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宜万铁路工程总结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宜万铁路工程总结
  • 武汉铁路局宜万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主编单位;邓超主编;黄弘毅,胡子平,申志军,汪宝柱,向方林,王树国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32784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630页
  • 文件大小:113MB
  • 文件页数:657页
  • 主题词:铁路工程-介绍-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宜万铁路工程总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综述2

第一章 综述2

引言2

第一节 宜万铁路建设历史2

第二节 宜万铁路建设决策与决策程序5

第三节 宜万铁路建设的目的和意义6

第二章 工程概况7

第一节 自然特征和地质情况7

第二节 工程特点和主要工程数量12

第三节 项目建设管理过程概述及评价16

第二篇 建设管理20

第三章 管理机构及管理模式概述20

第四章 建设管理标准化22

第一节 管理制度标准化22

第二节 人员配备标准化22

第三节 现场管理与过程控制标准化23

第五章 设计管理26

第一节 贯彻设计新规范新标准26

第二节 变更设计管理27

第三节 实施设计咨询、地质勘察监理27

第六章 安全、质量、监理管理28

第一节 安全工作管理28

第二节 质量工作管理30

第三节 监理工作管理33

第七章 施工组织管理38

第一节 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38

第二节 施工组织设计的调整优化42

第三节 工期控制与节点工期43

第四节 临时电力工程供电管理45

第八章 投资控制47

第一节 项目投融资体制47

第二节 工程、监理招投标过程及管理47

第三节 合同管理特点49

第四节 验工计价管理50

第五节 财务管理及审计51

第六节 外资管理54

第七节 概算清理55

第八节 工程决算55

第九章 物资管理56

第一节 物资采购56

第二节 物资供应57

第三节 物资设备质量控制59

第十章 征地拆迁及“三电”迁改工程60

第一节 征地拆迁工作的实施及管理60

第二节 “三电”迁改工程的实施及管理63

第十一章 建设协调65

第一节 努力创造和谐的外部建设环境65

第二节 移民安置66

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69

第一节 施工期环境影响监控措施69

第二节 环水保投资和措施落实情况73

第十三章 工程验收及运营75

第一节 验收方式75

第二节 专家检查评估75

第三节 静态验收77

第四节 动态检测与动态验收77

第五节 安全质量监督78

第六节 初步验收79

第七节 安全预评估和安全评估80

第八节 开通运营80

第三篇 勘察设计82

第十四章 大型临时设施设计82

第十五章 线路设计84

第一节 线路主要技术标准84

第二节 线路选线86

第三节 线路平纵断面设计95

第十六章 工程地质勘察98

第一节 概述98

第二节 勘察技术原则和要求98

第三节 主要勘察手段及综合地质勘察方法104

第四节 遥感105

第五节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109

第六节 隧道基底、周边及路堑基底隐伏岩溶探查112

第七节 岩溶隧道水文地质观测116

第十七章 路基工程设计117

第一节 工程概况117

第二节 路基主要技术标准118

第三节 个别路基设计原则122

第四节 路基排水126

第五节 相关专业设计接口127

第六节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128

第七节 路基工程主要设计水平128

第十八章 桥梁及涵洞工程设计133

第一节 沿线水系、地貌特征及桥梁分析133

第二节 设计标准和原则133

第三节 桥梁工程技术特点135

第四节 标准简支梁桥设计135

第五节 岩溶极发育区桥梁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136

第六节 特殊结构桥梁设计137

第七节 涵洞设计151

第八节 桥梁附属设施及设备152

第十九章 隧道工程设计153

第一节 隧道工程技术特点153

第二节 设计标准和原则155

第三节 隧道设计156

第四节 洞口设计160

第五节 隧道防灾救援设计161

第六节 重点隧道工程设计164

第二十章 轨道工程设计171

第一节 工程概况171

第二节 设计原则与技术标准171

第三节 有砟轨道结构设计172

第四节 无砟轨道结构设计174

第五节 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178

第六节 道岔设计182

第二十一章 站场及运营设备设计183

第一节 车站概况与主要技术特征183

第二节 设计原则与主要技术标准184

第三节 车站工程设计185

第二十二章 房屋建筑及给排水设计192

第一节 工程概况与特点192

第二节 设计原则与标准192

第三节 采暖与通风设计194

第四节 给排水工程设计195

第二十三章 通信工程设计197

第一节 概述197

第二节 设计方案197

第二十四章 信号工程设计202

第一节 概述202

第二节 设计原则和标准202

第三节 设计方案203

第二十五章 电力工程设计210

第一节 临时电力工程210

第二节 电力工程210

第三节 “三电”迁改工程设计213

第二十六章 电气化工程设计215

第一节 牵引供电子系统设计215

第二节 牵引变电子系统设计216

第三节 SCADA子系统设计219

第四节 接触网子系统设计220

第五节 供电维修管理设计226

第二十七章 信息工程设计228

第一节 概述228

第二节 设计标准与原则228

第三节 旅客服务系统设计229

第四节 票务系统设计231

第五节 其他信息系统设计231

第二十八章 机务、车辆、机械设备设计234

第一节 概述234

第二节 设计标准与原则235

第二十九章 综合检测与维修设计237

第三十章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计238

第一节 污染源分析及治理238

第二节 环保和节能实施过程239

第三节 环境保护监理和监控239

第四节 设计的经验教训与改进建议240

第四篇 施工技术244

第三十一章 路基工程244

第一节 不同类型路基的特征及处理措施244

第二节 路基基底处理246

第三节 土石方开挖施工246

第四节 土石方填筑施工249

第五节 沉降观测252

第六节 岩溶路基注浆施工253

第七节 特殊路基施工256

第八节 高陡边坡加固施工257

第九节 路基加固及防护工程施工260

第十节 巴东车站路基工程施工262

第十一节 DK345+500~DK358+000段路基岩溶注浆处理265

第三十二章 桥梁267

第一节 宜昌长江大桥工程概况269

第二节 宜昌长江大桥主桥桥墩施工272

第三节 宜昌长江大桥主梁施工277

第四节 宜昌长江大桥主桥钢管拱施工284

第五节 宜昌长江大桥施工经验和体会293

第六节 落步溪大桥工程概况294

第七节 落步溪大桥施工组织与实施295

第八节 落步溪大桥拱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297

第九节 落步溪大桥提篮式钢管拱加工制造300

第十节 落步溪大桥复合式缆索吊设计、施工及应用306

第十一节 落步溪大桥微膨胀混凝土配制及钢管混凝土施工308

第十二节 落步溪大桥拱肋外包混凝土施工312

第十三节 落步溪大桥拱上立柱施工316

第十四节 落步溪大桥拱上连续梁施工317

第十五节 落步溪大桥施工的监测监控319

第十六节 叶溪河大桥工程概况321

第十七节 叶溪河大桥大跨径连续梁施工技术原理322

第十八节 叶溪河大桥连续梁施工322

第十九节 野三河大桥工程概况327

第二十节 野三河大桥主要关键施工技术331

第二十一节 野三河大桥施工监控346

第二十二节 马水河大桥工程概况348

第二十三节 马水河大桥T型刚构施工349

第二十四节 渡口河大桥工程概况358

第二十五节 渡口河大桥高墩施工360

第二十六节 渡口河大桥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施工控制362

第二十七节 渡口河大桥高墩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364

第二十八节 渡口河大桥机制砂在百米高墩上的运用365

第二十九节 万州长江大桥工程概况与自然条件368

第三十节 万州长江大桥施工特点及难点370

第三十一节 万州长江大桥施工场地布置371

第三十二节 万州长江大桥基础及下部结构施工371

第三十三节 万州长江大桥引桥连续箱梁施工372

第三十四节 万州长江大桥钢梁施工375

第三十五节 万州长江大桥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381

第三十六节 万州长江大桥工程质量情况383

第三十七节 万州长江大桥经验和体会384

第三十三章 隧道385

第一节 工程概况385

第二节 典型岩溶隧道修建技术390

第三节 岩溶隧道风险分级393

第四节 白云山隧道工程概况398

第五节 白云山隧道施工方案及通风401

第六节 白云山隧道施工技术和方法402

第七节 五爪观隧道工程概况411

第八节 五爪观隧道暗河综合治理施工411

第九节 五爪观隧道下穿暗河施工414

第十节 堡镇隧道工程概况416

第十一节 堡镇长大隧道施工通风416

第十二节 堡镇长大隧道快速掘进机械化配套技术419

第十三节 堡镇软岩及大变形隧道的设计和施工421

第十四节 野三关隧道工程概况427

第十五节 野三关隧道进口段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428

第十六节 野三关隧道进口段设计特色428

第十七节 野三关隧道进口段快速施工技术429

第十八节 野三关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432

第十九节 野三关隧道进口段岩溶处理措施433

第二十节 野三关隧道DK124+602突泥突水435

第二十一节 野三关隧道施工经验体会及有待探索的问题445

第二十二节 大支坪隧道工程概况446

第二十三节 大支坪隧道DK133+990高压富水充填溶洞447

第二十四节 大支坪隧道ⅡDK132+914充填溶洞455

第二十五节 大支坪隧道出口段岩溶施工459

第二十六节 龙麟宫隧道工程概况461

第二十七节 龙麟宫隧道DK232+467溶腔(1#溶腔)461

第二十八节 龙麟宫隧道DK231+796溶腔(2#溶腔)464

第二十九节 下村坝隧道工程概况468

第三十节 下村坝隧道2#溶洞的处理469

第三十一节 长鹰坝二号隧道工程概况473

第三十二节 长鹰坝二号隧道DK241+110~+215大型溶洞473

第三十三节 长鹰坝二号隧道溶洞处理方案的实施476

第三十四节 云雾山隧道工程概况478

第三十五节 云雾山隧道DK247+562大型充填溶洞施工479

第三十六节 云雾山隧道“+617”高压富水溶腔群483

第三十七节 马鹿箐隧道工程概况490

第三十八节 马鹿箐隧道PDK255+978溶洞493

第三十九节 马鹿箐隧道地表深孔注浆技术在隧道抢险救援中的应用495

第四十节 马鹿箐隧道“+978溶洞”的治理499

第四十一节 马鹿箐隧道地下水示踪试验507

第四十二节 齐岳山隧道工程概况509

第四十三节 齐岳山隧道进口溶腔施工措施512

第四十四节 齐岳山隧道高压裂隙水段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措施516

第四十五节 齐岳山隧道DK363+629溶腔释能降压518

第四十六节 齐岳山隧道F11断层科技攻关523

第四十七节 别岩槽隧道工程概况529

第四十八节 别岩槽隧道进口岩溶富水溶腔及暗河529

第四十九节 别岩槽隧道1#溶腔处理措施531

第五十节 别岩槽隧道攻克茨竹垭(F1)大断层536

第三十四章 轨道工程540

第一节 工程概况540

第二节 有砟轨道道床施工540

第三节 跨区间无缝线路施工546

第四节 道岔及预铺线路地段施工549

第五节 无砟轨道施工550

第六节 轨道工程施工经验和体会559

第三十五章 四电工程562

第一节 通信工程概况562

第二节 通信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563

第三节 通信工程系统试验及联调570

第四节 通信工程施工经验和体会571

第五节 信号工程概况572

第六节 信号工程施工组织方案573

第七节 宜昌东站信号工程过渡施工574

第八节 信号工程施工经验和体会577

第九节 电力工程概况578

第十节 电力工程施工方法579

第十一节 临时电力工程581

第十二节 电力工程施工经验和体会582

第十三节 电气化工程概况583

第十四节 接触网工程583

第十五节 变电工程586

第十六节 电气化工程施工经验和体会590

第三十六章 房屋、给排水、暖通及消防工程591

第一节 房屋工程概况591

第二节 新建县级及以上车站592

第三节 其他中间站594

第四节 房屋工程施工特点和难点595

第五节 宜昌东站站房施工598

第六节 暖通、给排水及消防工程概况604

第七节 暖通、给排水施工604

第八节 消防工程施工605

第九节 暖通、给排水及消防工程施工经验和体会606

第五篇 科研创新及成果608

第三十七章 科研创新及成果608

第一节 勘察设计中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608

第二节 桥梁工程新技术研究及应用611

第三节 新技术、新工艺在长江大桥建设中的运用612

第四节 新技术、新创造在隧道工程中的运用614

第五节 轨道工程设计的科技创新615

第六节 新技术、新设备在站后工程中的应用616

第六篇 经验体会与思考622

第三十八章 经验体会与思考622

大事记628

编者的话6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