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草根金融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论草根金融](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0082894.jpg)
- 刘克崮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8118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93页
- 文件大小:233MB
- 文件页数:538页
- 主题词:地方金融事业-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论草根金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研究的意义1
三、研究的框架4
第二章 草根经济体与草根经济概述13
第一节 草根经济体及其特征13
一、草根经济体的概念13
(一)中国的“草根”13
(二)国外的“草根”14
(三)草根经济体15
二、草根经济体的界定17
(一)国外草根经济体的界定17
(二)中国草根经济体的界定18
三、草根经济体的自然特征23
(一)单体规模小23
(二)总体数量多23
(三)经济层次低24
(四)分布范围散24
(五)综合能力弱24
(六)运行机制活24
第二节 草根经济的客观地位和重大作用25
一、草根经济支撑并优化着现代产业组织结构25
(一)支撑众多零散型产业25
(二)大企业的有益补充27
(三)协作构成大规模产业集群28
(四)新型订单式农业带来的变革29
二、草根经济体是现代社会生产分工的客观要求31
三、草根经济体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载体32
四、草根经济体是城乡就业的主渠道33
(一)草根经济体是大众谋生的主渠道33
(二)草根经济体是自我谋生创业的主方式33
五、草根经济体是减少贫困、提高妇女地位的有效途径34
六、草根经济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减震器和稳定器35
七、草根经济体是培养企业家精神的摇篮37
第三节 中国草根经济的发展历程和面临的问题38
一、中国草根经济发展历程38
二、中国草根经济发展现状42
三、中国草根经济的发展趋势42
四、融资难是草根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43
第四节 三类七层草根经济体的融资难46
一、小微企业融资境况没有明显改善46
(一)融资难47
(二)融资成本高48
二、个体自营者的融资难最严重48
三、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难引致融资成本高49
四、建立和完善强健的草根金融体系51
第三章 国际草根金融综述53
第一节 全球草根金融起源与发展53
一、早期小额信贷萌芽53
二、福利型小额信贷54
三、制度型小额信贷55
(一)持续的发展56
(二)双赢的战略57
(三)新兴的行业57
第二节 全球草根金融发展状况58
一、微型金融在世界各地的发展58
(一)亚洲:微型金融覆盖面居世界前列58
(二)拉美:微型金融商业化发展全球领先59
(三)东欧和中亚:微型金融发展的后起之秀60
(四)非洲南部:微型金融日趋活跃61
(五)中东及北非:微型金融起步晚、发展快62
二、国际主要小额信贷机构状况63
三、国际草根金融发展趋势66
(一)微型金融的商业可持续经营66
(二)微型金融组织形式的多样化67
(三)微型金融运作机制的不断创新68
(四)微型金融服务的综合化69
第三节 国际草根金融研究综述69
一、草根金融的作用69
(一)改善生活条件69
(二)促进就业繁荣、经济发展70
二、草根金融产品70
(一)传统金融产品不适于草根经济体70
(二)小额信贷的微观设计71
三、草根金融机构71
(一)降低规模:商业银行建立专门的小额贷款部门72
(二)升级模式:将半正规的机构转化为正规金融机构72
(三)新设模式:设立小额信贷机构73
四、草根金融技术74
五、草根金融监管75
(一)审慎监管还是非审慎监管75
(二)监管业务还是监管机构76
六、政府的作用77
第四章 中国草根金融的艰难探索79
第一节 农村草根经济体融资难溯源79
一、改革前的金融格局:1949—1978年79
二、改革后的金融探索:1978—2002年81
(一)农业银行的恢复与发展81
(二)农村信用社亲企疏农的自然选择82
(三)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成与败84
(四)四大国有银行撤出县乡86
(五)邮政储蓄进一步抽走农村资金87
(六)农村信用社大幅减少88
(七)脆弱的民间金融90
(八)苍白的农村草根金融90
第二节 城市草根经济体融资难僵局:1978年至今92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重现发展92
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发展变革93
三、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脱困与再就业93
四、中小型国有企业放开搞活95
五、草根经济体融资依旧难95
第三节 草根金融的艰难有益探索:2003—2014年96
一、公益性小额信贷探路97
(一)项目小额信贷97
(二)机构小额信贷99
(三)公益性小额贷款公司99
二、农村信用社推小额信贷业务102
(一)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的早期探索102
(二)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的全面提升103
三、国家开发银行批零结合推微贷105
(一)开大银行放中小企业贷款先河105
(二)创建“批发银行加零售机构”微贷合作模式106
(三)开办大学生助学贷款108
四、商业小贷异军突起助小企108
五、村镇银行直面小微经济体110
六、邮储银行助力多层小微经济体113
七、中小商业银行设立小微金融专营机构115
八、中国农业银行“三农事业部”专注本业118
(一)农业银行改制历程118
(二)农业银行的“三农事业部”118
九、草根金融的繁荣即将到来120
第四节 中国草根金融探索的启示121
一、标志性突破:草根金融技术121
二、专业性主体:草根金融机构122
三、适宜性监控:草根金融监管123
四、平等性支持:草根金融政策124
五、基础性辅助:草根金融服务124
六、当前草根金融发展的不足之处124
第五章 草根金融基本理论127
第一节 草根经济体呼唤草根金融127
一、草根经济体融资难的症结127
二、草根经济呼唤接地气的草根金融130
第二节 草根金融的核心理论132
一、草根金融的内核132
二、草根金融的外延133
(一)七层对象:三类七层草根经济体133
(二)四维覆盖:城乡、贫富、产消、投融135
(三)三方业态:银行、证券、保险138
(四)三系队伍:存、非存、民间139
(五)双层监管:中央、地方140
三、目标:建设中国特色多层次草根金融体系141
第三节 草根金融体系理念144
一、金融机构分大小,队伍专业化145
二、金融技术分类型,产品多样化148
三、金融监管分层次,监督法治化150
(一)草根金融监管的客观要求150
(二)建立央、地分层监管体系151
(三)草根金融监管要法治化152
四、金融基础分普特,服务社会化152
五、国家支持分本末,政策规范化153
第四节 草根金融体系框架154
一、总体框架:“三支柱”、“两支持”154
二、草根金融“支柱”体系154
(一)支柱之一:众多分层的草根金融机构155
(二)支柱之二:适用多样的草根金融技术157
(三)支柱之三:双层差异的草根金融监管158
三、草根金融“支持”体系160
(一)支持之一:健全配套的草根金融基础服务160
(二)支持之二:规范梯次多元的草根金融政策161
第五节 草根金融发展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163
一、草根金融发展中政府综合推动的必要性163
二、合理界定草根金融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163
(一)明确市场机制和政府手段的作用范围163
(二)在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之间进行科学衔接164
(三)政府从现有各种扭曲性干预中退出165
三、中国草根金融的领导与监管框架165
(一)设立全国统一的草根经济管理机构165
(二)成立中央草根金融工作领导小组166
(三)建立和完善地方草根金融监管体系166
第六章 草根金融机构体系167
第一节 草根金融机构概述167
第二节 民间放贷组织170
一、民间金融:草根经济体的内生金融170
二、互联网金融:开辟草根经济体融资新模式173
(一)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金融174
(二)P2P网络借贷175
(三)众筹177
第三节 非存款类准放贷机构178
一、典当行:以质押为前提满足草根经济体的融资需求178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为草根经济体融资增信180
三、融资租赁公司:草根经济体设备融资新途径184
四、保理公司:猎食小微企业应收账款187
第四节 非存款类放贷机构191
一、非政府组织(NGO)小额信贷机构:在贫困地区艰难前行191
二、小额贷款公司:法人数量最多的草根金融机构194
第五节 农村存款类小微金融机构199
一、农村资金互助社:草根经济体“抱团取暖”199
(一)中国银监会批准的农村资金互助社199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201
(三)扶贫办与财政部批准的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203
二、村镇银行:金融支农的新生力量205
三、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金融支农的主力军208
第六节 城市中小金融机构211
一、城市信用社:已成为历史的草根金融机构211
二、城市商业银行:在高速发展中剧烈分化215
第七节 大型银行小微金融专营机构与批发供资机构221
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服务多层次草根经济体221
二、大型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专营机构:大象也能和蚂蚁共舞223
三、政策性银行:以批发方式做零售业务226
第八节 草根金融机构体系的总体评价与创新发展227
一、草根金融机构体系的总体评价227
二、草根金融机构体系建设232
(一)现有金融机构下沉客户群体232
(二)非正规、准正规草根金融机构转型升级233
(三)新建草根金融机构235
三、草根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235
(一)强调草根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235
(二)草根金融机构利率的市场化235
(三)草根金融机构的正规化235
(四)草根金融机构的专业化236
(五)草根金融机构监管的差异化236
第七章 草根金融机构管理238
第一节 草根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238
一、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238
二、中国小额贷款公司的治理现状239
(一)中国小额贷款公司股权结构239
(二)中国小额贷款公司组织架构239
(三)中国小额贷款公司激励约束机制241
三、完善小额贷款公司治理的思路241
(一)设计合理的小额贷款公司组织架构241
(二)完善小额贷款公司的激励约束机制242
(三)合理增加小额贷款公司的分支机构242
第二节 草根金融机构的队伍建设244
一、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性244
二、专业化人才的招聘与培养244
(一)草根金融机构人才需求特点244
(二)草根金融机构的招聘流程246
(三)草根金融机构人才的培训247
三、人才的考核与激励249
(一)绩效考核的一般流程249
(二)草根金融机构的薪酬和绩效制度249
第三节 草根金融机构的信息技术应用251
一、草根金融机构信息技术系统及作用251
(一)草根金融机构的主要信息系统251
(二)信息技术在草根金融机构发展中的作用254
二、信息技术在草根金融机构的应用及发展趋势256
(一)信息技术在草根金融机构中的应用情况256
(二)草根金融机构信息技术应用仍处于较低水平256
(三)草根金融机构信息技术应用的趋势258
三、草根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措施258
(一)选择适当的方式开展信息化建设258
(二)加强草根金融机构人员培训,提高IT技术应用能力259
(三)监管机构应加强引导草根金融行业的信息化建设259
第四节 草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259
一、草根金融风险定义、类别和特征260
(一)草根金融机构风险定义260
(二)草根金融机构的风险类别260
(三)草根金融机构的风险特征261
二、草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情况和问题262
(一)草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现状262
(二)草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63
三、草根金融机构风险控制体系建立的原则和风险控制方法264
(一)信用风险的控制方法265
(二)操作风险的控制方法266
四、草根金融机构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措施268
(一)完善信用评估体系,强化风险评估技术268
(二)采用创新的抵押担保方式268
(三)加入人民银行的征信体系268
(四)引入风险分担机制分散和规避风险269
第五节 草根金融机构的产品定价269
一、草根贷款定价理论269
(一)草根贷款定价的基本理论269
(二)草根金融贷款产品定价的因素270
(三)草根贷款高利率成因271
(四)草根金融机构贷款产品定价模型273
二、草根贷款定价管理的国际经验及教训275
(一)利率补贴政策275
(二)利率上限政策276
三、中国草根贷款定价的实践及问题278
(一)中国草根贷款定价的实践278
(二)中国草根贷款定价存在的问题279
四、改进草根金融机构利率定价的措施280
(一)促进竞争,建立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280
(二)采用灵活利率定价模式280
(三)应用先进技术281
(四)国家出台财税优惠政策281
第六节 草根金融机构的绩效管理281
一、草根金融机构的财务绩效管理282
二、草根金融机构的社会绩效管理283
(一)社会绩效的含义283
(二)社会绩效管理的含义284
(三)实施社会绩效管理的关键步骤284
(四)社会绩效管理评估与评级284
(五)社会绩效管理案例——中和农信小额信贷285
三、提升草根金融机构社会绩效管理水平的措施287
(一)树立社会绩效管理理念287
(二)提高收集和报告社会绩效数据的能力287
(三)社会绩效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完善287
(四)改善绩效评估体系相关指标288
第八章 草根金融技术289
第一节 民间金融技术289
一、民间金融的概念289
二、民间金融的形式289
(一)民间借贷289
(二)合会290
(三)私人钱庄291
第二节 小组联保贷款技术291
一、小组联保贷款技术的内核和流程291
(一)小组联保贷款技术的基本概念与核心要素291
(二)小组联保贷款技术的操作流程292
二、小组联保贷款技术的起源和发展293
(一)小组联保贷款技术的起源——尤努斯与乡村银行293
(二)小组联保贷款的第二代技术295
(三)小组联保贷款技术的中国实践296
第三节 个人信用贷款技术301
一、个人信用贷款技术的内核和流程301
(一)个人信用贷款技术的基本概念与核心要素301
(二)个人信用贷款技术的操作流程302
二、个人信用贷款技术的起源和发展303
(一)个人信用贷款技术的起源303
(二)个人信用贷款技术的中国实践304
第四节 信用评分技术307
一、信用评分技术的内核307
二、信用评分技术的产生与发展308
(一)信用评分技术的产生308
(二)信用评分技术的发展308
(三)信用评分技术的国内外实践309
第五节 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312
一、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312
(一)大数据的概念312
(二)互联网金融的概念312
二、P2P贷款——互联网与草根金融313
(一)P2P贷款的国内外发展313
(二)P2P平台的业务流程与模式314
(三)P2P的国内案例315
第六节 草根金融技术的比较316
一、草根金融技术的共性316
二、草根金融技术的差异319
第七节 我国草根金融技术与产品320
一、我国草根金融技术产品现状320
(一)技术初步发展,产品日渐丰富320
(二)草根金融运作方式多样化323
二、我国草根金融技术及产品存在的问题324
(一)传统技术痕迹较重,草根技术普及程度不高324
(二)产品额度偏大,小微产品偏少324
(三)抵质押方式较窄,风险分担机制不足325
(四)草根金融产品组合力度不够325
(五)专业的草根金融技术咨询机构较少325
(六)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发展参差不齐325
三、发展我国草根金融技术的建议325
(一)加强草根金融机构能力建设325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326
(三)积极推广应用草根金融技术326
第九章 草根金融监管328
第一节 中国草根金融监管概况及问题328
一、中国金融主体概况及监管分工情况328
二、草根金融监管现状及问题329
(一)小微型存款类机构监管相对完善,成本较高330
(二)非存类放贷机构监管主体分散,责权不清,政策失范330
(三)民间金融监管缺失,疏漏与打压并存333
三、问题之源:现行监管体制不适应中国国情334
四、地方监管萌动,力量薄弱337
第二节 分层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338
一、金融监管分单一、分层和统分结合三类338
二、美国银行业双层监管的经验338
三、一些国家对证券业分层监管341
(一)美国证券业监管341
(二)德国证券业监管342
四、发达国家对保险业多分层监管342
(一)美国保险业监管342
(二)德国保险业监管342
(三)英国保险业监管343
五、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微型金融分层监管343
第三节 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双层监管,统分结合344
一、双层金融监管的总体思路344
二、有利于延伸监管深度,提高监管效率345
三、有利于推动金融创新,控制区域风险346
四、有利于活跃区域经济,维护社会稳定346
第四节 中国草根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地方监管,中央指导346
一、地方政府初具草根金融监管条件346
二、确定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机构347
三、加强中央对地方金融监管的指导和监督347
四、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先窄后宽348
第五节 加强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建设351
一、建立草根金融机构会计统计制度351
二、完善扩大中央银行征信系统351
三、建立先进计算机信息系统351
四、搭建高效资金流转平台352
五、发展草根金融评级机构352
六、发展资金批发供应机构352
七、建立各级草根金融自律组织352
第六节 加强地方草根金融常规监管工作353
一、草根金融常规监管原理353
(一)审慎性监管353
(二)非审慎监管353
二、建立地方金融监管规章制度354
三、严格准入和退出机制354
四、实施重点关注与监督354
(一)真实、及时、充分、有效的信息354
(二)“规范存款”、“非法集资”的界定及监管355
(三)机构服务对象的定位355
(四)客户集中度355
(五)外源融资用途356
(六)生产性和消费性贷款的分配和管理356
(七)担保方式的控制356
第十章 草根金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社会化358
第一节 建立统一的草根金融会计核算管理制度358
一、中国草根金融会计制度状况358
(一)村镇银行的会计制度358
(二)担保公司的会计制度359
(三)典当行的会计制度359
(四)小额贷款公司执行的会计制度359
二、草根金融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360
(一)非存款类草根金融机构会计制度框架360
(二)非存款类草根金融会计核算的原则361
(三)案例研究:小额贷款公司会计核算的操作设计362
第二节 完善草根金融统计制度366
一、草根金融机构统计制度的层次366
二、非存款类草根金融机构统计制度状况367
(一)小额贷款公司统计制度367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统计制度367
(三)典当行业统计制度367
三、对草根金融统计制度实施的评价368
(一)统计指标设计存在的问题368
(二)统计报送制度执行情况差强人意368
四、完善草根金融机构金融统计的建议369
(一)制定适合草根金融业务特点的统计指标体系369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监督管理信息系统369
(三)分步骤将草根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统计管理范围369
第三节 支付系统的引进与完善369
一、中国支付系统概述370
(一)支付系统的定义370
(二)支付系统的构成370
二、中国草根金融支付系统的现状371
(一)部分草根金融机构未能接入支付结算系统371
(二)农村草根金融机构支付结算“硬件”建设薄弱371
(三)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应用缓慢372
(四)支付结算效率低下372
(五)支付结算环境欠佳372
三、完善草根金融支付体系372
(一)出台规范草根金融支付系统的法律法规372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接入支付系统373
(三)提高支付系统和支付工具的使用效率373
(四)优化支付环境373
第四节 征信系统对接草根金融机构373
一、中国征信业发展概况374
二、草根金融机构使用征信系统情况376
(一)草根金融机构使用征信系统总体情况堪忧376
(二)草根金融机构利用征信系统效果差的原因376
三、完善草根金融征信服务的措施377
(一)加强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对征信的认识水平378
(二)通过网络连接方式调整,降低接入和查询成本378
(三)开发符合草根金融机构的接口规范378
(四)改善征信环境,加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378
(五)建立民间征信机构379
四、大力发展信用评级机构379
(一)信用评级是一种社会中介服务379
(二)信用评级的发展380
(三)大力发展针对草根金融客户的信用评级机构和业务380
第五节 信息技术的推广与普及380
一、草根金融加强信息科技建设的必要性380
(一)信息科技对草根金融发展的重要影响380
(二)草根金融信息化现状381
二、草根金融信息化建设构想382
(一)草根金融信息化建设思路382
(二)草根金融信息化建设实施路径383
三、先进科技对草根金融发展的影响384
(一)大数据应用提升草根金融发展水平384
(二)搭建云金融平台,提高信息化建设效率385
第六节 草根金融公共服务的社会化385
一、建立草根资金批发供应机制386
(一)资金批发供应机制的含义386
(二)中国草根金融资金批发供应机构的现状388
(三)建立社会化的资金批发供应机构389
(四)搭建地方资金流转平台389
二、草根金融产品技术开发的社会化389
(一)草根金融机构技术、产品开发现状389
(二)积极推动草根金融产品技术开发390
三、草根金融培训服务的社会化391
(一)草根金融培训现状391
(二)草根金融培训的社会化道路393
第十一章 资本市场草根金融发展395
第一节 中国草根经济普遍未获资本市场有效覆盖395
第二节 中国资本市场服务草根经济的探索396
一、资本市场服务草根经济的起步和发展396
二、我国多层次股权柜台市场的基本架构397
三、新三板与其他层次柜台市场存在明显差异397
(一)法律法规方面397
(二)服务企业的范围398
(三)挂牌和融资398
(四)交易方式398
(五)投资者适当性要求398
四、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创服务草根经济新局面398
(一)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399
(二)天津股权交易所400
(三)重庆股权交易中心403
(四)广州股权交易中心403
(五)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403
第三节 资本市场服务草根经济的国际经验404
一、美国资本市场服务草根经济的经验404
二、英国资本市场服务草根经济的经验405
三、德国资本市场服务草根经济的经验406
第四节 中国资本市场服务草根金融发展406
一、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总体思路407
(一)加强资本市场顶层设计407
(二)大力推进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建设407
(三)稳步发展债券和期货衍生品市场407
(四)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证券期货业408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市场运行监督机制408
二、对资本市场服务草根经济体的措施408
(一)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发展小企业直接融资408
(二)完善私募发行制度,减轻小微企业融资负担408
(三)加快建设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409
(四)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民间融资410
第十二章 中国保险市场的草根金融411
第一节 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历程411
一、中国保险业的创立时期(1949—1958年)411
二、保险业发展的停滞时期(1959—1978年)411
三、保险业的恢复与探索时期(1979—2001年)411
四、中国特色现代保险业的大发展时期(2002年至今)412
第二节 中国保险市场对小微经济体的支持413
一、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413
(一)基本概念413
(二)主要功用413
(三)我国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模式及发展状况413
二、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416
(一)基本概念416
(二)主要功用416
三、保单质押贷款419
(一)基本概念419
(二)主要功用419
(三)我国保单质押贷款业务模式及发展状况419
四、其他服务举措420
第三节 发达国家保险市场对小微企业支持的经验421
一、国外中小企业保证保险的发展经验421
(一)日本421
(二)美国421
(三)韩国422
二、国外运用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经验423
(一)英国423
(二)法国423
(三)日本423
(四)美国424
第四节 中国保险市场草根金融发展建议425
一、统筹各方有利因素,搭建服务小微企业的总体框架425
(一)完善多方合作机制425
(二)建立小微企业信息共享机制425
(三)促进保险知识普及425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监管容忍度426
(一)提供财税政策支持426
(二)提高监管容忍度426
三、聚焦小微企业,增强保险行业服务能力426
(一)加大资源投入力度426
(二)大力推进产品研发427
(三)拓宽服务渠道427
(四)完善防灾防损服务427
(五)提高服务效率427
第十三章 草根金融发展的政府作为和政策支持429
第一节 草根金融发展中的政府作为429
一、政府的主要职能429
(一)保证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充分发挥429
(二)弥补市场失灵430
二、政府作为的模式选择431
(一)政府包揽型431
(二)市场制度型432
(三)政府(社会)福利型433
(四)首选模式:政府与市场、社会结合制度型433
三、政府作为的目标:建设多层、多元、五位一体的草根金融市场体系435
(一)草根金融是多层次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435
(二)多层多元草根金融市场体系436
(三)建设五位一体的草根金融体系437
四、政府作为的主要方式439
第二节 草根金融相关政策现状与问题440
一、草根经济体财税支持政策现状440
(一)市场准入政策440
(二)财税支持政策441
二、草根金融的主要支持政策443
(一)财税支持政策443
(二)货币支持政策447
(三)准入政策与限制条件449
(四)监管政策450
三、对草根经济体支持政策的评估451
(一)市场准入政策很好451
(二)减免税和政府购买政策可取451
(三)专项资金政策运行机制弱451
(四)贴息政策扭曲价格、抑制市场发展452
四、草根金融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453
(一)准入与监管政策不足453
(二)政策的公平性不够453
(三)政策的层次性不够454
(四)政策的梯度性不够454
(五)政策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差454
(六)政策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差455
(七)政策资金效率效益低455
第三节 草根金融组织结构优化方向456
一、引导现有机构服务层次下沉456
二、农村草根金融机构要面向农户457
三、创新底层新型草根金融组织458
四、建立开发性草根金融支持机构459
五、发展草根金融基础设施服务机构460
六、发展再担保和再保险机构460
第四节 政府政策的目标和准则461
一、政策目标:优化组织结构,实现各层次供求平衡461
二、政府支持政策的四项原则464
第五节 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保证政策465
一、准入政策465
二、利率市场化467
三、监管政策468
第六节 草根金融发展的直接利益补偿政策469
一、税收政策470
二、财政政策471
三、货币政策473
第七节 建立二维标准的草根金融统计体系478
一、完善实体经济的统计分类标准478
(一)实体经济统计划分的几个阶段478
(二)实体经济划分工作的不足和任务480
二、创新金融业务划分二维标准的统计制度481
(一)基于实体经济划分的金融统计方法存在的问题481
(二)基于金融自身业务划分的金融统计方法的优点482
(三)同时采用基于主体、客体划分的二维金融统计方法484
(四)草根金融业务的划分方法和标准485
三、完善金融机构的分类方法487
(一)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组织487
(二)公众类与非公众类草根金融机构488
(三)存款类与非存款类草根金融机构488
(四)按完全、主营与兼营划分488
(五)经营机构与中介机构488
(六)积极探索创新各类新型草根金融机构489
四、加强草根金融机构和业务的常规统计工作489
五、相关部门的职责划分491
后记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