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专科化时代的通才 1920-1940年代的张荫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专科化时代的通才 1920-1940年代的张荫麟](https://www.shukui.net/cover/21/30781888.jpg)
- 朱潇潇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8418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张荫麟(1905~1942)-人物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专科化时代的通才 1920-1940年代的张荫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问题缘起及概念界定1
二、研究状况5
三、研究路径与资料状况17
四、研究框架21
第一章 制度转型下的个人范本:张荫麟与清华24
第一节 学校教育与社会引导的交织25
一、“整理国故”影响下的国文教育改革26
二、大师的引入:梁启超与张荫麟的学术渊源32
三、清华历史系与分科意识之始42
第二节 清华历史系:学科化建设进行时51
一、归治于教育部与罗家伦的改革52
二、蒋廷黻新政之一:课程改革“中西兼通”55
三、蒋廷黻新政之二:新型学者及教师群体的建构64
第三节 妥协与分歧:专科规范化时代的个人史75
一、一波三折的入职与升迁76
二、清华对教师的专业化需求与张荫麟的妥协82
三、专业学会的建立:自下而上的学科化呼应92
第二章 学术专业刊物:以张荫麟与20—40年代报刊关系为中心的考察96
第一节 学缘、地缘关系主导下的学术起步98
一、学缘建构:张荫麟与《清华周刊》、《清华学报》的书报介绍98
二、《燕京学报》与张荫麟学术联系的地缘解读108
第二节 从《学衡》到《大公报·文学副刊》113
一、“学衡余孽”还是《文学副刊》先锋?114
二、《大公报·文学副刊》:学术批评的公共空间119
三、辩中求道:张荫麟在《文学副刊》上的学术批评126
第三节 学科聚合的形成:边界的清晰化131
一、《世界思潮》:与哲学家群体的对话132
二、史学专科化的内部表征——社会经济方法影响下的史学研究会137
三、张荫麟与《大公报·史地周刊》145
第四节 危难时代的跨学科思想155
一、其刊其人:跨学科的萌芽156
二、张荫麟主编时期的编辑与撰文160
三、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选择背后165
第三章 史学学科化的内在之维(上):科学之真,还是艺术之真?169
第一节 理想史学之实现,须赖理想史料之养成173
一、科学疑古的理论化倾向173
二、张荫麟史料观的分析177
三、如何造就理想的史料181
四、默证之争:新史学的逻辑学洗礼183
第二节 循环论的循环?187
一、史观溯源187
二、五种传统历史哲学之总结算189
第三节 科学、艺术的纲目之辨196
一、科学,成为历史学的上帝197
二、张荫麟:直觉与价值共同作用下的史学艺术性200
第四章 史学学科化的内在之维(下):“致用”的史学与通史写作209
第一节 危机·通史·《中国史纲》211
一、危机的理论分析211
二、《中国史纲》编写肇始216
第二节 对读:理想通史的标准221
一、《中国史纲》与《国史大纲》222
二、《中国史纲》与《中国通史纲要》228
三、“夏商周”样本的三分法234
第三节 通史编撰的哲学思考238
一、时间问题238
二、传统叙事与现代叙事240
三、真历史与编年史242
结语 张荫麟:走向乌托邦的征途245
一、一场有意为之的中西对话245
二、史学家张荫麟:影像的叠合249
三、另一场讨论:关于清华国学研究院251
附录:张荫麟报刊文章发表目录254
参考文献267
后记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