这个名辞的各种不同用法84
什么是国家!88
近代学者对于国家所下的定义90
结论92
决定定义的因子:观点93
国家的理念和国家概念96
国际公法上的国家概念98
国际联盟是不是一个国家?99
国际联盟不是一个国家105
教皇辖地是不是一个国家109
社团的性质和种类112
二 国家和其他社团的区别112
国家和其他社团的区别116
自愿社团要受国家的管辖118
所谓多元主义的学说120
对于多元学说的批评124
结论127
三 国家之目的128
国家是目的呢、还是手段呢?128
国家目的之分别129
结论133
第五章 组成国家的要素和属性143
一 人民145
人民的必要145
人民是国家的公民也是属民146
形成一个国家需要多少人数?148
二 领土150
领土的必要150
否认领土为构成国家的要素155
领土是行使法权的范围160
财产说163
国际地役对于领土主权所加之限制165
领土是国家的主观要素说170
领土概念所包含的范围〔一〕地之下层及沿海172
〔二〕领空174
天然疆界和海路出口的学说177
一国领土面积的广袤179
否认小国的价值183
对于小国的辩护186
三 国家的其他要素及属性189
政府的必要189
不受外来的统治189
对内的主权191
永存的要素192
国家之连续性:国家之继承193
国家的平等195
对于平等说的批评199
第六章 国家、族国、与民族202
一 国家、族国、和民族的区别204
术语204
Nation〔民族〕释义;人种的因素206
非人种的和语言的因素207
认Nation为政治的现象209
“National”和“nationality”211
什么是民族?214
民族之基本要素:〔一〕种族之纯一215
〔二〕语言之同一217
〔三〕同一的地理单位218
〔四〕同一宗教220
〔五〕同一的政治企图221
〔六〕其他的助因222
结论224
二 民族主义的发展227
民族主义的起源227
助成民族主义之发展的各种因素;波兰之瓜分228
法国革命和拿破仑征略的影响230
维也纳会议的结果232
世界大战的结果234
种种违背民族原则的处置235
居民投票及民族之未决问题238
第七章 国家、族国、与民族(续:)民族的权利242
自决的权利243
自决权利的限制245
密尔的民族国家说247
『单一民族』国家说的批评249
阿克登爵士对于民族学说的攻击250
阿克登爵士的见解之批评252
民族问题253
民族的其他权利:〔一〕生存权利256
〔二〕语言权利257
德国对于少数种族的政策258
法兰德人在比利时的骚动259
印度的语言问题261
语言问题的结论261
〔三〕保存地方风俗和地方法律的权利262
国际联盟对于少数民族的权利的保护263
〔欧洲少数民族之数目及其分布表〕267
条约的实族270
德意志人在南提罗尔的情形271
少数种族的交换273
第八章 主权275
一 主权之性质与起源278
主权之性质278
主权之观念和名词279
主权与国王的混同281
主权的几个定义282
二 主权之种类284
虚名主权284
法律主权与政治主权285
这种区别并非含有主权分割之意288
大不列颠的法律主权289
人民主权292
国民主权295
公理主权或正义主权296
事实主权298
合法主权299
对外主权304
三 主权之特性306
永存性、独占性、统一性、无所不包性306
不可让与性307
主权之无时限性309
四 主权之不可分性310
一国只有一主权者310
主权可分说311
其他各国学者的意见315
政府权力之划分316
五 奥斯丁的主权论319
法律和主权之定义319
对于奥斯丁学说的批评322
第九章 主权(续)326
六 主权有限说326
法律以外的限制326
所谓主权有限330
主权无限说的批评332
批评之缺乏根据332
主权自限说334
主权自限说的批评335
国际公法的限制;传统的学说339
传统学说之否定341
七 对于主权学说的攻击346
否认主权为国家之必要的构成原素346
『非主权国家』之说之批评350
根本否认国家之主权354
第十章 国家学说360
一 法律的国家学说362
各种观点362
法学家的见解363
国家的人格363
国家人格说的批评368
有条件地承认国家人格说370
二 有机体说373
有机体说与其他学说的区别374
机械说375
有机体说之历史和文献376
有机体说在十九世纪的发展378
斯宾塞的比论380
其他主张有机体说的学者384
有机体说的评价387
有机体说的价值395
三 契约说396
契约说释义396
契约的性质397
契约说的摈斥399
『政府』契约说401
『政府』契约说的评价402
结论403
四 唯心的或形而上学的国家学说407
本说说明408
黑格尔的哲学410
黑格尔的信徒413
英国的唯心派415
唯心说的批评417
唯心说的评价421
〔译者附言〕神权说423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426
法西斯主义的国家学说432
职能的国家观438
第十一章 国体及国家之类别447
一 分类的原则448
关于分类的各种企试448
国家分类与政府分类的混同448
几种传统的分类法449
上述分类法的批评452
国家的分类缺少适当的标准453
亚利斯多德的分类标准454
亚利斯多德分类法之批评457
神政国458
二 近代的分类462
威兹和其他学者的分类462
摩尔的分类464
伯伦智利的分类465
耶令芮克的分类466
柏哲士的分类469
耶令芮克分类法和柏哲士分类法的评价469
结论470
三 部分主权国470
部分主权国的种类470
联邦之分子邦471
属国472
被保护国473
现存的被保护国474
委托治理国476
永久中立国480
永久中立国的实例481
永久中立国缔结防守同盟条约与取得殖民地之权利482
第十二章 国家的联合484
一 分类的原则485
联合之种类485
耶令芮克对于国家联合的分类486
二 身合与物合488
身合488
身合的实例490
物合492
三 邦联496
邦联的性质496
邦联不是国家499
邦联的实例500
自一八一五年至一八六七年之德意志邦联503
自一九○七年至一九一八年之中亚美利加邦联503
联邦的实例505
四 联邦505
联邦的性质507
联邦的种类511
联邦之组成分子是否国家?514
联邦成立之程序519
联邦的主要条件与要素520
五 国际行政联合523
性质和目的523
国际行政联合之实例和种类524
组织527
评价528
六 国际联盟529
国际联盟之会员529
会员资格之丧失534
国际联盟之目的与宗旨535
〔译者附言〕国际联盟之结构与活动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