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浙江工商大学志 1911-201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浙江工商大学志 1911-2011
  • 《浙江工商大学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40290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676页
  • 文件大小:206MB
  • 文件页数:7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浙江工商大学志 1911-201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大事年表1

第一篇 历史沿革19

第一章 浙江省立甲种商业学校19

第一节 学校建制与沿革19

第二节 课程设置与学制21

第三节 办学宗旨与特色23

第四节 校园文化与体育24

第二章 浙江省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26

第一节 学校建制26

第二节 教学工作27

第三节 校风建设29

第四节 学生工作30

第三章 杭州商业学校 浙江商业学校32

第一节 学校建制32

第二节 教学改革34

第三节 “大跃进”时期的办学35

第四节 毕业生分配37

第四章 杭州商学院38

第一节 管理体制与组织机构38

第二节 发展规划与办学设施42

第三节 师资建设与学科建设46

第四节 办学形式与办学层次50

第五节 专业设置与招生规模53

第六节 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56

第七节 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61

第八节 党群工作与思政工作66

第九节 学生管理与校园文化73

第十节 办学经费与后勤服务79

第十一节 浙江工商大学的诞生84

第五章 浙江工商大学85

第一节 管理体制与发展战略85

第二节 办学规模与办学层次87

第三节 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9

第四节 教学改革与学风建设92

第五节 人才引进与师资队伍建设93

第六节 对外交流与合作95

第七节 办学条件与后勤保障96

第八节 党群工作与思政工作98

第九节 学生管理与校园文化103

第二篇 体制与机构109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组织与建设109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浙江工商大学代表大会109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浙江工商大学委员会109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浙江工商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112

第四节 党委工作机构112

第五节 组织工作114

第六节 宣传教育122

第七节 统一战线工作126

第八节 纪律检查工作128

第二章 行政管理与机构133

第一节 校长 副校长133

第二节 校长办公会134

第三节 机构设置135

第四节 学校各类委员会和领导小组140

第三章 民主管理与监督147

第一节 教职工代表大会147

第二节 监察与审计工作148

第四章 民主党派152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浙江工商大学支部152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浙江工商大学总支部153

第三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浙江工商大学支部154

第四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工商大学支部155

第五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浙江工商大学支部156

第六节 中国致公党浙江工商大学支部157

第七节 九三学社浙江工商大学委员会157

第五章 群众团体159

第一节 工会159

第二节 共青团162

第三节 学生会 研究生会165

第四节 校友会167

第五节 其他群众团体171

第三篇 本科教育179

第一章 专业179

第一节 专业概况179

第二节 专业设置179

第三节 专业建设181

第二章 培养方案183

第一节 培养目标183

第二节 培养模式183

第三节 课程设置184

第三章 课程与教材185

第一节 课程建设185

第二节 教材建设189

第四章 实践教学191

第一节 实验与实习191

第二节 毕业论文(设计)198

第三节 学科竞赛与学生科研199

第四节 实验室建设与服务201

第五章 教学研究与改革202

第一节 教学成果奖202

第二节 教改项目203

第三节 高等教育研究204

第六章 教学管理208

第一节 教学管理机构208

第二节 教学管理制度208

第三节 合作办学210

第七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211

第一节 概述211

第二节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213

第三节 成效与特色214

第四篇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217

第一章 学科建设217

第一节 学科建设规划217

第二节 重点学科建设217

第三节 学位点建设219

第二章 研究生教育223

第一节 招生224

第二节 研究生培养和管理226

第三节 学位工作227

第四节 导师队伍建设228

第五篇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233

第一章 科研平台与科研管理233

第一节 校级科研平台233

第二节 校级以上科研平台236

第三节 科研管理与制度237

第二章 科研项目与成果239

第一节 科研项目与科研项目经费239

第二节 成果与获奖252

第三节 专利255

第三章 学术刊物258

第一节 《商业经济与管理》258

第二节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60

第四章 图书出版263

第一节 图书出版与经营263

第二节 重点项目与获奖263

第五章 学术交流266

第六章 科技服务281

第一节 科研成果推广281

第二节 产学研合作282

第六篇 本科学生287

第一章 数量与构成287

第一节 学生数量287

第二节 学生结构287

第二章 招生工作291

第一节 招生规模291

第二节 招生专业与生源292

第三节 招生特点298

第四节 招生宣传与组织299

第三章 就业工作301

第一节 毕业生人数301

第二节 毕业生就业303

第三节 就业工作组织机制建设304

第四章 学生奖惩307

第一节 奖惩制度307

第二节 学生荣誉307

第三节 学生奖学金311

第四节 学生处分319

第五章 管理与教育320

第一节 管理机构320

第二节 辅导员队伍建设320

第三节 助学服务322

第四节 学生对外交流活动323

第五节 学风建设324

第六节 思想政治教育325

第七节 心理健康教育328

第七篇 教职工335

第一章 教职工队伍结构335

第一节 队伍结构335

第二节 专任教师336

第二章 队伍建设339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339

第二节 人才引进340

第三节 教师进修与人才培养项目341

第三章 人事管理343

第一节 工资福利343

第二节 职称评聘344

第四章 离退休人员346

第一节 离退休人员概况346

第二节 离退休人员管理347

第三节 离退休人员活动347

第八篇 校园文化与体育351

第一章 校园文化建设351

第一节 规划与举措351

第二节 校园景观353

第二章 校园传媒354

第一节 报纸 广播 电视354

第二节 校园网络355

第三章 文化活动356

第一节 学生科技活动356

第二节 文化艺术活动363

第三节 社会实践与公益活动364

第四章 艺术教育370

第五章 体育371

第一节 体育工作部371

第二节 体育教学与科研371

第三节 体育设施372

第四节 群众性体育活动373

第五节 校运动队375

第九篇 对外交流与合作379

第一章 合作与交流379

第一节 合作项目与交流活动379

第二节 出国(境)考察访问382

第三节 外宾来访382

第二章 学术交流391

第一节 国际学术会议391

第二节 涉外学术讲座392

第三章 留学生教育395

第一节 出国(境)留学395

第二节 来华留学395

第四章 外籍专家和教师397

第一节 专家、教师聘请397

第二节 讲学与活动397

第五章 制度建设402

第一节 营造办学国际化氛围402

第二节 规章制度与工作平台402

第十篇 办学设施与服务407

第一章 校园建设407

第一节 校园基本建设407

第二节 环境与绿化408

第二章 校园信息化410

第一节 组织体系410

第二节 网络与信息化系统410

第三节 信息技术服务411

第三章 图书馆412

第一节 图书馆沿革412

第二节 图书馆文献资源与信息化建设412

第三节 图书馆管理与服务417

第四章 档案馆419

第一节 档案馆沿革419

第二节 档案馆藏情况419

第三节 档案管理与利用419

第五章 资产设备421

第一节 固定资产421

第二节 设备采购与管理423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425

第六章 财务管理430

第一节 制度建设430

第二节 财务管理与服务431

第三节 经费收支432

第七章 安全保卫434

第一节 机构队伍434

第二节 安全管理434

第三节 服务与创新437

第八章 后勤服务439

第一节 机构沿革439

第二节 后勤餐饮服务440

第三节 后勤公寓服务441

第四节 后勤物业服务442

第五节 校园医疗服务442

第九章 校办企业444

第一节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444

第二节 浙江华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446

第三节 杭州桑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447

第十一篇 学院451

第一章 工商管理学院451

第一节 概述451

第二节 教学453

第三节 学科与科研454

第二章 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456

第一节 概述456

第二节 教学458

第三节 学科与科研461

第三章 财务与会计学院463

第一节 概述463

第二节 教学465

第三节 学科与科研467

第四章 统计与数学学院469

第一节 概述469

第二节 教学471

第三节 学科与科研473

第五章 经济学院476

第一节 概述476

第二节 教学478

第三节 学科与科研480

第六章 金融学院482

第一节 概述482

第二节 教学484

第三节 学科与科研486

第七章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488

第一节 概述488

第二节 教学490

第三节 学科与科研494

第八章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497

第一节 概述497

第二节 教学498

第三节 学科与科研500

第九章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502

第一节 概述502

第二节 教学504

第三节 学科与科研507

第十章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509

第一节 概述509

第二节 教学511

第三节 学科与科研513

第十一章 法学院516

第一节 概述516

第二节 教学518

第三节 学科与科研520

第十二章 人文与传播学院524

第一节 概述524

第二节 教学526

第三节 学科与科研529

第十三章 公共管理学院531

第一节 概述531

第二节 教学533

第三节 学科与科研536

第十四章 外国语学院539

第一节 概述539

第二节 教学541

第三节 科学研究543

第十五章 日本语言文化学院545

第一节 概述545

第二节 教学546

第三节 学科与科研548

第十六章 艺术设计学院551

第一节 概述551

第二节 教学553

第三节 科学研究555

第十七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557

第一节 概述557

第二节 教学558

第三节 科学研究560

第十八章 章乃器学院561

第一节 概述561

第二节 教学562

第三节 学生培养563

第十九章 国际教育学院565

第一节 概述565

第二节 教学与科研566

第三节 法语联盟567

第二十章 成人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568

第一节 概述568

第二节 学历教育569

第三节 成人学历教育专业设置574

第四节 非学历教育575

第五节 自学考试工作577

第六节 教学管理577

第二十一章 人民武装学院579

第一节 概述579

第二节 教学与科研580

第三节 军事化管理工作582

第二十二章 MBA学院583

第一节 概述583

第二节 项目运行584

第三节 教学管理585

第二十三章 杭州商学院587

第一节 概述587

第二节 体制与机制588

第三节 教学与科学研究590

第四节 学生工作与校园文化591

第十二篇 并入三校简史595

第一章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595

第一节 浙江法警学校595

第二节 浙江法律学校595

第三节 浙江政法专科学校596

第四节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596

第二章 杭州化学工业学校599

第一节 杭州化学工业学校创建时期599

第二节 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时期599

第三节 乌溪江化工学院杭州分部、杭州化学工业学校恢复时期600

第四节 杭州化学工业学校恢复时期600

第三章 杭州应用工程学校607

第一节 历史沿革607

第二节 教学成果611

人物615

一、历任学校领导名录615

二、兼职院士618

三、名誉院长618

四、名誉教授619

五、浙江省特级专家619

六、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19

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619

八、全国先进工作者620

九、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620

十、全国模范教师620

十一、全国优秀教师620

十二、全国优秀辅导员621

十三、全国先进女职工621

十四、全国师德先进个人621

十五、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621

十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622

十七、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622

十八、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22

十九、商业部、国内贸易部部级优秀专家622

二十、国内贸易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623

二十一、商业部、国内贸易部先进人物623

二十二、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24

二十三、浙江省劳动模范624

二十四、浙江省功勋教师625

二十五、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625

二十六、浙江省优秀工作者625

二十七、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625

二十八、浙江省优秀教师626

二十九、浙江省优秀教育工作者626

三十、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入选者626

三十一、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626

三十二、浙江省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627

三十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627

三十四、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人选628

三十五、浙江省高等学校钱江高级人才特聘教授629

三十六、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重点资助人员629

三十七、省级教学名师630

三十八、浙江省三八红旗手630

三十九、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630

四十、钱江人才计划入选者631

四十一、校西湖学者632

四十二、校级特聘教授632

四十三、2010年12月在职正高职称人员名录633

丛录643

一、校名校址沿革表643

二、1980—2010年获省部级先进集体名录644

三、1980—2010年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650

四、1982—2010年校运动队获奖情况663

《浙江工商大学志》责任人、撰稿人6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