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那些你不解的行为 心理学家都有答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韦秀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台海出版社
- ISBN:978751680756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24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心理学-通俗读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那些你不解的行为 心理学家都有答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chapter 01 永不知足是人类的本性2
第一节 如影随形的贪欲2
女人的衣柜里总是少一件衣服2
肚子里的怪兽——贪食症3
购物狂总是在疯抢那些根本不需要的东西4
换工作就像换衣服的跳槽成瘾者6
抢来的东西特别好吃7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恶性循环8
脚踩N只船的花花公子9
一辈子都难以戒掉的赌瘾10
第二节 你为什么会这么贪12
贪得无厌的根源——占有欲12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贪婪者的座右铭14
狄德罗效应与喜新厌旧15
需求层次的变化是欲望的助燃剂17
蔡加尼克效应:为吃不到的葡萄而耿耿于怀18
第三节 别让欲望掌控你的人生21
延迟满足能让你控制住贪念21
没有嫉妒,就没有贪婪23
见好就收,用“舍得”换“收获”24
做人生的季军,你会比亚军更快乐26
学会利用“得寸进尺”心理来激发斗志28
chapter 02 不管愿不愿意,你都是在活给别人看32
第一节 那些有关面子的问题32
十个男人九个吹32
高跟鞋,美丽的酷刑33
不差钱,天价商品照样有人买35
孩子的“人来疯”36
不惜千刀万剐、也要让自己变“美”的女人37
网络炫富的风潮38
“人言可畏”酿成的悲剧39
第二节 你的思想谁做主41
完美主义是滋生“为别人而活”强迫症的温床41
求同心理:别人有的我也要有43
让你迷失自我的从众效应44
霍桑效应与表演型人格46
活给别人看和为别人而活并不是同一件事48
第三节 “第三只”眼睛的积极作用50
让无所不在的约束之眼发挥监督作用50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晒晒幸福更幸福51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异性效应能提高工作效率53
别让自己堕入“秀恩爱,死得快”的逻辑怪圈55
chapter 03 “我和你们不一样”,错误地坚信自己与众不同58
第一节 最好的和最差的58
自命不凡的网络红人们58
这个创意是我想出来的59
自己选的彩票号码才让人有安全感60
她们都是一样的——脸盲症61
“偏不!”用逆反来宣示个性62
无限夸大自身的不幸64
被遗弃与被忽视?人不孤独心孤独65
第二节 我为什么如此“独特”67
鸡尾酒会效应:我们对自己的名字很“敏感”67
巴纳姆效应:让你觉得别人夸的就是你69
让人高估自己的乌比冈湖效应70
悲观主义者觉得全世界都与自己为敌72
第三节 做个路人也挺好74
从反对意见中认清真实的自己74
把自己放得很低的人,才能站得很高75
反省自身错误,而不是怨天尤人77
多学习、多经历,才能不做井底之蛙79
如何跟自视甚高的人相处80
chapter 04 我们到底在害怕什么84
第一节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恐惧84
对私人领域的忧虑:略带紧张地盯着电梯里的楼层数字看84
对“被关爱”的恐惧:宁可求助陌生人,却不愿向父母求助85
对社交的恐惧:宅男宅女养成记86
对幽闭空间的恐惧:不能踏入的电梯、不能关上的门87
对失败的恐惧:破罐子破摔88
对细菌和病毒的恐惧:洁癖者眼中的世界89
对寂寞的恐惧:夜不归宿的派对狂90
对疾病的恐惧:小小感冒杞人忧天91
对嫉妒的恐惧:同事之间都对自己的薪酬避而不谈92
对死亡的恐惧:从无所畏惧到惜命如金93
第二节 胆小鬼的恐惧从何而来95
冰结反应:瞬间吓傻了95
不自信,我们家里都有一扇“忘记”锁上的门97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98
我们都害怕面对未知的真相100
约拿情结,人怕出名猪怕壮101
第三节 战胜不应有的恐惧,拥抱属于你的快乐103
淡定点,杞人忧天反而祸不单行103
过度激励不如适度压力104
迎难而上,长痛不如短痛106
烦恼和压力也可以用笔“划”掉107
食物也能成为好心情的原料109
chapter 05 身体里有两个自己,甚至更多112
第一节 一个身体里的多个灵魂112
出口成“脏”的高学历者112
似曾相识之感,机缘巧合或前世记忆113
剪短头发,我就不再是我114
庄周梦蝶的困惑115
一车在手,淑女变成女汉子116
鬼魂上身、灵魂出窍?或许只是心里有鬼117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可恨的受害者118
第二节 他(她)从哪里来120
多重人格障碍探秘120
记忆错觉,深信不疑的记忆不一定真实存在122
路西法效应:环境改变令人性格大变124
盗梦空间,在幻象与真实之间的挣扎126
詹森效应:关键时刻的判若两人127
第三节 学会和自己做朋友130
认识自己的第一步:本我、自我、超我130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生活才能接纳你132
疏导不良情绪,而不是释放心里的恶魔134
自我期望要适度,白日梦更要适度135
巧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来做出正确决策137
chapter 06 把一切都寄希望于明天140
第一节 人人都有拖延症140
先甜后苦的行事原则140
考试前夜的突击战141
工作时却沉溺于工作之外的“乐趣”142
屡教不改的上班迟到143
毫无举措地等着奇迹出现144
“焦虑→拖延→焦虑”的慢性中毒146
最后期限时的痛苦纠结146
第二节 明日复明日,明日因何如此多148
反抗自我心理导致的一拖再拖148
“时间还有很多”——主客观时间意识的偏差150
拖延心理是如何演变的151
拖延≠懒惰154
哪些人最容易成为拖延症患者156
第三节 脚踏实地地战胜拖延158
罚款未必能有效地杜绝拖延158
别让“责任分散”心理成为你拖延的理由160
化整为零地分割长远目标161
善用80/20法则来抓住事情的重点163
“ABCDE法则”是管理拖延情绪的灵药164
chapter 07 跟着感觉走,不拉现实的手168
第一节 神奇的感觉168
打哈欠会传染困意168
明知不是真的,你却感动得不行169
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170
闭上眼睛也能找到回家的路171
情绪转移定律:大鱼、小鱼和虾米172
五颜六色的心理暗示173
“放假”比上班更让人感觉心力交瘁174
神奇安慰剂:包治百病的“面粉+糖”175
第二节 感性和理性的较量177
心理偏见导致眼见不一定为实177
移情效应: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179
假作真时真亦假181
斯文加利效应:我们都容易被操控182
“去个性化”的洗脑术184
第三节 感觉对了,事情成了186
首因效应+光环效应,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186
利用互悦机制,“好感觉”带来“感觉好”188
“对不起”三个字的魔力189
期待什么就会得到什么192
积极的暗示效应能够逆转败局195
chapter 08 金钱就是利益,但不等于幸福198
第一节 人性和金钱的那点事198
拾金不昧的人未必会把多找的钱还回去198
令人难以抗拒的优惠券199
第一个喊着要掏钱埋单的人总是掏不出钱来200
不缺钱却还偷东西201
高额奖金是一柄双刃剑202
买到限购的商品让人更开心203
并不缺钱的赖账者204
第二节 金钱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不重要的206
我们都逃不脱免费的诱惑206
追求薪酬待遇的人不一定都是拜金主义208
为什么钱越赚越多,幸福感却越来越少209
守财奴的幸福感从何而来211
再有钱的人也有仇富心理214
第三节 掌控金钱,而不是被掌控216
寻找比金钱更有价值的东西216
别让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坏了自己218
大钱小花和小钱大花219
钱没了就没了,别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221
宁可减员也不减薪的老板才是明智的222
参考文献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