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鸟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鸟类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0743659.jpg)
- 常弘,关贯勋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7306014889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2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鸟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绪论1
一、鸟类学的学习目的1
二、鸟类学的发展和内容1
第二章鸟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4
第一节鸟纲的主要特征4
一、形态结构特征4
二、生态学特征4
第二节外形5
一、体形5
二、头部5
三、颈部6
四、附肢7
五、尾10
第三节皮肤系统11
一、皮肤和皮肤腺11
二、皮肤衍生物11
第四节骨骼系统16
一、头骨16
二、脊柱19
三、肋骨19
四、胸骨20
五、附肢骨20
第五节肌肉系统21
第六节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内分泌系统23
一、脑及神经23
二、感觉器官24
三、内分泌25
第七节消化系统26
第八节呼吸系统28
一、鼻孔28
二、气管系28
三、肺30
四、气囊31
第九节循环系统32
第十节排泄系统34
第十一节生殖系统34
一、生殖系统的主要特点34
二、生殖腺和导管35
三、受精和蛋的形成36
第三章鸟类的起源、进化和适应辐射37
第一节鸟类的起源37
一、鸟类的祖先37
二、鸟类的飞行起源37
第二节鸟类的演化与进化39
一、鸟类的演化和进化39
二、鸟类的适应和辐射42
第四章鸟纲的分类45
第一节鸟体各部分的名称和量度45
一、鸟体各部分的名称和位置45
二、鸟体的量度48
第二节分类单位和主要法则49
一、基本单位—种和亚种49
二、种以上各分类阶元50
第三节鸟纲的各分类群50
一、齿颚总目51
二、古颚总目51
三、楔翼总目53
四、今颚总目53
第五章鸟类的分布95
第一节鸟类的分布区95
第二节世界陆地鸟类的地理分布96
一、古北界96
二、新北界97
三、埃塞俄比亚界97
四、东洋界98
五、新热带界98
六、澳大利亚界99
第三节中国陆地鸟类的地理分布99
一、古北界100
二、东洋界103
第四节鸟类的生态分布105
一、形成扩布的因素105
二、阻碍鸟类扩布的因素106
第五节鸟类的生态地理群107
一、寒带苔原带鸟类群107
二、寒温带针叶林带鸟类群108
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鸟类群108
四、高地森林草原一草甸草原、寒澳鸟类群108
五、热带雨林带鸟类群108
六、草原鸟类群109
七、荒澳鸟类群110
八、水域、湿地鸟类群110
第六章鸟类的生态111
第一节鸟类与栖息环境的关系111
一、环境因子作用于鸟类111
二、鸟类改变环境112
第二节鸟类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112
一、温度对鸟类的作用112
二、光对鸟类的作用114
三、水分对鸟类的作用115
四、盐分对鸟类的作用116
五、气候对鸟类的作用116
第三节鸟类与生物环境的关系118
一、食物对鸟类生活的作用118
二、鸟类和生物环境作用的其他形式119
第四节鸟类群落的空间结构121
一、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121
二、鸟类群落的垂直结构121
三、鸟类群落的水平格局122
四、形成鸟类群落结构的因素123
第五节鸟类在自然界生态平衡中的作用124
第七章鸟类的繁殖129
第一节配偶和交配129
一、求偶表现方式129
二、配偶的类型129
三、交配131
第二节领域131
一、领域的类型131
二、领域的功能132
三、领域的变化和大小132
第三节巢和卵133
一、鸟类营巢的意义133
二、鸟巢的大小和营造134
三、鸟巢的分类136
四、筑巢行为137
五、卵的大小和形态138
六、产卵数量和有关因素139
七、产卵141
第四节孵卵和育雏141
一、孵卵141
二、雏鸟和育雏144
第五节繁殖周期145
第八章鸟类的换羽和迁徙147
第一节鸟类的换羽147
一、羽装147
二、换羽方式148
第二节鸟类的迁徙149
一、概述149
二、鸟类迁徙类别151
三、鸟类迁徒行为形成的原因151
四、鸟类迁徒行为的起源154
五、鸟类迁徒的时机和次序154
六、鸟类迁徒的能量基础157
七、鸟类迁徒的路线158
八、鸟类迁徒和归巢定向机制161
第九章鸟类的经济价值及鸟害防治164
第一节鸟类的经济价值164
一、鸟类对人类的直接价值164
二、鸟类对人类的间接价值167
第二节主要类群的经济价值171
一、鸵鸟类171
二、鸭科鸟类172
三、雉科鸟类172
四、鹳形目鸟类173
五、鹤形目鸟类173
六、雨燕科鸟类173
七、啄木鸟科鸟类174
第三节鸟类的危害及其防治175
一、鸟类的益与害175
二、减损农作物产量及防治175
三、传播疾病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176
四、鸟撞危害及预防179
第十章鸟类的招引与驯养182
第一节创造良好的鸟类招引栖息生境182
第二节补饲招引鸟类183
第三节人工巢箱招引184
一、人工巢箱的类型185
二、人工巢箱的招引方法186
第四节人工驯养灰喜鹊188
一、灰喜鹊的驯养188
二、灰喜鹊的人工繁殖188
三、灰喜鹊的驯化和食性189
第十一章鸟类的饲养与管理191
第一节野生鸟类的食性191
一、食肉鸟类192
二、食鱼鸟类192
三、食虫鸟类192
四、食植物鸟类192
第二节鸟类驯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93
一、明确被驯化鸟类的经济目的193
二、对驯化鸟类论证的成功依据193
三、鸟舍、鸟笼和用具194
四、饲养管理195
五、繁殖管理195
第三节鸟类的营养需要和饲料配制196
一、营养需要196
二、常用饲料类型198
三、饲料配制199
第四节驯养鸟的主要种类200
一、雁鸭类的饲养驯化200
二、鸡形目鸟类的饲养驯化200
三、鹤类的饲养驯化201
四、鸣禽和观赏鸟类的饲养驯化201
五、猛禽类的饲养驯化201
第五节各类群鸟类的饲养和管理202
一、走禽类202
二、鹑鸡类202
三、游、涉禽类204
四、猛禽类205
五、鸣禽类205
第十二章鸟类学野外研究方法210
第一节鸟类栖息生境的调查和分析210
一、我国自然景观的主要类型210
二、生境的自然地理概况211
三、生境的分析方法212
第二节鸟类的野外识别方法213
一、地理分布特点213
二、根据形态与羽毛特征识别鸟类213
三、根据生态特点识别鸟类217
第三节鸟类的数量统计219
一、线路统计法220
二、线一点统计法220
三、固定半径样点法221
四、直接计数法221
第四节鸟类食性的研究方法222
一、野外直接观察法222
二、消化道中食物剖解法222
三、笼舍饲养法223
四、雏鸟扎颈法223
五、食物残块和粪便检查法224
第五节鸟类繁殖行为的研究方法224
一、巢区和领域研究法224
二、求偶行为的研究方法224
三、产卵和孵卵的研究方法225
四、雏鸟的研究方法225
第六节鸟类鸣声的研究方法225
一、鸟类鸣声的记录法226
二、录音分析法226
三、计算机分析法228
主要参考文献232
附录鸟类学生僻字注音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