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海南岛土系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龚子同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2680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36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海南岛-土壤分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海南岛土系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3
第1章 社会经济概况与土壤形成条件3
1.1社会经济概况3
1.1.1地理位置3
1.1.2行政建制3
1.1.3社会经济基本情况3
1.2土壤形成条件3
1.2.1地形地貌结构特征3
1.2.2成土母岩、母质4
1.2.3气候特点5
1.2.4水文特点6
1.2.5植被6
1.3地形地貌因素对土壤分布的影响6
1.3.1对水平分布的影响6
1.3.2对垂直分布的影响8
1.3.3对土壤中域分布的影响9
1.3.4对土壤微域分布的影响12
1.4成土母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13
1.4.1不同母岩对土壤形成的影响14
1.4.2不同年代母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14
1.5不同植被和利用对土壤的影响17
1.5.1林地17
1.5.2草地17
1.5.3红树林18
1.5.4胶园18
1.5.5游耕19
1.5.6农耕19
主要参考文献20
2.1.320世纪50年代初的分类21
2.1.220世纪40年代的分类21
2.1早期马伯特分类阶段21
2.1.120世纪30年代的分类21
第2章 土壤分类的进程21
2.2土壤地理发生分类阶段23
2.2.120世纪50年代的分类23
2.2.220世纪70~80年代的分类24
2.2.3两次土壤普查分类24
2.3土壤系统分类28
2.3.1《首次方案》分类29
2.3.2《修订方案》分类29
2.3.3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基层分类29
主要参考文献30
第3章 土壤系统分类中的高级分类32
3.1诊断层、诊断特性及诊断现象32
3.1.1诊断表层33
3.1.2诊断表下层35
3.1.3其他诊断层40
3.1.4诊断特性40
3.2高级分类级别的分类、命名原则49
3.2.1分类原则49
3.2.2命名原则50
3.3高级分类级别的土壤类型检索方法和土纲检索51
3.3.1检索方法51
3.3.2土纲检索51
3.4高级分类级别的土壤类型52
主要参考文献55
第4章 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基层分类与制图表达56
4.1土族的划分56
4.1.1土族的控制层段56
4.1.2划分土族的依据和指标57
4.2.1土系概念60
4.2土系的划分60
4.2.2土系的控制层段61
4.2.3土系划分的原则和依据62
4.2.4土系的具体划分途径和方法63
4.2.5土系的命名64
4.2.6土系的记述65
4.3制图表达66
4.3.1基本上图单元66
4.3.2土相与特殊土地单元67
主要参考文献68
第5章 土系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69
5.1土系数据库建立的意义69
5.2土系数据库建立的基本内容与主要技术要点69
5.2.1基本内容69
5.2.2主要技术要点69
5.3.1土系数据库的应用领域71
5.3土系数据库的解译与应用71
5.3.2交互式的数据库用户使用接口72
主要参考文献72
第6章 土壤的开发、利用和保护73
6.1土壤资源的特点73
6.1.1风化淋溶作用强、生物物质循环旺盛73
6.1.2成土母质影响大、土壤性质变化大73
6.1.3土壤分布规律明显、而区域差异大73
6.2土壤资源的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74
6.2.1森林植被砍伐严重、生态环境受破坏74
6.2.2土壤资源利用率低、荒山荒地面积大74
6.2.3农业结构不合理、土地资源优势难以发挥75
6.2.4土壤资源利用不当、经济效益不高75
6.2.5耕地重用轻养、土壤质量下降75
6.3.1防治水土流失、恢复生态平衡76
6.3土壤资源合理利用与开发的途径76
6.3.2改善胶林生态、提高橡胶产量78
6.3.3改良中低产田、提高粮食产量80
6.3.4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充分发挥热带土地资源优势81
6.3.5综合考虑“三个效益”建立生态大省83
主要参考文献83
下篇 各论87
第7章 人为土87
7.1潜育水耕人为土87
7.1.1上东村系87
7.1.2三江系88
7.1.3白类村系90
7.1.4什骋村系92
7.2铁聚水耕人为土93
7.2.1美偶村系93
7.3.1南明村系95
7.3简育水耕人为土95
7.3.2后田村系97
第8章 火山灰土99
8.1湿润玻璃火山灰土99
8.1.1雷虎系99
8.2腐殖湿润火山灰土100
8.2.1永兴系100
第9章 铁铝土103
9.1暗红湿润铁铝土103
9.1.1福山系103
9.1.2琼山系105
9.1.3罗梧村系106
9.1.4排市村系108
9.1.5新桥圩系110
9.1.6新桥镇系111
9.2.1中堂系113
9.2简育湿润铁铝土113
9.2.2三门坡系115
9.2.3清澜镇系116
9.2.4儋州系118
9.2.5和舍系120
9.2.6实验场系122
9.2.7新洲系123
第10章 盐成土126
潮湿正常盐成土126
东寨港系126
第11章 富铁土128
11.1简育干润富铁土128
11.1.1东方系128
11.1.2小岭系130
五指山系131
11.2简育常湿富铁土131
11.3黏化湿润富铁土133
11.3.1南方系133
11.3.2中建系135
11.3.3翰林系137
11.3.4新中系139
11.3.5报什系140
11.3.6培瑞村系142
11.3.7大田村系144
11.3.8热林园系145
11.3.9采石场系147
11.4简育湿润富铁土149
11.4.1晨星系149
11.4.2野战村系150
11.4.3雷鸣系152
11.4.4乐便村系154
11.4.5德义岭系155
11.4.6下洋坡系157
11.4.7新星系158
第12章 淋溶土161
12.1酸性湿润淋溶土161
12.1.1尖峰镇系161
12.1.2内村系162
12.1.3王五系164
12.1.4美训村系165
12.1.5乌石村系167
12.1.6排寮系169
12.2铁质湿润淋溶土170
12.2.1十字路系170
12.2.2保丁村系172
12.2.3万达村系174
12.2.4后山坡系175
13.1.1东阁系178
第13章 雏形土178
13.1淡色潮湿雏形土178
13.2铁质干润雏形土179
13.2.1驼基村系179
13.2.2乌烈系181
13.3铝质常湿雏形土183
13.3.1黑岭系183
13.3.2天池系184
13.4钙质湿润雏形土186
13.4.1王下系186
13.4.2石碌系187
13.5紫色湿润雏形土189
13.5.1志针系189
13.5.2阳江系191
13.6.1坝王岭系193
13.6铝质湿润雏形土193
13.6.2鹦歌岭系194
13.6.3毛感系196
13.6.4石马岭系198
13.6.5兰泽系199
13.6.6和平系201
13.7铁质湿润雏形土202
13.7.1龙则系202
13.7.2大凯系204
13.7.3洋浦系206
13.7.4石坡系207
13.7.5陈龙系209
13.7.6富克系211
14.1潮湿砂质新成土213
欧村系213
第14章 新成土213
14.2干润砂质新成土214
昌江系214
14.3潮湿冲积新成土216
南渡江系216
14.4湿润正常新成土217
山圃岭系217
附件1 海南岛土壤发生分类类型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0
1.1发生分类亚类级土壤类型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0
1.1.1砖红壤(亚类)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0
1.1.2黄色砖红壤(亚类)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0
1.1.3褐色砖红壤(亚类)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1
1.1.4赤红壤(亚类)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1
1.1.5黄色赤红壤(亚类)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1
1.1.9燥红土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2
1.1.8黄壤性土(亚类)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2
1.1.7黄壤(亚类)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2
1.1.6赤红壤性土(亚类)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2
1.1.10红色石灰土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3
1.1.11酸性紫色土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3
1.1.12火山灰土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3
1.1.13酸性石质土和中性石质土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4
1.1.14山地草甸土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4
1.1.15冲积土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4
1.1.16滨海砂土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4
1.1.17滨海盐土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5
1.1.18滨海沼泽盐土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5
1.1.19酸性硫酸盐土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5
1.1.20沼泽土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5
1.1.21淹育水稻土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5
1.1.23渗育水稻土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6
1.1.22潴育水稻土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6
1.1.24潜育水稻土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7
1.1.25脱潜水稻土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7
1.1.26漂洗水稻土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7
1.1.27盐渍水稻土在系统分类中的归属228
1.2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类型的对应关系228
附件2 海南土种与海南土系的近似参比232
2.1土种与土系的主要差别232
2.1.1分类原则232
2.1.2研究客体232
2.1.3指标与规范232
2.2土种与土系的参比依据233
2.2.1生境条件233
2.2.2成土物质类型与属性233
2.2.3土壤形态与理化性状233
2.3土种与土系的近似参比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