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思想史 原书第4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济思想史 原书第4版
  • (美)哈里·兰德雷斯,大卫·C·柯南德尔著;周文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25881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31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553页
  • 主题词:西方经济学-经济思想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济思想史 原书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言1

一、现代经济学思想的核心焦点1

现代经济理论的划分2

术语学与分类3

二、我们研究经济思想史所采用的方法4

相对论者的方法与绝对论者的方法4

正统的经济学家与非正统的经济学家5

三、非正统经济学家的角色6

界定非正统7

持不同意见的经济学家是如何影响经济思想和专业领域的7

非正统经济学家的问题8

四、呈现思想多样性时的问题9

五、方法论问题11

作为一门艺术与作为一门科学的经济学11

经验验证的重要性12

六、从经济思想史研究中获得的益处13

附:本章扩展内容16

一、经济学专业及其方法16

二、经济学思想的传播17

三、方法论思想的演进18

逻辑实证主义的兴起18

从逻辑实证主义到证伪主义19

从证伪主义到范式19

从范式到研究纲领21

从研究纲领到社会学方法与修辞方法21

后修辞学方法22

方法论总结23

第一部分 前古典经济学28

第2章 早期前古典经济思想28

一、一些粗略的概括29

二、非西方的经济思想30

三、希腊思想32

赫西奥德与色诺芬33

亚里士多德34

四、阿拉伯-伊斯兰思想35

艾布·哈米德·安萨里36

伊本·赫勒敦36

五、经院哲学37

经院哲学思想的封建基础38

圣托马斯·阿奎那40

第3章 重商主义、重农主义及古典经济思想的其他先驱46

一、重商主义47

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经济学家47

权力与财富47

贸易平衡48

货币与重商主义49

重商主义的现代分析50

重商主义者的理论贡献51

二、古典经济思想的影响力先驱52

托马斯·孟52

威廉·配第54

伯纳德·曼德维尔55

大卫·休谟58

理查德·坎蒂隆59

三、重农主义61

自然法则62

经济体的相关性62

重农主义经济政策66

四、西班牙经济思想67

第二部分 古典经济思想及其批判77

古典政治经济学77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80

第4章 亚当·斯密82

一、亚当·斯密的博学多才82

二、斯密的市场分析与政策结论85

前后关联的经济政策86

自然秩序、和谐与自由放任87

竞争性市场的运作89

资本与资本家91

斯密对政策的影响92

三、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93

国民财富的原因94

对国民财富原因的总结96

四、国际贸易97

五、价值理论100

相对价格101

价值的含义102

斯密关于相对价格103

原始社会中的劳动成本理论104

六、分配理论106

工资107

工资基金学说107

利润108

地租108

随时间变化的利润率109

七、福利与价格总水平109

《国富论》第1篇第5章110

第5章 李嘉图与马尔萨斯116

一、大卫·李嘉图——一个理论家的理论家116

斯密《国富论》与李嘉图《原理》之间的时期117

二、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说117

对时代问题进行思考性回应的人口理论117

人口论题118

关于人口论题的争论120

三、李嘉图:方法、政策、范围122

李嘉图的方法122

李嘉图与经济政策122

李嘉图思想所界定的经济学范围123

四、李嘉图的模型125

时代难题:《谷物法》126

分析工具与假设128

五、李嘉图的地租理论129

收益递减129

从产品一方看地租130

从成本一方看地租132

对地租概念更一般的看法136

六、李嘉图的价值理论137

李嘉图的劳动成本价值理论138

竞争性生产所生产的产品139

劳动成本价值理论的难点140

李嘉图主张劳动价值理论吗143

李嘉图价值理论总结144

七、李嘉图的分配理论145

分配理论146

不同时期的收入分配147

回到《谷物法》148

八、比较优势149

绝对优势149

比较优势151

李嘉图、斯密以及贸易基础154

九、资本主义经济体的稳定与增长156

重商主义者的总需求观点158

斯密的总需求观点158

马尔萨斯的消费不足主义158

萨伊定律160

关于金银的争论、亨利·桑顿以及李嘉图的货币理论161

技术性失业162

凯恩斯论马尔萨斯与李嘉图163

第6章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与古典经济学的衰落169

一、李嘉图之后经济学的发展171

对古典经济学的早期批判171

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172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174

工资基金学说175

历史上的收益递减176

未采取的道路:查尔斯·巴比哲与收益递增177

下降的利润率178

利润(利息)理论178

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穆勒思想的背景180

穆勒的经济学方法180

穆勒的折衷主义182

杰里米·边沁的影响183

自由放任、干预抑或社会主义184

一种不同的静止状态187

穆勒的社会哲学188

三、穆勒的经济学190

理论的作用190

穆勒论关联分析191

价值理论192

国际贸易理论194

穆勒的货币理论与超额供给:萨伊定律的重新思考196

通货流派与银行流派197

工资基金:穆勒的放弃198

第7章 卡尔·马克思及其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203

一、对马克思的总体看法203

马克思观点的智力来源204

马克思的历史理论205

近看辩证法207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209

二、马克思的经济理论209

马克思的方法论210

商品与阶级210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211

剩余价值与剥削213

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214

失业后备军215

下降的利润率217

经济危机的起因219

周期循环的波动221

比例失调危机221

利润率下降与经济危机222

经济危机:一个总结223

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223

无产阶级贫困的加剧225

第三部分 新古典经济思想及其批判232

第8章 杰文斯、门格尔以及边际分析的基础232

一、历史链接233

边际分析的先驱者234

二、杰文斯、门格尔以及瓦尔拉斯236

这是理论上的一次革命吗236

古典价值理论的不充分237

什么是效用240

效用的比较241

效用函数243

效用、需求以及交换244

生产要素的价值245

对杰文斯和门格尔的评价245

古典价值理论与新兴的新古典价值理论的比较247

三、第二代奥地利学者249

弗里德里希·冯·维色249

欧根·冯·庞巴维克251

走哪一条路——变化中的经济学范围与方法251

杰文斯、门格尔以及瓦尔拉斯对后来经济学家的影响252

第9章 向新古典经济学的过渡:扩展的边际分析256

一、扩展的边际分析:第二代257

二、边际生产力理论259

收益递减原理259

新的与旧的262

产品用尽264

威克塞尔论产品用尽268

边际生产力理论的道德含义269

作为一种就业理论的边际生产力理论270

受到批判的边际生产力理论273

三、利润与利息274

利润理论274

资本与利息理论276

利息难题278

庞巴维克的利息理论279

费雪论利息281

利息难题:一个总结283

第10章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与新古典经济学286

马歇尔作为新古典主义之父的宣言286

经济学的范围288

马歇尔论方法292

理解复杂性:马歇尔方法的实施294

时间问题296

马歇尔的迷惘297

马歇尔论需求299

消费者剩余303

税收与福利305

马歇尔论供给306

马歇尔论分配308

准租金309

稳定均衡与不稳定均衡312

经济波动、货币以及价格315

第11章 瓦尔拉斯与一般均衡理论321

一、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体系321

什么是一般均衡理论321

一般均衡理论的早期先驱者322

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323

瓦尔拉斯的主张325

回顾瓦尔拉斯329

瓦尔拉斯、边际生产力以及经济体的相互依赖330

瓦尔拉斯方法与马歇尔方法333

瓦尔拉斯论政策334

二、维尔弗雷多·帕累托335

第12章 新古典经济学的制度性与历史性批判338

一、方法上的争论339

旧历史学派340

新历史学派341

英国的历史方法343

二、托尔斯坦·凡勃仑344

凡勃仑对新古典理论的批判345

凡勃仑对资本主义的分析349

二分法350

有闲阶级352

资本主义的稳定性与长期趋势354

凡勃仑的贡献356

三、韦斯利·克莱尔·米切尔358

四、约翰·R·康芒斯361

康芒斯的遗产363

康芒斯的经济思想365

五、约翰·A·霍布斯368

第13章 奥地利学者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以及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争论375

一、资本主义思想的出现376

二、奥地利思想的演变378

三、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379

关于社会主义的早期作品380

马克思与社会主义思想382

第四部分 现代经济学及其批判386

现代经济学的状况386

第四部分的结构390

第14章 现代微观经济理论的发展395

一、远离马歇尔经济学的运动396

二、微观经济学的形式主义革命397

形式主义方法的奋斗397

保罗·萨缪尔森401

均衡与稳定402

形式主义者、数学以及教学方法403

演变中的方法404

将模型应用于政策制定407

三、米尔顿·弗里德曼与微观经济学的芝加哥方法408

四、现代应用经济学问题411

五、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与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比较412

第15章 现代宏观经济思想的发展417

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历史先驱者418

增长理论的早期研究419

熊彼特与增长421

消费不足主义者的主张424

货币数量理论425

经济周期理论426

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428

《通论》的关联性430

凯恩斯乘数模型的兴起:1940—1960432

凯恩斯的政策433

凯恩斯政策的哲学途径434

三、现代宏观经济学436

货币主义436

IS-LM模型中的问题437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兴起438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439

新的古典经济学的兴起440

新凯恩斯经济学与协调失灵442

回到增长与供给443

现代宏观经济学展望445

第16章 经济计量学与经济学经验方法的发展448

一、经验经济学449

数理经济学、统计学以及经济计量学452

早期的经验研究453

二、新古典经济学与经验分析455

亨利·L·穆尔455

穆尔的需求曲线与确定问题456

亨利·舒尔茨与自变量和因变量461

三、宏观经济学与经验分析463

杰文斯的日斑理论463

穆尔对宏观经济计量学的贡献464

韦斯利·克莱尔·米切尔:非正统经验论者465

度量与数据收集467

四、经济计量学的兴起469

E.J.沃克因与确定问题469

凯恩斯理论与宏观经济计量学469

拉格纳·弗里希、简·丁伯根以及大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发展470

特里夫·哈维默与经济计量学中的或然说革命471

考利斯委员会与考利斯委员会方法472

五、宏观经济计量学科学优雅性的衰落474

六、贝叶斯经济计量学476

七、实验经济学家与模拟478

第17章 现代非正统经济思想的发展483

一、激进主义者488

现代激进主义者20世纪的前辈488

当代激进经济学490

二、现代制度主义者、准制度主义者以及新制度主义者492

凡勃仑、米切尔以及康芒斯的传统制度主义追随者492

三、准制度主义者494

约瑟夫·熊彼特494

贡纳·缪尔达尔495

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499

四、新制度主义者506

五、后凯恩斯主义者507

英国的后凯恩斯主义者508

美国的后凯恩斯主义者509

对后凯恩斯主义者的主流回应510

六、公共选择提倡者511

七、奥地利经济学派512

八、其他非正统经济学流派514

附录A 重要经济学出版物一览表(中文版)518

重要经济学出版物一览表(英文版)522

附录B 经济学思想脉络图526

译者简介528

译后记5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