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报告](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0686234.jpg)
- 郭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8682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118MB
- 文件页数:385页
- 主题词:医疗卫生服务-服务业-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2013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报告2
第一章 健康服务业概述2
第一节 健康服务业概念2
一、健康的定义2
二、健康服务与健康服务业3
三、健康服务业范围4
四、健康服务业特征5
五、发展健康服务业的意义6
第二节 健康服务业发展历史9
一、欧美国家健康服务业发展历史9
二、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历史12
第三节 健康服务业市场特征分析13
一、我国人口健康状况13
二、健康服务业市场规模15
三、经济环境对健康服务业的影响16
第二章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18
第一节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重点18
一、大力发展医疗服务18
二、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19
三、积极发展健康保险20
四、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21
五、支持发展多样化健康服务21
六、培育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22
七、健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23
八、夯实健康服务业发展基础23
第二节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政策法规环境24
一、医疗健康服务政策与法规24
二、健康保险服务政策与法规25
三、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政策26
四、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政策26
五、《意见》提出的健康服务业发展主要政策保障措施27
第三节 中国健康服务业人才培养28
一、健康服务业人才培养概况28
二、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学历教育现状29
三、健康服务人才培养职业教育现状30
四、健康服务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32
第三章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和趋势38
第一节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38
一、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基础38
二、健康服务业发展的优势43
三、健康服务业发展的不足45
第二节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前景47
一、大力发展医疗服务48
二、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48
三、健康保险服务进一步完善49
四、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规模显著扩大50
第三节 中国健康服务业产业体系与组织生态50
一、建成相对完整的健康服务产业体系51
二、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和谐的健康服务产业组织生态51
第四节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对策51
一、加强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52
二、加快学科体系和健康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53
三、鼓励创新、大胆探索,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53
分报告56
医疗服务篇56
第四章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概述56
第一节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56
一、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现状56
二、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情况59
三、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61
四、医药卫生支出及费用情况65
第二节 医疗卫生服务市场需求分析68
一、公共卫生服务市场需求分析68
二、医疗服务市场需求分析70
第三节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策72
一、主要问题与挑战72
二、发展战略的选择73
三、实现路径与策略74
第五章 医疗服务行业格局78
第一节 医疗服务业基本情况78
一、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配置情况78
二、医院的竞争状况81
三、医院的发展趋势83
第二节 医院服务业格局86
一、公立医院和非公立医院86
二、营利性医院与非营利性医院87
三、中医医院和民族医院88
四、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临终关怀医院和护理院等医疗机构90
五、专科医院91
第六章 医院运行现状93
第一节 医院总体经济运营情况93
一、医院资产负债规模93
二、医院收支和利润规模94
三、不同经济类型医院运营状况95
四、不同等级医院运营状况97
第二节 医院医疗服务能力98
一、医师队伍现状98
二、医院学科建设98
三、医院工作量情况99
四、中国医院住院前十位疾病构成和诊治现状99
五、当前医疗服务面临的挑战和对策101
第三节 护理队伍和服务能力101
一、护理队伍现状101
二、医院护理管理体系102
三、新形势下护理的社会服务能力103
四、影响当前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03
第四节 医疗服务运行模式105
一、集团化模式105
二、院办院管模式105
三、医院托管模式106
四、医疗协作模式106
五、联合兼并模式107
第五节 医院信息化发展状况108
一、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108
二、医院信息系统体系及发展趋势108
三、区域协同医疗的信息化路径面临的挑战111
第七章 医疗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挑战114
第一节 新医改后医院发展面临的挑战114
一、宏观经济运行情况114
二、医疗政策环境变化115
三、社会环境变化115
第二节 中、小医院面临的挑战116
一、医疗政策的困境116
二、专业人才和学科技术的挑战117
三、经济效益和营利能力118
第三节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的挑战119
一、医疗政策的困境119
二、专业人才和学科技术的挑战120
三、经济效益和营利能力121
第四节 非公立医院面临的挑战123
一、医疗政策的困境123
二、自身发展的挑战124
健康管理与促进篇126
第八章 健康管理服务126
第一节 健康管理服务发展概况126
一、健康管理服务的起源与定位126
二、健康管理服务发展现状128
三、健康管理服务发展前景131
第二节 健康管理服务的特点与发展分析132
一、健康管理服务的特点132
二、健康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134
三、健康管理服务发展分析135
第九章 健康体检业139
第一节 体检运行环境与特点139
一、政策环境139
二、经济环境140
三、社会环境140
四、技术环境141
五、体检业运行特点141
第二节 体检业市场形势142
一、体检业供给分析142
二、体检业需求分析142
三、体检业供需平衡分析143
第三节 体检消费行为143
一、体检消费者心理分析143
二、体检消费决策分析143
三、体检消费特点144
四、体检消费趋势144
第四节 体检业存在的问题145
一、准入门槛低法律不健全145
二、健康体检的手段局限145
第五节 体检业发展趋势预测145
一、体检业与相关行业的结合145
二、体检业市场供需预测147
三、体检业市场营利预测148
第十章 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150
第一节 发展概况150
一、发展源流150
二、国内发展概况151
三、国际发展概况158
第二节 发展环境分析159
一、经济环境分析159
二、政策环境分析160
三、社会环境分析162
四、文化环境分析162
五、技术环境分析162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64
一、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64
二、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65
三、科研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66
四、市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67
第十一章 健康养老服务169
第一节 养老服务发展现状169
一、机构养老服务现状170
二、社区养老服务现状172
三、居家养老服务现状174
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现状175
五、地产养老等新兴养老模式176
第二节 健康养老服务市场发展前景及需求分析177
一、经济环境分析177
二、政策环境分析178
三、社会需求分析180
四、文化需求分析181
第三节 健康养老服务的发展对策182
一、加强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182
二、完善健康养老服务市场机制183
三、健康养老服务应做到专业化、多样化和多层次化183
四、大力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183
五、健全健康养老服务标准体系184
六、建立多元筹资机制,加大健康养老的投资力度184
七、加强健康养老服务队伍的教育培训和规范化管理185
八、创新和发展地产养老等新兴健康养老服务模式185
第十二章 智慧健康服务业187
第一节 智慧健康概述187
一、智慧健康服务187
二、健康服务智慧化188
第二节 智慧健康服务业现状189
一、智慧健康终端产业189
二、智慧医疗产业190
三、智慧体检健康服务业191
四、健康管理在线网站192
五、智慧居家健康服务业192
六、智慧健康相关的其他产业193
第三节 智慧健康服务业挑战194
一、智慧健康服务业瓶颈194
二、智慧健康服务业关键问题195
第四节 智慧健康服务业展望197
一、智慧健康终端的微型化、智能化、无线化197
二、健康大数据的深度推进197
三、健康云服务的全面发展198
四、远程智能诊断技术得到突破198
五、基于“医疗终端+远程监测”的远程智能健康管理198
六、智慧养老成为健康服务业支柱199
健康保险篇200
第十三章 健康保险业200
第一节 健康保险业的发展概况200
一、健康保险业发展现状200
二、健康保险业发展存在的问题205
第二节 健康保险业发展环境与展望206
一、健康保险业发展环境分析206
二、健康保险业未来发展展望210
第十四章 商业健康保险214
第一节 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运行状况214
一、市场主体214
二、保费收入215
三、业务险种216
四、资产规模217
五、赔款支出217
第二节 商业健康保险资金运用分析218
一、投资市场环境分析218
二、保险资金运用创新221
三、保险资产管理市场运行分析223
第三节 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展望225
一、面临形势225
二、重点发展方向226
健康服务业支撑产业篇229
第十五章 药品229
第一节 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229
一、国外的创新药物研发现状229
二、国内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现状230
三、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展望232
第二节 新型生物医药材料研发和产业化234
一、生物医药材料市场需求分析234
二、生物医药材料市场发展现状235
三、生物医药材料市场发展对策237
第三节 到期专利药的仿制238
一、仿制药市场行业分析238
二、仿制药市场发展趋势239
三、仿制药市场发展对策241
第四节 抗生素原料药分析242
一、抗生素国内生产状况及生产厂家242
二、抗生素的研究与发展245
第十六章 医疗器械249
第一节 医疗器械概述249
一、医疗器械的概念249
二、医疗器械的分类及命名250
第二节 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特点251
一、医疗器械发展历史251
二、医疗器械相关法规253
三、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现状254
第三节 医疗器械市场发展趋势258
一、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258
二、医疗器械市场发展前景258
三、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对策260
第十七章 保健用品263
第一节 保健用品在我国的需求分析263
一、保健用品的概念和分类263
二、我国保健用品消费能力与需求分析265
第二节 中国保健用品发展现状266
一、保健用品发展历史回顾266
二、我国保健用品发展的影响因素266
三、保健用品现状分析269
第三节 中国保健用品发展对策270
一、保健用品发展的基本思路270
二、保健用品的发展前景及趋势272
三、保健用品发展的瓶颈及对策273
第十八章 保健食品275
第一节 保健食品需求分析275
一、保健食品的概念和环境分析275
二、保健食品的市场需求分析278
三、保健食品的消费状况分析279
第二节 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现状279
一、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的历史回顾280
二、保健食品的行业现状分析281
三、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282
第三节 保健食品行业发展对策283
一、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前景分析283
二、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的趋势分析285
三、保健食品行业发展对策与建议287
第十九章 健身产品289
第一节 健身产品定义及市场需求分析289
一、健身产品的定义和分类289
二、健身人群消费力分析290
三、健身产品的市场需求291
第二节 健身产品市场发展现状292
一、健身产品市场的发展历史与趋势292
二、健身产品相关产业的竞争力294
三、健身产品市场的发展瓶颈295
第三节 健身产品市场发展对策296
一、健身产品市场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296
二、健身产品市场的自主创新298
三、健身产品营销战略分析298
借鉴篇301
第二十章 世界健康服务业发展趋势分析301
第一节 世界健康服务业运行环境301
一、世界人口健康状况301
二、世界健康服务业的经济运行环境303
第二节 世界健康服务业发展新趋势探析307
一、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307
二、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前景309
第二十一章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健康服务业312
第一节 美国健康服务业312
一、美国健康服务模式312
二、美国养老服务市场发展现状313
三、美国健康保险服务发展现状314
第二节 英国健康服务业316
一、英国健康服务模式316
二、英国养老服务市场发展现状317
三、英国健康保险服务发展现状318
第三节 日韩健康服务业319
一、日本健康服务业319
二、韩国健康服务业322
第四节 中国港台地区健康服务业324
一、香港健康服务业324
二、台湾健康服务业326
案例篇329
第二十二章 健康服务业重点地区329
第一节 北京地区健康服务业329
一、北京健康服务市场情况329
二、北京健康服务业竞争特点及趋势329
第二节 上海地区健康服务业331
一、上海健康服务业的基础和优势331
二、上海健康服务业存在的不足332
第三节 广州地区健康服务业333
一、广州发展健康服务业前景广阔333
二、广州发展健康服务业的良好基础333
三、广州健康医疗综合体重点项目335
第二十三章 健康服务业案例337
第一节 健康城市案例337
一、建设健康城市的背景337
二、建设健康城市的总目标338
三、建设健康城市的实施策略338
四、建设健康城市开展的重大项目和活动340
五、建设健康城市的指标体系340
六、借鉴意义341
第二节 养老地产案例341
一、项目背景342
二、项目基本情况342
三、运营模式342
四、新型养老模式将实现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的双赢345
第三节 健康服务业人才培养345
一、健康管理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现状345
二、杭州师范大学医学教育的发展历程346
三、杭州师范大学健康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347
四、“治未病和健康管理”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348
五、杭州师范大学健康服务人才培养的借鉴意义348
第四节 健康管理开展案例349
一、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350
二、健康管理一体化创新合作模式350
三、医院-社区健康服务战略合作模式351
附录353
附录一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353
附录二 让智能健康管理引领“新保健革命”359
附录三 英国健康服务体系的“中国审视”363
附录四 看“美国医改”学会换位思考365
附录五 坚定健康管理之路努力奔向幸福彼岸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