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湾新闻传播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台湾新闻传播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0761543.jpg)
- 王天滨编著 著
- 出版社: 亚太图书出版社
- ISBN:957826499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72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6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台湾新闻传播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总论2
第一章 台湾新闻传播活动的分期2
第二章 台湾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概况10
第一节 报纸事业10
第二节 杂志事业11
第三节 广播事业13
第四节 电视事业15
第五节 通讯事业18
第三章 影响台湾新闻传播发展之因素19
第一节 经济因素19
第二节 政治因素21
第三节 人口因素22
第四节 教育因素23
第五节 交通因素24
第六节 科技因素25
第七节 媒体自身因素26
第四章 台湾新闻传播特色与趋势30
第一节 外来文化的移植30
第二节 集团化31
第三节 科技化35
第四节 新闻传播内容商业取向36
第五节 政治与新闻媒体纠葛不清39
第六节 政治立场倾向明显44
第五章 传媒的自律与他律47
第一节 中华民国新闻评议会48
第二节 台湾新闻记者协会54
第三节 台湾媒体观察基金会57
第四节 台湾广告主协会58
第二篇 初始期—清领时期66
第一章 台湾的印刷与出版活动66
第二章 台湾早期新闻事业雏型67
第三章 台湾最早的中文报纸《邸抄》69
第四章 台湾最早的印刷刊物—《台湾府城教会报》71
第一节 白话字的传入与传播71
第二节 《台湾府城教会报》的诞生72
第三节 现代报纸之雏型73
第三篇 压抑期一日据时期(1895年至1945年)78
第一章 新闻事业发展概述78
第一节 日人管制台湾新闻事业之法令78
第二节 新闻事业特色83
第二章 报纸事业的发展86
第一节 据台初期报业(1896年至1911年)86
第二节 一次大战期间报业(1912年至1923年)93
第三节 一次大战后的报业(1924年至1935年)95
第四节 台湾民众言论机关—《台湾民报》99
第五节 二次大战期间报业(1936年至1945年)107
第三章 杂志事业的发展112
第一节 杂志发展概述112
第二节 明治时期杂志115
第三节 大正时期杂志118
第四节 昭和时期杂志119
第四章 广播事业的发展121
第五章 通讯事业的发展124
第一节 通讯事业发展概况124
第二节 同盟社在台湾的发展125
第四篇 混沌期—台湾光复之初(民国34年至38年)128
第一部分 报纸128
第一章 对日人新闻事业的接收128
第一节 台湾新闻事业接收情形128
第二节 主导接收的中央宣传部129
第二章 宣传委员会对新闻事业的管理131
第三章 新兴的台湾报业134
第一节 办报热潮134
第二节 办报的登记规定136
第四章 民营报业的发展137
第一节 《民报》137
第二节 《兴台新报》138
第三节 《人民导报》138
第四节 《台湾民声日报》139
第五节 《中外日报》140
第六节 《东台日报》140
第七节 《台东新报》140
第五章 非民营报业的发展141
第一节 省营报纸—《台湾新生报》141
第二节 党营报纸—《中华日报》144
第三节 军营报纸—《和平日报》146
第四节 《重建日报》149
第六章 二二八事件与台湾报业150
第一节 新闻机构与记者的处境150
第二节 遭事件牵连的报社与报人152
第七章 事变后的台湾报业155
第一节 台北报业发展状况155
第二节 地方报业发展状况156
第三节 报业发展的限制156
第四节 《公论报》158
第五节 《自立晚报》159
第六节 《华报》160
第七节 《国语日报》160
第二部分 杂志162
第一章 发展概况162
第二章 从勃兴到中挫的杂志发展163
第一节 各类杂志纷创刊163
第二节 杂志业面临的问题164
第三节 二二八事件后的杂志发展166
第三章 大陆杂志经验的移植168
第三部分 广播172
第五篇 萌芽期—政府迁画暨民国50年代(民国38年至50年)176
第一部分 报纸176
第一章 发展概况178
第一节 从高峰到平淡176
第二节 从地方报纸角色到全国报纸角色179
第三节 党报与官报的强势时期181
第四节 民营报业的困阨与奋斗182
第五节 报纸内容特色185
第六节 社会新闻崛起188
第七节 晚报的热潮191
第二章 《中央日报》的发展193
第一节 迁台过程193
第二节 迁台之初194
第三节 祝融之祸196
第四节 首屈一指的人力阵容197
第五节 《中央日报》对台湾报业的影响199
第三章 《台湾新生报》的发展202
第一节 进行改组202
第二节 成立分社203
第三节 创新措施204
第四章 《中华日报》的发展207
第一节 艰困中求发展207
第二节 计画改成农民报208
第三节 强化编采阵容209
第五章 《联合报》的崛起210
第一节 「三合一」报纸210
第二节 创业维艰的西宁南路时期212
第三节 发行量超越《中央日报》213
第四节 「雷震案」与退报运动214
第六章 《征信新闻》的发轫216
第一节 被戏称为「鸭蛋报」216
第二节 开封街时期216
第三节 大理街时期217
第四节 从专业路线到综合路线219
第七章 「报禁」措施220
第一节 「限证」220
第二节 「限印」221
第三节 「限纸」222
第四节 「限张」223
第八章 新闻自由的控制与争取225
第一节 九项禁令225
第二节 第五次出版法修正案229
第二部分 杂志236
第一章 发展概况236
第二章 政府对杂志事业的控管238
第三部分 广播244
第一章 发展概况244
第二章 节目型态的变化246
第三章 政府「禁止设台」措施与影响249
第四部分 通讯社251
第一章 中央社迁台251
第二章 惨澹经营的通讯事业252
第六篇 奠基期—民国60年代(民国50年至60年)256
第一部分 报纸256
第一章 发展概况256
第一节 倍数成长的发行量256
第二节 急遽增加的广告257
第三节 以台北为重心的报纸分布258
第四节 篇幅逐渐增加259
第五节 改组经营的「新」报纸261
第二章 革新硬体设施264
第一节 电讯设施的革新264
第二节 编排设施的革新267
第三节 印刷技术的革新268
第三章 《联合报》的发展270
第一节 康定路时代270
第二节 多角化的经营策略271
第四章 《中国时报》的发展272
第一节 影响力日增272
第二节 亚洲第一部照相制版彩色轮转机273
第三节 更名《中国时报》274
第五章 党报与官报的发展275
第一节 《中央日报》275
第二节 《中华日报》277
第三节 《台湾新生报》279
第四节 《台湾新闻报》279
第二部分 杂志281
第一章 发展概况281
第二章 政府加强对杂志的管制283
第三章 杂志经营企业化之始——《综合月刊》285
第三部分 广播288
第一章 发展概况288
第二章 5民营电台新闻中心290
第三章 政府的辅导与管理292
第四章 广播节目概述294
第五章 参与广播国际活动297
第四部分 电视298
第一章 台湾电视事业的崛起298
第一节 电视台筹备过程298
第二节 教育电视台之创设299
第三节 台视诞生300
第四节 中视成立302
第五节 中华电视台开播304
第二章 三台竞争的缺失305
第三章 广播电视的自律与他律311
第一节 各界对制定广播电视法令的呼声311
第二节 我国电视辅导制度的沿革312
第三节 广播法草案起草经过313
第四节 成立「中华民国电视学会」314
第五部分 通讯社316
第一章 发展概况316
第二章 中央社的发展317
第七篇 成长期一民国70年代(民国60年至70年)324
第一部分 报纸324
第一章 再创高峰324
第一节 报业发展更上层楼324
第二节 发行数量大增325
第三节 广告总值惊人326
第二章 《联合报》的发展327
第一节 成立股分有限公司327
第二节 不断扩充的硬体设施329
第三节 篇幅限制下的版面突破330
第三章 《中国时报》的发展333
第一节 硬体设备再上层楼333
第二节 「人间」副刊的革新333
第三节 成立大陆研究室334
第四章 版面与新闻特色334
第一节 分版、缩版、换版334
第二节 印刷设施的再更新337
第三节 新闻用字通俗化337
第五章 新兴的专业报纸338
第一节 《经济日报》338
第二节 《民生报》340
第三节 《工商时报》342
第二部分 杂志343
第一章 发展概况343
第二章 杂志的缺失与政府的管制347
第一节 杂志发行上的缺失347
第二节 「杂志不得设记者」禁令348
第三节 其他有关对杂志的限制351
第三章 党外杂志的兴起与发展352
第四章 女性杂志的发展355
第三部分 广播357
第一章 发展概况357
第一节 量的增加357
第二节 硬体设施的改善358
第二章 广播事业的发展特色358
第一节 节目内容的加强358
第二节 联合广播网的实施359
第三节 专业电台的出现359
第四节 广播业的缺失360
第四部分 电视361
第一章 电视业务发展概况361
第二章 电视新闻的发展362
第三章 电视节目的发展365
第四章 电视业务的发展370
第五章 辅导与管理374
第一节 对广播电视的后续管理374
第二节 净化旧歌曲375
第三节 举办「金钟奖」375
第六章 电视工程的发展376
第七章 电视节目外销业务379
第八章 各界对电视之批评381
第五部分 通讯社385
第一章 中央社的发展385
第一节 加强对国外新闻报导385
第二节 加强对国内传播服务386
第三节 增加布建、加强探访387
第四节 增进与外国同业合作388
第二章 受质疑的中央社身分388
第八篇 高峰期—民国80年代(民国70年至80年)392
第一部分 报纸392
第一章 报禁解除392
第一节 报禁开放过程392
第二节 报禁开放的八点协议394
第二章 报禁开放之初396
第一节 新报大量出笼396
第二节 恶性挖角大战397
第三节 专业报兴起398
第四节 发行量创高峰399
第五节 筹设A.B.C.的呼声400
第三章 大陆新闻热潮403
第一节 《自立晚报》率先起跑403
第二节 两岸新闻交流的后续发展404
第四章 报纸民意调查的发展405
第一节 台湾最早的民意调查406
第二节 早期报纸民意调查与新闻报导406
第三节 近年报纸民意调查发展状况407
第五章 编排电脑化409
第一节 英文《中国邮报》检排电脑化409
第二节 《联合报》检排电脑化410
第三节 《民众日报》编务电脑化412
第四节 《中央日报》电脑排版413
第五节 中时报系自动化414
第六章 新创报刊与发展415
第一节 《联合晚报》415
第二节 《中时晚报》416
第三节 《自立早报》417
第四节 《台湾立报》418
第五节 《世界论坛报》419
第七章 停刊的报纸419
第一节 《民族晚报》与《大华晚报》420
第二节 《首都早报》421
第三节 《环球日报》421
第四节 《公论报》422
第五节 《大众时报》422
第六节 《福报》423
第二部分 杂志424
第一章 发展概况424
第二章 杂志发展特色427
第三章 党外杂志的衰退与没落433
第三部分 广播438
第一章 发展概况438
第二章 国内广播节目发展情形439
第三章 国际广播节目发展情形440
第四部分 电视443
第一章 发展概况443
第二章 10年来的电视新闻445
第三章 10年来的电视节目448
第一节 台视方面448
第二节 中视方面449
第三节 华视方面450
第四章 10年来的电视广告451
第五章 公共电视与空中大学452
第一节 空中大学452
第二节 公共电视453
第六章 当前的电视问题457
第五部分 通讯社460
第一章 发展概况460
第二章 中央社的发展462
第三章 通讯事业发展瓶颈464
第九篇 巨变期—民国90年代暨以后(民国80年至91年)468
第一部分 报纸468
第一章 发展概况468
第一节 软硬设施的强化468
第二节 改版成为风潮470
第三节 地方版更受重视472
第四节 第3大报的崛起474
第二章 新报纸478
第一节 有费报478
第二节 免费报480
第三节 英文报的发展484
第三章 报业集团的出现与发展485
第一节 《联合报》集团486
第二节 《中国时报》集团492
第四章 台湾A.B.C.的成立与抵制498
第一节 新闻评议会的催生499
第二节 「中华民国发行公信会」成立500
第三节 报纸发行稽核受抵制501
第五章 从单向到双向的两岸新闻交流502
第六章 新闻工作自主意识抬头505
第一节 自立事件506
第二节 编辑室公约草案507
第七章 废除出版法508
第八章 科技革命510
第一节 编务自动化510
第二节 电子报512
第三节 知识库513
第四节 e化515
第九章 报业的寒冬516
第一节 报业困境原因516
第二节 报业危机与因应措施520
第二部分 杂志530
第一章 发展概况532
第二章 停刊杂志536
第三章 「杂志设记者」争议的落幕540
第四章 杂志发展特色541
第五章 杂志发展面临的问题552
第三部分 广播557
第一章 地下电台发展始末557
第二章 开放新电台561
第三章 广播生态的变化565
第四章 数位广播570
第四部分 电视574
第一章 有线电视574
第一节 早年第四台发展概况575
第二节 从第四台到有线电视579
第二章 公共电视583
第三章 数位电视与卫星电视587
第一节 数位电视的发展587
第二节 卫星电视的发展589
第四章 台湾电视公司的发展589
第一节 新闻报导与新闻性节目589
第二节 硬体设施592
第三节 智慧财产权的纠纷与改革措施593
第五章 中国电视公司的发展594
第一节 新闻报导与娱乐性节目594
第二节 硬体设施597
第六章 中华电视公司的发展598
第一节 新闻报导与教学性节目598
第二节 硬体设施600
第七章 民间全民电视台的成立与发展601
第一节 第4家无线电视台601
第二节 发展计画604
第五部分 通讯社606
第一章 国家通讯社的诞生606
第二章 中央通讯社的业务发展607
第六部分 传播新秩序611
第一章 WTO对我国整体传播产业之影响611
第二章 电子媒体与平面媒体的冲击与因应之道615
第三章 放眼大陆619
第四章 建构「媒体园区」计画622
第十篇 台湾的社区报纸630
第一章 社区报纸观念的滥觞630
第二章 早期社区报纸的型态631
第三章 早期社区报纸的发展状况632
第一节 《小世界》周刊632
第二节 《栅美报导》633
第三节 《今日美浓》636
第四节 《文山报导》637
第五节 《临溪导报》638
第四章 社区报纸的黄金岁月639
第一节 发展背景639
第二节 政府积极辅导640
第三节 蓬勃发展641
第五章 挑战与因应642
第一节 报禁开放后的挑战642
第二节 转型经营策略644
参考书目646
书籍646
期刊、论文655
报纸665
网路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