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研究 基本观念与方法之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研究 基本观念与方法之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0703060.jpg)
- 吴明清著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ISBN:9571103616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622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6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研究 基本观念与方法之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教育研究的重要3
二、研究能力的培养5
三、本书之目的与内容7
四、撰写方法与限制9
附注11
壹、基本观念之分析13
第一章 教育研究的性质与范围15
一、研究的意义与性质15
(一)研究的涵义15
(二)研究的特征16
(三)研究的功用19
(四)研究的类型21
二、教育的性质与内容24
(一)教育的涵义24
(二)教育的规准26
(三)教育的目的27
(四)教育的内容29
三、教育研究的特征与范围31
(一)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性32
(二)教育研究的特征35
(三)教育研究的范围38
四、教育研究的功用与限制40
(一)教育研究的功用41
(二)教育研究的一般限制45
(三)教育研究的伦理准则48
附注53
第二章 教育研究的派典与类型57
一、派典的意义与用法57
(一)派典的通俗意义58
(二)库恩(T.S.Kuhn)的科学派典60
(三)盖滋(N.L.Gage)的教学研究派典62
二、研究派典的差异65
(一)研究派典的多样性65
(二)研究派典的思想根源68
(三)研究派典的差异比较70
三、教育研究的派典73
(一)质与量之比较73
(二)质与量之争议76
(二)质与量之调和80
四、教育研究的类型81
(一)依研究目的分类82
(二)依研究方法分类86
(三)依研究情境分类89
(四)依研究结果分类91
附注93
第三章 教育研究的过程及其主要概念95
一、概念(concept)、构念(construct)与变项(variable)96
(一)概念的性质与功用96
(二)假设性构念及其来源99
(三)变项的意义与种类101
二、定义、尺度与测量109
(一)概念性定义与操作性定义110
(二)尺度的种类与性质114
(三)测量的形式与要素119
三、待答问题、研究假设、与研究架构128
(一)待答问题的性质与种类129
(二)研究假设的意义与型式132
(三)研究架构的形态与基础135
四、教育研究的过程与步骤141
(一)问题解决的心理历程142
(二)教育研究的流程143
(三)教育研究的步骤144
附注149
贰、研究方法之分析153
第四章 界定研究问题的方法与要领155
一、选择研究题目155
(一)研究问题的来源156
(二)选题的策略160
(三)选题的准则163
(四)决定标题的要领164
二、阅览相关文献167
(一)阅览文献的功用167
(二)图书的分类与索阅169
(三)参考资料的种类与电脑检索174
(四)阅览文献的要领181
三、提出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184
(一)确定研究目的184
(二)提出待答问题189
(三)形成研究假设195
四、界定研究变项199
(一)确定变项的性质与名称199
(二)变项的定义与操作203
(三)教学研究的相关变项206
附注210
第五章 决定研究设计的方法与要领213
一、选取研究对象214
(一)界定研究的母羣体214
(二)选取研究样本216
(三)决定样本大小227
(四)减小取样误差、避免取样偏差233
二、了解研究效度240
(一)研究效度的涵义240
(二)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242
(三)影响外在效度的因素247
三、选择研究方法252
(一)历史研究的方法252
(二)叙述研究的方法255
(三)相关研究的方法262
(四)事后回溯研究的方法265
(五)实验研究的方法266
四、控制研究误差276
(一)研究误差的来源277
(二)取样的控制283
(二)情境的控制287
附注291
第六章 蒐集实征资料的方法与要领295
一、文件及档案资料的蒐集方法与要领296
(一)文件及档案资料的来源与功用296
(二)文件及档案资料的缺点与限制300
(三)内容分析的程序与要领302
二、观察的方法与要领305
(一)观察的性质与类型306
(二)观察的程序与要领314
(三)教室观察的要领321
三、访问及问卷的实施要领328
(一)访问及问卷的性质与功用329
(二)访问的程序与要领334
(三)问卷的编制与实施要领343
四、测验及量表的实施要领353
(一)心理测验的性质与实施要领354
(二)态度量表的编制方法359
(三)教育成就测验的编制程序与要领369
附注375
第七章 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与要领(一)381
一、单一变项的统计描述382
(一)资料的整理与组织382
(二)次数分配之描述384
(三)集中趋势之描述392
(四)离散程度之描述398
(五)常态分配之特征404
(六)个别分数之相对位置409
二、两个变项的相关分析412
(一)两个连续变项的相关412
(二)两个类别变项的相关422
(三)连续变项与类别变项的相关427
(四)预测与回归分析431
附注442
第八章 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与要领(二)445
一、推论统计的基本概念445
(一)抽样分配与标准误446
(二)区间推估与信赖水准453
(三)统计检定的程序与方法461
二、统计推论的应用477
(一)单一样本的推论方法477
(二)两个样本的推论方法486
(三)多个样本的推论方法500
附注524
第九章 撰写研究报告的方法与要领525
一、研究报告的内容与结构525
(一)研究报告的内容526
(二)研究报告的结构527
二、研究报告的撰写原则与要领530
(一)撰写研究报告的一般原则530
(二)文前页及附录的撰写要领531
(三)本文的撰写要领535
(四)讨论与结论的要领544
三、附注及参考书目的格式与用法548
(一)附注的格式与用法549
(二)参考书目的格式与用法557
附注560
第十章 教育研究的计画与评鉴561
一、撰拟教育研究计画的要领561
(一)研究计画的功用562
(二)研究计画的要素563
(三)教育研究计画的形式与内容566
(四)教育研究计画的评鉴580
二、教育研究报告的评鉴要领582
(一)一般评鉴的要领583
(二)细部评鉴的要领584
附注588
结论—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向589
一、研究内容的扩展与重心591
二、研究方法的改进与更新593
三、研究行动的推广与应用595
附注598
参考书目599
一、中文书目599
二、英文书目600
附表611
一、乱数表611
二、常态曲线表613
三、t分配临界值615
四、卡方分配临界值616
五、F分配临界值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