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治学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1/30768040.jpg)
- 《政治学概论》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31988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治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
一、政治的涵义1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5
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8
第二节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12
一、政治学在古代的发展12
二、近代以来政治学的发展14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发展20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丰富发展24
一、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贡献24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贡献27
第四节 学习《政治学概论》的意义和方法31
一、为什么要学习《政治学概论》31
二、怎样学习《政治学概论》32
第一章 阶级与国家35
第一节 阶级与国家的起源35
一、阶级产生与国家起源35
二、中国的国家起源41
三、其他国家起源理论分析43
第二节 国家的本质45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观点45
二、其他国家观分析48
第三节 国家的职能49
一、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49
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50
第四节 国家的历史类型和国家的消亡52
一、国家的历史类型52
二、国家的消亡57
第五节 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性质58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性质58
二、中国的国家性质59
三、中国国家性质的基本内涵61
第二章 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64
第一节 国家权力64
一、国家权力的涵义64
二、国家权力的特征66
三、国家权力的结构67
第二节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70
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概述70
二、不同类型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75
第三节 国家结构形式78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涵义78
二、国家结构形式的基本类型78
第四节 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形式80
一、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80
二、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84
三、特别行政区制度87
第三章 国家机构90
第一节 国家机构的涵义与构成90
一、国家机构的涵义90
二、国家机构的构成91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国家机构92
一、西方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92
二、西方国家主要国家机关及其相互关系96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机构102
一、中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102
二、中国的主要国家机关及其相互关系106
第四章 政治民主114
第一节 政治民主的涵义114
一、政治民主的概念114
二、政治民主的基本特征115
第二节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118
一、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产生与发展118
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120
三、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及其局限性122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127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产生与发展12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及其特征130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132
四、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135
第五章 政党和政党制度139
第一节 政党的涵义与作用139
一、政党的产生139
二、政党的涵义和特征141
三、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144
第二节 政党制度147
一、政党制度的涵义147
二、政党制度的主要类型148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154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154
二、中国民主党派及其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158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61
第四节 中国的统一战线166
一、统一战线的形成166
二、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内容167
三、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主要任务169
第六章 政治参与173
第一节 政治参与概述173
一、政治参与的涵义和特征173
二、政治参与的类型175
三、政治参与的作用176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政治参与178
一、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形式178
二、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特征与实质181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参与185
一、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185
二、中国政治参与的特点187
三、中国政治参与的体制、机制及方式189
四、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193
第七章 政治文化199
第一节 政治文化的涵义与功能199
一、文化与政治文化199
二、政治文化的特征205
三、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207
四、政治文化的功能209
第二节 政治社会化210
一、政治社会化的涵义210
二、政治社会化的过程212
三、政治社会化的途径213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21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作用215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216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218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219
第八章 政治发展222
第一节 政治发展的涵义与理论222
一、政治发展的涵义222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224
第二节 政治发展的动力与途径226
一、政治发展的动力226
二、政治发展的途径228
三、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231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23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和发展23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235
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236
第四节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238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涵义和性质238
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和成就239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原则244
四、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245
第九章 民族与宗教248
第一节 民族与宗教的涵义248
一、民族的涵义与特征248
二、宗教的涵义与特征251
三、民族与宗教问题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253
第二节 当代世界的民族与宗教问题258
一、当代世界的民族问题258
二、当代世界的宗教问题262
三、当代世界民族、宗教问题的根源264
第三节 中国的民族与宗教问题266
一、中国的民族与宗教概况266
二、中国的民族政策268
三、中国的宗教政策272
第十章 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275
第一节 国际政治275
一、国际政治的涵义275
二、国际政治行为主体280
三、国际政治基本准则及国际法285
第二节 时代主题与世界格局287
一、当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287
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291
第三节 中国的对外政策298
一、中国对外政策的发展298
二、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299
阅读文献304
人名译名对照表311
后记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