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超文本信息组织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毕强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0234628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3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67页
- 主题词:超文本-信息管理-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超文本信息组织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超文本技术的思想内核1
目录1
第二节 什么是超文本/超媒体3
第三节 超文本技术的历史沿革6
一、鼻祖范尼瓦·布什6
二、先驱者道格·英格尔伯特8
三、泰得·纳尔逊杜撰“超文本”8
四、著名的早期系统10
五、新的起点——1987年18
六、20世纪90年代——向深度和广度发展18
七、有关的组织机构和会议21
一、科学教育方面24
第四节 超文本/超媒体系统的应用24
二、新闻出版业26
三、地理信息管理方面27
四、计算机软件方面28
五、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方面29
第二章 超文本系统的组成与特征33
第一节 超文本系统的组成33
一、节点33
二、链40
第二节 超文本的基本特征及链接的意义55
一、超文本的基本特征55
二、超文本链接结构意义或形式上的逻辑关联59
三、超文本链接的知识信息论后果62
第三章 超文本系统模型设计67
第一节 超文本系统结构、分类及特征67
一、超文本系统结构与分类67
二、超文本系统特征69
三、超文本系统的优越性70
第二节 超文本系统的结构模式及其建模71
一、超文本系统的结构模式(抽象机层和表现层的结构模式)71
二、超文本系统结构建模74
第三节 超文本系统的标准模型——Dexter76
一、存储层78
二、运行层80
三、元素内部层81
四、分析与评价83
第四节 国内外超文本系统模型评价84
一、国外超文本系统84
二、国内超文本系统92
第五节 超文本系统的设计98
一、分布式开放超文本系统DOHMS体系结构的设计与实现98
二、基于Petri网的超文本系统模型HPN108
第六节 超文本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115
一、了解用户及其任务116
二、减轻用户的记忆和认知负荷116
三、确保完善的文本结构117
四、建立适当的节点连接117
五、网络操作118
六、重视信息的模块化118
一、惯例与超文本信息组织119
第七节 案例分析:面向写作的超文本系统设计——语言惯例的变化问题研究119
二、Incommon Sense系统125
第四章 超文本浏览131
第一节 用户特征与超文本浏览行为131
一、用户特征132
二、浏览行为133
三、浏览行为的数学描述138
第二节 超文本系统路径标定及其结构对用户浏览活动的影响142
一、物理世界的路径标定142
二、超文本信息世界的路径标定145
三、信息结构对用户浏览活动的影响149
第三节 超文本浏览的特征及其约束性要求150
一、超文本浏览的特征150
二、超文本浏览的约束性要求152
三、体现用户浏览特征的视图153
第四节 超文本浏览存在的主要问题157
一、迷路157
二、认知过载163
三、线性文档与非线性文档连接的组合166
四、Back-Forward167
第五章 超文本信息检索168
第一节 超文本信息检索的特征168
一、传统信息检索模式的发展168
二、超文本信息检索的特征170
第二节 超文本检索系统的类型172
一、基于导引浏览的检索系统173
二、基于提问的检索系统174
三、智能检索系统180
第三节 面向信息检索的超文本自动建构技术181
第四节 利用超文本复合体进行结构化查询与搜索192
一、超文本复合体192
二、基于超文本复合体的结构化查询197
三、基于超文本复合体的检索结果的表述198
四、关于基于超文本复合体结构化查询与检索的支持问题199
五、原始检索199
六、相关工作202
第六章 超文本导航204
第一节 超文本导航的含义205
第二节 超文本导航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210
一、超文本信息环境导航需求产生的动因210
二、超文本信息环境导航的影响因素211
一、空间隐喻——用户认知超文本信息空间的基础214
第三节 超文本导航活动的认知因素214
二、超文本导航活动认知因素的微观分析219
三、超文本导航活动认知因素的宏观研究224
四、导航支持与用户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226
五、与用户导航活动有关的信息可视化技术233
第四节 超文本系统导航的内在机制239
一、超文本结构的线性力239
二、超文本结构的自由度241
三、超文本结构的指示力243
四、超文本结构线性力、自由度和指示力对导航力的影响243
第五节 超文本导航设计250
一、超文本导航设计的理论基础250
二、超文本导航设计252
第一节 本体与本体模型257
第七章 本体超文本257
一、本体258
二、构造本体的规则261
第二节 本体超文本技术262
一、导航263
二、链接265
三、结构265
第三节 两个面向学术研究的本体超文本系统267
一、Onto Portal267
二、ESKIMO系统273
第一节 自适应超文本的发展历程278
一、自适应超文本的产生278
第八章 自适应超文本278
二、自适应超文本研究的分水岭(1996年)279
三、自适应的对象280
四、自适应超文本的实现方法282
第二节 自适应超文本系统的类型284
一、教育类自适应超文本系统284
二、在线信息系统285
三、自适应信息检索系统287
第三节 自适应超文本技术发展趋势291
一、研究方向291
二、新技术292
三、新工具293
第九章 空间超文本294
第一节 空间超文本:为变化而设计294
一、空间超文本的概念图解295
二、关于空间超文本的实践301
第二节 实验性空间超文本系统VIKI303
一、VIKI的说明性304
二、VIKI的空间超文本模型305
三、利用VIKI在WWW中建构空间超文本309
第三节 空间超文本的发展趋势311
一、空间超文本中的协同工作312
二、广域分布式空间超文本313
三、将空间超文本整合到信息环境之中314
四、在空间超文本之中与空间超文本之上进行计算314
五、拓扑结构对空间超文本可用性和有用性以及表述的影响315
六、空间超文本的写作与设计315
七、空间超文本的评估316
一、标准的定义及组成317
第十章 超文本标准317
第一节 超文本标准化基本要求317
二、需要哪些标准318
第二节 SGML标准体系框架320
一、SGML标识语言的产生与发展320
二、SGML、HTML、XML的比较324
第三节 XML语言331
一、XML的特点331
二、创建一个简单的XML文档334
第四节 XML的技术构成337
一、XML规范337
二、XML词汇表338
三、文献类型定义——DTD338
五、XML文档显示样式339
四、XML中的超链接339
六、XML文档340
七、XML处理器340
第五节 XML标准体系框架341
一、XML基础标准及其相互关系342
二、XML应用标准简介346
第六节 XML的发展前景355
第十一章 XML语言研究的新进展357
第一节 XML数据存储管理357
一、XML存储管理的定义357
二、一个完善的XML存储管理系统应具有的功能358
三、XML存储管理技术359
一、XML文档的解析技术361
第二节 XML文档解析技术及其应用361
二、用DOM解析XML文档364
三、XML简单API(SAX)366
第三节 XML转换367
一、转换的必要性367
二、转换的基本原理369
三、转换的主要方法370
四、常见的转换工具372
第四节 XML和数据共享374
第五节 XML与数据库377
一、XML数据库定义378
二、XML数据库产品分类378
三、XML数据库与传统数据库380
四、应当注意的问题381
五、总结382
一、XML查询处理和优化383
第六节 基于XML的查询与查询语言383
二、XML查询语言Xquery386
第七节 XML搜索引擎390
一、设计基于XML搜索引擎的前提391
二、相关工作392
第八节 XML与Web数据挖掘技术395
一、XML与面向Internet的数据挖掘396
二、XML在Web数据挖掘中的应用398
三、结论401
第九节 XML与EDI402
一、XML/EDI系统的特点402
二、XML-EDI的发展前景404
第十节 Java与XML406
三、结束语406
一、XML与Java的结合407
二、XML与Java在Web应用上的三层结构408
三、文档对象模式(DOM)与Java409
第十一节 SVG410
一、SVG的优势410
二、文件结构411
三、基于SVG的网络矢量图像实现技术412
四、在SVG中探索Web图像的未来413
第十二节 VoiceXML415
一、VoiceXML的基本原理415
二、VoiceXML的基本体系结构417
三、VoiceXML的技术特点和优势419
参考文献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