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的司法制度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的司法制度 第3版
  • 张柏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3092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84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的司法制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中国司法制度概述1

第一章 中国司法制度的历史沿革1

第一节 中国奴隶社会的司法制度1

第二节 中国封建社会的司法制度2

第三节 唐朝的司法制度4

第四节 宋朝的司法制度5

第五节 明朝的司法制度6

第六节 清朝的司法制度7

第七节 中国近代的司法制度8

第二章 中国当代的司法制度11

第一节 新中国司法制度建立的历史回顾11

第二节 中国司法制度体制及其地位13

第三节 中国司法制度的基本任务14

第四节 “一国两制”与法系、法区15

第二编 审判制度通述17

第三章 中国法院17

第一节 中国法院的组织体系与职权17

第二节 中国法院审判的组织形式22

第三节 中国法院管理改革与创新24

第四章 中国法官32

第一节 中国法官的职权与职责32

第二节 中国法官的条件33

第三节 中国法官的考核34

第四节 中国法官的任免35

第五节 中国法官的等级36

第六节 中国法官的待遇与保障37

第七节 中国法官形象38

第八节 中国法官的职业化39

第五章 中国审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制度41

第一节 中国审判的指导思想41

第二节 中国审判的基本原则与制度49

第三编 刑事审判61

第六章 刑事审判的任务61

第七章 刑事审判的程序63

第一节 第一审程序63

第二节 简易程序69

第三节 第二审程序70

第四节 涉外刑事案件审理程序73

第一节 拘传75

第八章 刑事诉讼强制措施75

第二节 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76

第三节 拘留78

第四节 逮捕79

第九章 刑罚的种类和量刑81

第一节 刑罚的种类81

第二节 量刑82

第十章 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85

第一节 适用实体法对人权的保障85

第二节 适用程序法对人权的保障86

第十一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矫治89

第一节 人民法院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概况89

第二节 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原则91

第十二章 民事审判新格局93

第四编 中国民事审判93

第十三章 民事审判的管辖97

第一节 民事案件管辖概述97

第二节 国内案件的管辖98

第三节 涉外民事案件的管辖109

第十四章 民事审判的程序112

第一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112

第二节 简易程序118

第三节 第二审程序119

第四节 特别程序124

第五节 审判监督程序129

第六节 督促程序135

第七节 公示催告程序138

第八节 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140

第十五章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147

第十六章 海事诉讼特别程序152

第五编 行政审判166

第十七章 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围166

第一节 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166

第二节 不属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168

第十八章 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管辖170

第一节 级别管辖170

第二节 地域管辖171

第十九章 起诉与受理173

第一节 起诉173

第二节 受理173

第一节 开庭审理176

第二十章 行政案件的审理与裁判176

第二节 裁判177

第二十一章 行政赔偿180

第一节 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180

第二节 行政赔偿范围181

第三节 行政赔偿的方式和标准182

第四节 提起行政诉讼赔偿的方式183

第六编 审判活动与民众参与186

第二十二章 中国的陪审制度186

第二十三章 律师在法庭上的作用190

第二十四章 审判活动与宣传192

第一节 公开审判制度192

第三节 结合办案开展司法建议活动193

第二节 巡回审理,就地办案制度193

第七编 错案与补救196

第二十五章 审判监督的错案补救措施196

第一节 国家权力机关对审判活动的监督196

第二节 法律监督机关对审判活动的监督197

第三节 人民法院内部的审判监督198

第二十六章 国家赔偿的错案补救措施202

第一节 刑事赔偿范围202

第二节 非刑事司法赔偿范围205

第三节 国家赔偿义务机关208

第四节 赔偿程序209

第一节 司法审查制度概述214

第二十七章 WTO与司法审查制度214

第八编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司法审查214

第二节 WTO司法审查制度的规定216

第三节 WTO司法审查制度的特点217

第二十八章 中国司法审查制度概述219

第一节 中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发展219

第二节 中国司法审查制度的法律依据、审查机构、审查范围和审查标准221

第二十九章 WTO对中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影响224

第一节 关于对部分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224

第二节 关于对部分行政终局性裁决的司法审查225

第三节 关于司法审查标准227

第四节 关于司法审查中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与义务230

第三十章 诉讼费用231

第九编 诉讼费用与司法救助231

第三十一章 司法救助234

第十编 中国的执行制度237

第三十二章 中国执行制度概述237

第一节 执行与审判237

第二节 执行的基本要求与意义238

第三十三章 刑事案件的执行240

第一节 刑事执行的依据与意义240

第二节 各种刑事判决和裁定的执行241

第三节 执行中的诉讼问题及其处理的程序244

第三十四章 民事案件的执行247

第一节 民事案件执行的含义与执行机构247

第二节 民事执行根据与执行管辖248

第三节 民事执行的申请与移送250

第四节 民事执行的其他一些规定251

第五节 民事执行的措施254

第六节 民事执行的中止、终结与结案方式259

第三十五章 行政案件的执行261

第一节 行政案件执行的含义与特征261

第二节 行政案件执行的依据与范围263

第三节 行政案件的执行措施264

第四节 行政案件执行的其他一些规定265

第十一编 中国的检察制度269

第三十六章 中国检察院269

第一节 中国检察院的设置和领导体制269

第二节 中国检察院的性质与任务270

第一节 中国检察官的职权与职责272

第三十七章 中国检察官272

第二节 中国检察官的条件273

第三节 中国检察官的考核274

第四节 中国检察官的任免275

第五节 中国检察官的等级276

第六节 中国检察官的待遇与保障277

第七节 中国检察官的形象279

第三十八章 中国检察的基本原则280

第十二编 中国的侦查制度283

第三十九章 中国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283

第四十章 侦查的任务与原则285

第一节 侦查的任务285

第二节 侦查的分工与阶段286

第三节 侦查工作的原则287

第十三编 中国的监狱制度289

第四十一章 中国监狱289

第四十二章 罪犯的行刑与教育292

第一节 罪犯292

第二节 行刑制度293

第三节 教育制度298

第四节 劳动改造制度300

第十四编 中国的律师制度305

第四十三章 中国律师的执业条件305

第一节 律师资格的取得305

第二节 律师执业证书的取得306

第四十四章 中国律师的执业范围及其展望308

第四十五章 中国律师与当事人312

第四十六章 法律援助314

第十五编 中国的调解319

第四十七章 中国调解体制319

第四十八章 法院调解322

第四十九章 人民调解323

第十六编 中国的仲裁制度325

第五十章 中国仲裁的性质与组织325

第一节 仲裁的含义与性质325

第二节 仲裁组织与仲裁员326

第五十一章 中国仲裁的范围与受理328

第一节 仲裁的范围328

第三节 仲裁的受理程序329

第二节 仲裁管辖与申请329

第五十二章 中国仲裁的处理方式331

第一节 仲裁的调解与裁决331

第二节 仲裁与诉讼关系332

第十七编 中国的公证制度335

第五十三章 中国公证的含义与业务范围335

第一节 公证的概念与性质335

第二节 公证业务范围337

第五十四章 公证机构与原则342

第一节 中国公证机构设置与公证管辖342

第二节 公证原则345

第五十五章 公证程序与效力348

第一节 公证程序348

第二节 公证效力及其与法院关系351

第十八编 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355

第五十六章 公民法律意识概述355

第五十七章 公民在诉讼中的法律意识358

第五十八章 公民的守法意识362

第五十九章 法律的制定与公民的立法意识365

第十九编 中国司法改革与法制的展望367

第六十章 中国司法改革的依据与基础367

第六十一章 中国司法改革的走向370

第六十二章 中国审判方式改革373

第一节 中国审判方式改革的运作原则373

第二节 中国审判方式改革的若干重要关系375

第六十三章 中国司法改革与法制的展望378

附录:主要参考书目3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