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玛珈山法政文丛 网络民主在中国 互联网政治的表现形式与发展趋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玛珈山法政文丛 网络民主在中国 互联网政治的表现形式与发展趋势](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0090695.jpg)
- 孙光宁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3594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89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205页
- 主题词:互联网络-影响-社会主义民主-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玛珈山法政文丛 网络民主在中国 互联网政治的表现形式与发展趋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网络时代的民主动向1
第一节 转变:不仅仅是举证责任1
第二节 价值:网络民主的意义和作用3
第三节 限度:网络民主的局限及其消解5
第四节 多视角下的网络民主描述8
一、表达的平等9
二、表达的自由10
三、与政府的互动11
四、对公民意识的培养12
第二章 中国网络民主的大背景:社会转型15
第一节 转型时期中国网络民主的现实意义15
一、网络民主是社会转型中多元利益表达的有效手段16
二、网络民主是社会转型中整合民意的重要手段17
三、网络民主在社会转型中促进公民的参政能力提高18
第二节 中国社会转型中网络民主的现实困境19
一、社会转型时期网络民主的政治参与心理困境19
二、社会转型时期网络民主的议题困境20
三、社会转型时期网络民主的制度困境20
第三节 转型时期的中国网络民主的可能出路22
一、走制度化的网络民主之路22
二、在综合平衡中避免网络时代民主的异化与失衡22
三、培育积极稳健的网络政治文化24
第三章 中国网络民主的新背景:大数据时代25
第一节 大数据时代对网络民主的价值、冲击及其应对策略25
一、大数据时代对网络民主的价值25
二、大数据时代对网络民主的冲击28
三、网络民主应对大数据时代的主要措施30
第二节 大数据时代对行政体制改革的推动及其限度33
一、大数据时代对行政体制改革的观念提升33
二、大数据时代对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践革新36
三、行政体制改革对大数据时代消极影响的防范38
第四章 中国网络民主的集中体现:政务微博41
第一节 公民参与理论视角下的“微博问政”的价值与局限41
一、发轫:技术革新对网络民主的深化41
二、价值:“微博问政”对公民参与的扩展与延伸44
三、局限:“微博问政”在公民参与中的障碍与困境47
第二节 从“微博问政”到“微博议政”:网络民主在自媒体时代的扩展与延伸49
一、“微博问政”的内在缺陷与不足49
二、“微博议政”出现及其运作方式52
三、“微博议政”的隐忧及其消解54
第三节 公共能量场理论下的政府微博57
一、公共能量场的解读58
二、政府微博与公共能量场的契合60
三、在公共能量视角下完善政府微博63
第五章 中国网络民主的特殊主体66
第一节 网络意见领袖的民主价值及其局限66
一、应运而生:网络意见领袖的方兴未艾66
二、上传下达:网络意见领袖的民主价值69
三、瑕不掩瑜:网络意见领袖的固有局限71
第二节 社群主义的视角下网络群组的政治功能74
一、历史与现实:网络群组兴起的背景原因74
二、聚合与重塑:网络群组的政治价值与现实功能77
三、离散与分化:网络群组政治功能的内在局限80
第三节 网络水军的反民主危害及其规制83
一、网络水军对网络民主的危害83
二、治理网络水军的制度化方式86
三、治理网络水军的非制度化途径88
第四节 网络对中国公民民主意识培育的影响90
一、网络对公民民主意识培育的积极意义90
二、网络对公民民主意识培育的困境94
三、走出网络困境的可能出路96
第六章 中国网络民主与政党政治101
第一节 网络民主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执政101
一、国内关于网络民主与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问题研究现状101
二、国外关于网络民主与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问题研究现状110
三、网络民主与民主执政问题研究尚需破解的难题112
第二节 网络民主在我国政党制度革新中的价值115
一、网络民主的内涵与特点116
二、网络民主在我国政党制度革新中的正向价值119
三、网络民主在我国政党制度革新中的负向价值121
第七章 中国网络民主与政治参与125
第一节 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功能及其与现实政治参与的关系125
一、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125
二、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及其原因134
三、网络政治参与和现实政治参与的关系143
第二节 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功能与困境147
一、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功能147
二、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困境151
第三节 中国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化的路径选择157
一、加快网络政治参与制度化建设,推进网络立法157
二、增加信息流动机会,扩大政治参与渠道162
三、树立政府权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164
四、倡导理性政治参与,培育网络文明意识166
五、形成有利于网络政治参与的宏观环境170
六、重视推动网络政治参与的多元策略173
第四节 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必要警惕178
一、宏观环境178
二、网络空间的异化182
三、网络自身的局限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