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治沙启示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卢琦,杨有林,王森,刘拓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2729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沙漠治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治沙启示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科技治沙——从实践到科学的历史飞跃3
第一章 科技治沙的历史进程3
第一节 从艰难起步到再创辉煌3
一、旧时代沙进人退3
二、新中国人进沙退4
三、21世纪辉煌科技17
第二节 机构与能力建设30
一、治沙科教机构30
二、科教能力建设35
第二章 科技治沙的技术、模式与体系43
第一节 专项治沙技术43
一、概述43
二、物理治沙44
三、化学治沙50
四、生物治沙51
五、农业生产中的防沙治沙技术61
第二节 成功治沙模式65
一、新疆和田极干旱区绿洲沙害防治65
二、甘肃临泽干旱区绿洲周围沙害治理67
三、陕西榆林半干旱农牧交错区沙害的防治与沙地的开发利用67
四、科尔沁沙地亚湿润干旱区沙地综合治理与开发68
五、青海贵南高寒地区旱地农业沙化防治71
六、干旱区绿洲农业区果粮间作模式72
七、沙区铁路、公路干线沙害防治73
第三节 综合治沙体系78
一、概要78
二、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区域荒漠化治理示范样板79
三、一些关键技术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81
四、培育出一批适合荒漠化地区种植的优良植物材料85
五、沙质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与动态评估技术86
第一节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防沙治沙重大专项(摘要)88
一、背景88
第三章 科技支撑治沙工程88
二、总体目标91
三、共性技术研究91
四、试验示范区建设98
第二节 全国防沙治沙科技支撑方案(摘要)103
一、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103
二、工程区类型划分105
三、可推广和应用的先进科技成果与实用技术109
四、开展与工程配套的科技攻关研究110
五、建立防沙治沙工程质量技术监督体系111
六、建立和完善技术培训体系112
七、完善和加强工程监测与效益评价113
八、加强科技支撑保障体系的建设114
第三节 京津风沙源治理科技支撑方案(摘要)115
一、工程布局与科技支撑技术思路115
三、可推广的先进实用技术117
二、示范区设置与试验示范内容117
四、急需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118
五、科技支撑保障体系119
主要参考文献122
中篇 工程治沙——从民间到官方的伟大转折127
第四章 “三北”防护林工程127
第一节 伟大的世纪工程128
一、建设方针和思路评价129
二、规划评价132
第二节 英明的绿色决策137
一、立项的宏观决策评价137
二、立项的宏观背景评价141
第三节 旷世的国家实践143
一、指导理论创新143
二、建设进度评价143
三、林种结构变化145
四、造林方式变化146
五、造林权属变化146
六、基础工作评价147
七、执行政策与评价151
第四节 创新的投资机制152
一、投资预(决)算152
二、投入-产出分析154
三、几点评价155
第五章 全国防沙治沙工程156
第一节 工程的创立和布局156
一、工程的概念及内涵156
二、工程总体布局156
第二节 主要建设内容157
一、防护工程157
二、治理工程157
三、开发工程158
四、其他工程158
第三节 建设区划和分区治理途径158
一、建设区划158
二、分区整治途径159
第四节 分区建设任务160
一、干旱地带沙漠及沙漠化土地治理区160
二、半干旱半湿润地带沙漠化与风沙化土地治理区162
三、湿润地带风沙化土地治理区164
第五节 工程实施评价166
一、指导理论创新166
二、技术政策创新167
三、基础工作扎实167
第六章 全国防沙治沙规划169
第一节 新时期、新问题、新战略169
一、指导思想169
二、基本原则169
第二节 新战术、新机制、新布局170
一、工程范围170
二、工程布局171
三、新方案、新成就、新景象177
主要参考文献193
下篇 依法治沙——从人治到法治的世纪跨越197
第七章 立法治沙197
第一节 有关防治荒漠化领域的法制建设197
一、环境立法的回顾与评述197
二、防沙治沙相关的法制建设215
第二节 中国加入有关国际公约及履约情况231
一、联合国21世纪议程233
二、防治荒漠化公约238
三、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都议定书245
四、生物多样性公约250
五、中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概览255
第三节 优惠政策保障257
一、国债投资林业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258
二、贴息贷款为防沙治沙做贡献266
三、生态效益补偿制度268
四、其他激励措施274
一、建设三道屏障,遏制土地沙化288
第八章 21世纪中国防沙治沙的战略决择288
第一节 战略选择288
二、以人为本,创新思路289
三、明确责任目标,分区治理突破290
四、实施工程监理,项目责任到人291
五、健全六大体系,完善管理手段292
六、问题与措施294
第二节 关于我国防治荒漠化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对策建议298
一、明确目标,分步实施298
二、重点工程,加大投入299
三、深化改革,完善政策299
四、健全法制,依法防治300
五、依靠科技,提高质量300
六、加强领导,强化管理300
第三节 关于加快荒漠化防治工作的若干政策性建议301
主要参考文献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