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输出 王岳川访谈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化输出 王岳川访谈录
  • 王岳川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6269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40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454页
  • 主题词:文化交流-中国、西方国家-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化输出 王岳川访谈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一 国家形象排名背后的反思1

二 文化热背后的文化失败主义2

三 全球化的代价是全球美国化4

四 亚洲价值与大国文化竞争力6

五 重视文化输出重塑大国形象7

六 孔子学院、世宗学院与日语中心的角逐9

七 后霸权时代的中国艺术文化精神10

八 大国形象与中国文化输出13

第一编 文化输出17

东方思想应该世界化——与季羡林先生的对话17

一 东方思想与西方思想的互动和对话17

二 从文化拿来主义到文化输出主义20

三 玄奘精神与中外文化交流24

四 文化输出的重要环节——东方书法的世界化26

五 知识分子的文化立场和价值身份33

六 人间情怀与和谐生命观37

大国文化与正大气象——与李泽厚先生的对话39

一 从美学本体论到情感伦理学的演进40

二 中国了解世界与西方了解中国43

三 向海外推介中国现代性经验和思考46

四 超越后现代重新厘定大国文化形象47

五 汉字文化在新世纪的重要价值50

六 美学观照下的中国书法文化精神解读53

大国崛起需要“大文化”守正创新——《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主编胡森森博士的访谈55

一 重新确立传统与经典的意义55

二 太空文明时代的中国文化68

三 文化输出的理念与实践74

四 守正创新的大国底蕴84

五 大国崛起的文化软实力95

六 文化立场与文化自信104

七 中国文化身份呈现108

八 形象中国与思想中国111

九 艺术的文化提升119

十 中国文化的世界化124

文化生态时代与中国文化自觉——艺术家沉睡的访谈128

一 何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改革与危机128

二 走向文化对话143

三 人文意识与形象重塑145

四 文化境界与精神提升152

五 文化差异与文化生态157

六 以人为本的发展164

七 中国文化境遇167

八 知识分子的责任169

九 走向世界的精神路标172

中国文化精神的远游——与周瑾博士的对话177

一 超越表象而直指人心的艺术177

二 挺立生命的尊严181

第二编 中国立场187

“五四”以来中国传统文论现代转换问题审理——《中国艺术报》何瑞涓的访谈187

一 文论对话的当代性与历史性187

二 文论复兴的主体创造性189

三 东方文化复兴的独特价值190

四 文论研究的中西互体互用191

五 文论研究的人文性与世界性1

文论研究的中国立场与世界性价值——时胜勋博士的访谈194

一 文艺理论研究的多元视界194

二 西方文论研究的前沿视野196

三 发现中国文论的世界性价值199

文化缺失与文化自审——《解放日报》曹静的访谈202

一 文化断根202

二 古今冲突是人类共同的问题203

三 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价值204

四 警惕美国化的危险205

五 文化中国的输出207

西湖是有魂的:文化遗产的精神阐释——凤凰卫视主持人陈鲁豫的访谈209

一 西湖是有魂的209

二 西湖的再发现212

三 西湖申遗与文化精神阐释214

当代电视文化与大国形象——央视网《电视批判》的访谈219

一 国际电视理论批评态势219

二 图文时代的电视文化222

三 全球化与中国电视走向224

四 电视文化的理性观照230

五 电视批判的文化内涵234

六 生态文化批评236

七 电视批评的价值立场241

八 电视需求的精神维度245

九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247

十 电视文化现象透视249

十一 电视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50

十二 电视文化与中国形象253

文化偶像盲视与个体自觉——与中国人民大学学术网网友的对话257

一 文化偶像的黄昏257

二 文化世俗化与精神化259

三 发现东方的知识分子意识261

四 超越偶像的思想自觉265

当代语境中的“文化李敖”——新浪网的视频访谈268

一 颠覆性的思维方式268

二 思想传承与发展2

三 置之死地而后生272

四 文化之旅与文化之思273

第三编 艺术对话279

超越现代性之弊提升艺术原创力——《山花》主编何锐先生的访谈279

一 现代性审视与中国艺术身份279

二 后现代多元话语285

三 文化的整体性创新287

四 文学的表征与处境290

五 艺术的精神生态295

六 艺术的文化立场298

七 东方的文化精神304

八 艺术的文化底蕴308

九 东方艺术的谱系310

十 东方经验与人类经验313

当代艺术的海外炒作与中国身份——与画家丁方先生、《文艺研究》金宁先生的对话315

一 中国当代艺术海外炒作的文化身份危机315

二 现代性话语霸权中艺术精神消散的世界性321

三 历史表象中东西方文化艺术精神的本源性清理327

四 大国艺术形象建立必须坚持文化生态创新332

五 海外炒作的意识性与中国艺术经验的对话性335

人类危机的呈现与救赎——与画家刘亚明先生的对话338

一 艺术穿透人类良知338

二 人类灾难的艺术警醒342

三 大文化绘画的人类情怀347

当代艺术症候的文化检视——《中国教育报》记者的访谈350

一 电影文化形象350

二 建筑试验与本土立场354

三 奥运文化中的中国意味355

书法申遗与中国形象——《中华文化画报》记者的访谈358

一 中国书法在当代的兴衰358

二 书法申遗与中国书法未来发展360

三 中国书法对当代人的精神生态意义363

第四编 学术心路369

孤岛境遇中体验天地人通感——北京文艺台黄集伟先生的访谈369

一 孤岛——精神的理想憩园369

二 自然——天地人的通感370

三 跨度——学术之路372

四 音乐——知识与情趣的和谐375

西方理论旅行的文化话语——山东电台金小凤记者的访谈379

一 德里达:怀疑一解构—宽恕379

二 荆棘鸟:痛苦与超越393

三 肖斯塔科维奇:生命的反抗397

精神契约与话语力量——《中国教育报》记者的访谈402

一 永无止境的个人修为402

二 学术方向的选择4

三 学问总结的十六字410

四 北大精神与人生信念411

五 知识与心性的双飞413

六 当代人文学者的使命意识414

人间情怀与思想探险——《新远见》记者的访谈417

一 童心凝悟与人生体验的敞开417

二 慧眼清明与中外文化观照420

三 侠骨担当与思想探险427

四 柔肠之爱与人文境界复归435

后记4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