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教材的改革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历史教材的改革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38/30828314.jpg)
- 王宏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10713772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676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7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历史教材的改革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言 赵恒烈 1
第一部分 教材改革篇3
新中国历史教科书在不断改革中前进——五十年来的中小学历史教材3
卷前的话5
历史教材的改革和社会的进步23
新编初中历史教科书在探索中诞生32
历史教材的改革与探索46
历史教科书的改革和趋向——从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历史教科书谈起57
历史教材的改革和三个面向79
历史教材的生动活泼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91
历史教科书的改革和教学实践102
高中增开中国近代现代史课程的重要性及教材特点与讲法建议111
新编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的编写指导思想121
新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设计方案136
新编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的特点及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148
关于小学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几点意见——在小学历史课本修订过程中所想到的163
关于小学社会教科书编写的几个问题——在小学社会教科书审查中所想到的174
有关民族问题的修订及其原则180
辽金史在历史教材中的地位188
关于讲述民族史的几点想法199
改变传统观念 正确讲述民族史的内容210
民族问题和历史教材——纪念翦伯赞老师诞辰一百周年、逝世三十周年218
略谈在新编中学《中国历史》课本中写历史人物的几个问题233
历史人物和历史教材243
再谈历史人物和历史教材257
高中历史教材和徐继畬及其《瀛环志略》266
第二部分 教学改革篇273
历史教学和一些传统观念的改变——修订初中《中国历史》第一、二册教材有感273
历史教学和文化史教育283
历史教学和教材的使用292
历史教学和提高民族素质299
历史教学和道德教育311
历史教学和加强国情教育的重要性323
历史教学和国情教育332
历史教学和共和国史教育339
历史教学和发扬中华民族凝聚力——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373
第三部分 大纲、教材阐释篇389
谈谈过渡性《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修订389
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特点和新意406
掀开历史教学新的一页——谈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420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使用426
21世纪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430
《全日制小学历史教学大纲》说明445
中学中国古代史教材为什么做这样的修订?450
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的修订(一)457
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的修订(二)467
漫谈中国历史第二册思想家的增删476
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内容及使用中注意的问题481
《中国历史》第二册古代部分的修订及其想法490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材及其使用建议501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第三、四册内容的重要性和讲授建议515
新编高中中国古代史隋唐部分的一些阐释——隋唐时期的政治和政治经济制度524
新编高中中国古代史隋唐部分的一些阐释——隋唐时期的政治和政治经济制度524
中韩历史教科书交流的开始537
第四部分 教材交流篇——对韩国教科书中有关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的探讨537
中日历史教科书的交流556
马来西亚华文独中高中《世界历史》教科书的特色571
当前历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从我国和马来西亚历史教材的改革谈起577
90年代以来香港历史教科书的变化——以“文达本”为例585
台湾的教育、史地课程及其他593
对台湾教科书《认识台湾》的看法601
第五部分 历史普及篇607
吴晗同志谈学习历史607
学习历史要掌握时间概念609
学习历史要运用历史地图612
学习历史要以正确观点为指导615
自学历史要循序渐进618
编写《龙的传人》的一些想法621
谈谈历史普及读物的编写625
第六部分 序言篇637
“砚池笔架小江山”——记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邱汉生637
《史编拾遗》序言641
《历史文稿选存》序言644
《历史教材纵横谈》序言648
《中学历史实用教学法》序言652
《中学历史知识结构要览》序656
《旧史新谭》卷前数语658
赵恒烈先生与人民教育出版社663
编后记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