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朱熹与经典诠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朱熹与经典诠释
  • 林维杰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78668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朱熹(1130~1200)-哲学思想-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朱熹与经典诠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意义论1

第一章 物理与文理——格物穷理与读书穷理的关联3

一、前言3

二、理气问题与理一分殊4

三、格物穷理9

四、读书穷理15

五、自然与文本20

第二章 文理与义理——经典诠释中意义与真理的交涉28

一、前言28

二、两种研究取径28

三、文本与作者的诠释学关系31

四、作者意向与文本意义35

五、意义的表现与理解41

六、意义、意向与真理的关联48

七、总结52

方法论55

第三章 诠释与方法——《读书法》中的诠释学意涵57

一、前言57

二、《读书法》的诠释学身份定位58

三、《读书法》论读书态度与原则65

(甲)态度:以物观物、虚心与切己66

(乙)原则:转化态度75

四、《读书法》论方法76

(丙)方法:熟读与循环阅读77

五、方法与人文科学81

第四章 以心比心与经文互解——论《论语》的理解态度与解释策略85

一、前言85

二、《论语》的诠释学问题性86

三、理解态度:以心比心88

四、解释策略:经文互解93

五、施莱尔马赫的诠释学构想以及朱子的难题99

第五章 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对《孟子·万章》篇的诠释学解释107

一、前言107

二、“知人论世”的两种解读立场107

三、关于“以意逆志”的初步说明113

四、朱子对“以意逆志”一段的解释118

五、两项原则的内在关联124

工夫论129

第六章 知行与经权——作为诠释学模式的先行分析131

一、前言131

二、知行问题131

(一)伊川论知行133

(二)朱子论知行138

三、经权问题147

(一)经的概念史147

(二)经与权154

四、知行与经权160

第七章 知行与读书——诠释与工夫的先后与相即关系164

一、前言164

二、工夫论释义164

三、知行与致知涵养169

四、由知行到经典诠释175

五、结语180

第八章 体与用——朱子体用论衡定182

一、前言182

二、体用概念的形式溯源:虚体用的本体论184

三、体用概念的内容继承与转化189

(一)胡瑗论体、用、文189

(二)伊川以“理一分殊”解《西铭》之体用190

(三)伊川论“体用一源,显微无间”193

(四)横渠之“心统性情”与伊川之“心兼体用”195

(五)邵雍论体用199

四、体用概念的新造201

(一)周濂溪论太极与动静202

(二)朱子顺濂溪之太极动静而言体用205

五、朱子体用论的分判208

转向论213

第九章 自主与依他——朱陆异同的诠释学转向215

一、宋明儒学之分系及其伦理学意涵215

二、伦理问题的转向218

三、朱子:由他律伦理学转向自主诠释学223

四、陆象山:由自律伦理学转向依他诠释学228

五、朱陆异同的诠释学问题性:探究与独断、自主与依他233

结语237

参考书目239

人名索引2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