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化教育的理论与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际化教育的理论与探索](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0082809.jpg)
- 梁绿琦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7049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94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01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际化教育的理论与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研究1
第一节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1
一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几种观点2
二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和基本特征3
三 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挑战4
第二节 高等教育师资国际化6
一 高等教育师资国际化的含义及基本要素6
二 高校师资国际化存在的主要问题7
三 解决高校师资国际化问题的对策9
第三节 高等教育生源国际化11
一 留学生的“进口”12
二 留学生的“出口”18
第四节 高等教育教学国际化21
一 外语教学与本国文化的传播22
二 课程国际化24
第五节 高等教育科研国际化27
一 科研国际化的基本途径27
二 我国高等教育科研国际化的现状及对策29
第二章 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研究32
第一节 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概述32
一 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概念界定32
二 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理论框架34
三 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主体36
四 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发展的影响因素39
第二节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42
一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历史沿革42
二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梳理44
三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发展的主要特征56
第三章 北京市、云南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64
第一节 北京市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机遇64
一 北京市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概况64
二 北京市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优势69
三 北京市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71
第二节 云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89
一 云南省教育国际化的历史机遇89
二 云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93
三 云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个案分析105
第四章 英、美两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112
第一节 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历程112
一 萌芽阶段(12世纪初至16世纪末)112
二 崛起阶段(17世纪至1963年)113
三 转型阶段(1963年至今)115
第二节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历程118
一 “英国模式”阶段(15世纪末至1776年)118
二 “德国模式”阶段(1776年至1945年)120
三 教育国际化初级阶段(1945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122
四 教育国际化深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123
第三节 英、美两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动因125
一 政治因素的大力推动125
二 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128
三 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130
四 文化输出的现实需要133
第四节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案例135
一 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与策略136
二 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办学实践142
第五节 英、美两国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启示148
一 营造优良的国际环境148
二 注重教育理念的创新150
三 高度重视师资力量的建设153
四 继续扩大留学生教育的规模157
五 提升文化软实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158
六 构建合理的科研评估体系161
第五章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关系研究165
第一节 高等教育民族化内涵研究165
一 民族、民族性、民族精神的概念界定165
二 高等教育民族化的发展动因166
第二节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关系研究169
一 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民族性因素169
二 高等教育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关系170
第三节 中国高等教育民族化与国际化进程研究172
一 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历程172
二 高等教育民族化与国际化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79
第四节 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民族化协调发展初探181
一 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民族化协调发展的对策181
二 创建有民族特色的国际化教育的办学模式和理念184
三 打造“人才回流”和“人才环流”的接纳国186
参考文献188
后记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