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型煤化工技术前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型煤化工技术前沿
  • 唐宏青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955115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煤化工-普及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型煤化工技术前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煤化工简介3

第一部分 煤化工的定义和范围3

第二部分 煤化工发展史3

一、初创时期(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20-30年代)4

二、初步发展时期(20世纪20-30年代至20世纪中叶)5

三、调整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6

四、新技术开发时期(本世纪开始)6

第三部分 传统煤化工和现代煤化工8

一、传统煤化工8

二、现代煤化工8

三、两类煤化工的交融9

四、中国现代煤化工大事记9

第二章 现代煤化工的科学发展观13

第一部分 中国发展煤化工的历史使命13

一、我国主要矿物能源的现状13

二、对煤化工发展方向的三种意见15

第二部分 煤化工可持续发展规律的探讨16

一、科研分阶段顺序渐进16

二、有序发展总量控制18

三、新技术先示范后推广18

四、成熟技术避免一哄而上19

五、节能降耗是国计民生的大事19

六、引进技术后消化吸收19

七、装置建设应降低对外依赖度20

八、发展规划应量水而行21

九、温室气体的封存捕捉由企业承担22

十、污水处理应近零排放24

第三部分 煤化工的效率24

一、煤化工的效率高低24

二、吨产品的能耗25

三、煤气化的方法与能量转化效率有关26

四、煤化工是高能耗工业27

五、能量转化率的不是主要判据28

第四部分 煤化工的主攻方向30

一、选择煤基化学产品的原则30

二、煤转化为烃类的合理性32

三、发展煤制甲烷33

四、甲醇经济质疑33

五、煤油气的价格联动33

第五部分 发展煤化工的瓶颈36

一、资源有限36

二、建设和技术难度较大36

三、技术进步缓慢36

四、中小企业调整改造37

五、周边环境的冲击37

六、国内科研环境严峻37

第六部分 煤化工发展的形势38

一、逢煤必化38

二、六次浪潮38

三、未来展望:我国煤化工发展之路40

第三章 煤气化工艺原理45

第一部分 基本原理45

一、化学原理45

二、工业过程46

三、煤的性质对气化反应的影响46

第二部分 煤气化分类和命名46

一、学术上的分类46

二、技术上的分类48

第三部分 主要煤气化技术简介49

一、国外煤气化技术49

二、国内煤气化技术49

三、煤气化后的气体成分50

第四部分 气化后续流程50

一、后续流程的含义50

二、后续流程介绍50

第五部分 近期煤气化技术发展的特点53

一、从装备国产化走向工艺技术国产化53

二、单元技术引导全生产线“安稳长满”地运行54

三、单炉规模的大型化54

四、气化炉内操作压力的提高54

五、原料向褐煤发展54

六、气化后两种流程可以组合55

第六部分 选用煤气化技术的原则55

一、以煤定炉55

二、优先考虑气流床55

三、气化炉规模适中56

四、力求技术成熟56

五、降低投资56

六、高度重视环保57

七、超大型煤化工装置需要备炉57

八、冷壁和热壁57

第七部分 结束语57

第四章 水煤浆气化-气流床61

第一部分 GE-Texaco气化工艺61

一、概述61

二、气化原理61

三、TCGP的主要影响因素61

四、水煤浆气化流程62

五、对煤质的要求62

六、TCGP的关键设备62

七、TCGP工艺的特点63

八、本工艺的不足64

九、气化炉出口的典型气体组成64

十、评述64

第二部分 多元料浆气化工艺65

一、概述65

二、开发过程65

三、多元料浆气化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5

四、料浆稳定性的影响因素65

五、评述66

第三部分 多喷嘴气化工艺66

一、概述66

二、多喷嘴对置式气化炉结构67

三、多喷嘴对置式气化炉工艺的五项主要技术67

四、与引进技术的区别68

五、应用情况68

六、安装要求高69

七、评述69

第四部分 非熔渣—熔渣气化工艺69

一、概述69

二、气化原理70

三、关于熔渣的基本概念70

四、氧气分级供给的优点71

五、考核数据和结论71

六、工业化情况71

七、水煤浆水冷壁气化炉的开发71

八、水煤浆水冷壁炉市场应用情况72

九、评述73

第五部分 E-Gas气化工艺73

一、概述73

二、工艺特点73

三、E-gas气化炉的结构73

四、工艺流程74

五、典型运行数据74

六、存在问题74

七、评述75

第五章 干煤粉气化-气流床79

第一部分 GSP气化工艺79

一、概述79

二、技术特点79

三、GSP气化炉的结构80

四、气化工艺81

五、技术特点81

六、典型气化数据82

七、国内GSP气化装置的建设82

八、评述84

第二部分 航天炉气化工艺84

一、概述84

二、航天炉的主要特点84

三、主要参数85

四、设计指标和经济效益85

五、航天炉考核数据85

六、国内装置运行情况85

七、评述87

第三部分 Shell煤气化工艺87

一、概述87

二、工艺特点87

三、Shell煤气化工艺流程88

四、Shell煤气化工艺的特点88

五、主要设计技术参数89

六、主要设备89

七、国内装置建设和运行情况91

八、评述92

第四部分 两段式干煤粉气化92

一、概述92

二、工艺原理92

三、试验的内容92

四、关键设备94

五、工艺特点94

六、工艺流程96

七、两段式气化炉与Shell技术的区别96

八、评述96

第五部分 科林煤气化工艺96

一、简介96

二、科林CCG技术与西门子CSP技术的联系和区别97

三、工艺流程97

四、技术特点97

五、工业化情况99

六、评述100

第六章 粉煤气化-流化床103

第一部分 灰熔聚气化103

一、概述103

二、基本原理103

三、主要气化指标103

四、工艺特点103

五、常压示范装置的工业化过程104

六、加压工业示范装置104

七、加压工业化商业装置105

八、评述106

第二部分 恩德粉煤气化技术106

一、发展历程106

二、工艺技术原理106

三、气化炉107

四、消耗指标107

五、气化特点107

六、应用情况107

七、评述109

第三部分 KBR气化109

一、概述109

二、工艺特点109

三、KBR工艺的优点111

四、示范装置运行情况111

五、评述112

第七章 碎煤气化技术-固定床115

第一部分 Lurgi碎煤气化工艺115

一、概述115

二、工艺原理115

三、工艺流程115

四、典型的工艺指标116

五、主要设备结构简介116

六、国内的技术改造情况117

七、原料煤质量的问题117

八、Lurgi炉工艺的改进117

九、评述118

第二部分 BGL块/碎煤熔渣气化炉工艺118

一、概述118

二、工艺过程118

三、BGL块/碎煤熔渣气化技术优点118

四、装置建设情况119

五、BGL工艺在IGCC工艺系统中的应用119

六、BGL气化炉的改进120

七、评述121

第八章 低温甲醇洗净化技术125

第一部分 概述125

第二部分 低温甲醇洗工艺简述125

一、发展历史125

二、基本原理126

第三部分 低温甲醇洗的典型工艺127

一、流程特点128

二、流程总体叙述129

三、典型数据130

第四部分 各塔基本工艺过程130

一、H2S吸收塔(1塔)130

二、CO2吸收塔(2塔)131

三、H2闪蒸塔(3塔)131

四、CO2再生塔(4塔)132

五、H2S再生塔(5塔)132

六、甲醇精馏塔133

七、尾气洗涤塔133

第五部分 工艺流程的优点133

第六部分 几个特殊的问题134

一、微量组分问题134

二、绕管换热器134

三、采用新型高效塔盘135

第七部分 “半贫液流程”简介135

一、工艺特点135

二、方案实例136

第八部分 评述137

第九章 合成气加工工艺141

第一部分 甲醇141

一、概述141

二、甲醇合成工艺141

三、甲醇合成催化剂142

四、甲醇合成塔143

五、甲醇精馏工艺144

六、煤制甲醇工艺147

七、甲醇装置的投资估算148

八、评述148

第二部分 费托合成制油149

一、概述149

二、费托合成工艺150

三、费托合成催化剂151

四、费托合成反应器152

五、油品精制和尾气处理153

六、煤制油工艺153

七、示范厂运行情况153

八、大规模工业化进程154

九、评述154

第三部分 煤制甲烷155

一、概述155

二、工艺原理155

三、美国大平原工艺简介157

四、煤制甲烷的技术经济问题158

五、煤制甲烷的工业化进程159

六、煤制甲烷的煤气化方法选择160

七、评述160

第四部分 乙二醇160

一、概述160

二、合成气直接合成法161

三、草酸酯法(氧化偶联法)162

四、甲醇甲醛合成法162

五、国内科研情况163

六、煤制乙二醇的工艺路线164

七、评述164

第五部分 乙醇与低碳醇165

一、概述165

二、乙烯水合工艺167

三、合成气间接合成法167

四、合成气直接合成法169

五、评述172

第十章 甲醇加工工艺175

第一部分 甲醇制低碳烯烃(MTO)175

一、概况175

二、MTO工艺的机理176

三、国内外催化剂176

四、国内外工艺的研究进展177

五、反应后的气体组成与分离179

六、煤制烯烃的技术经济179

七、国内MTO工业化示范厂的建设180

八、示范厂的三条经验181

九、未来MTO工业化的进程181

十、国外技术进入中国市场的道路已经打开182

十一、评述182

第二部分 甲醇制丙烯MTP183

一、现状183

二、发展历史183

三、甲醇制烯烃的流程184

四、国内装置建设和开车情况185

五、评述186

第三部分 甲醇制汽油MTG186

一、发展历史186

二、MTG工艺技术及特点简介187

三、实际MTG工艺过程188

四、国内工业化情况191

五、新西兰装置的有关情况191

六、评述193

第四部分 醋酸193

一、醋酸的性质、用途193

二、发展历史193

三、醋酸生产和技术路线简介194

四、传统方法简介194

五、甲醇羰基合成法198

六、不同醋酸生产工艺条件对比199

七、催化剂的研究199

八、低压法的各种改进199

九、经济比较200

十、煤制醋酸201

十一、评述201

第五部分 二甲醚201

一、概况201

二、二甲醚的生产方法204

三、评述206

第六部分 甲醛207

一、用途和生产情况207

二、甲醛生产的工艺路线207

三、过量甲醇氧化法207

四、过量空气氧化法209

五、甲醛的工艺路线比较210

六、国内科研情况212

七、过量甲醇氧化法的典型工艺数据212

八、评述212

第十一章 传统煤化工的新生217

第一部分 煤炭分质利用217

一、分质利用的定义217

二、分质利用的工业过程217

三、分质利用的流程219

四、评述219

第二部分 焦炉气的利用剖析220

一、概述220

二、焦炉气的组成与净化220

三、焦炉气制甲醇的工艺路线221

四、焦炉气制甲烷222

五、评述224

第三部分 煤直接液化224

一、煤液化的含义和基本原理224

二、国外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历程225

三、国内煤液化技术发展历程226

四、国外典型工艺226

五、工业化的煤液化工艺流程228

六、煤液化主要设备229

七、直接液化对煤质的基本要求230

八、循环溶剂的选择230

九、关于制氢230

十、煤油共炼230

十一、评述231

第四部分 针状焦231

一、概述231

二、生产工艺232

三、BJ-Z01工艺的特点232

四、评述233

第十二章 IGCC237

第一部分 IGCC定义237

第二部分 IGCC工艺过程238

第三部分 国外发展概况238

第四部分 国外几座IGCC电站示范工程的简介238

一、IGCC的煤气化工艺必要条件238

二、国外几座IGCC电站示范工程的简介239

三、IGCC气化炉出口的除尘240

第五部分 国内IGCC装置建设240

第六部分 评述2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