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产学研联合管理与创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产学研联合管理与创新](https://www.shukui.net/cover/21/30656482.jpg)
- 张文峰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3594511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25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产学研联合管理与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产学研联合的发展与现状1
第一节 国外产学研联合的产生与发展1
一、国外产学研联合的起源2
二、国外产学研联合的兴起4
三、国外产学研联合的繁荣7
第二节 我国产学研联合的产生与发展11
一、我国产学研联合的萌芽12
二、我国产学研联合的发生13
三、我国产学研联合的发展13
第三节 我国产学研联合的科学发展15
一、积极发挥政府调控作用16
二、保证联合资金大幅增长17
三、有效提高成果转化价值18
四、促进中介机构健康发展18
五、引入股份制改造经营形式19
六、科研院所逐步企业运营19
七、大力发展校办科技产业19
八、推进联合各方规范建设20
第二章 产学研联合的地位与作用21
第一节 产学研联合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21
一、产学研联合的理论基础21
二、产学研联合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保障22
三、产学研联合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科研成果27
四、产学研联合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技术服务29
五、产学研联合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决策参考33
第二节 产学研联合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5
一、产学研联合提供科技发展的推动力35
二、产学研联合促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37
三、产学研联合造就德才兼备的科技人才42
第三节 产学研联合有利于促进高校科学发展46
一、产学研联合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水平46
二、产学研联合增强高校科技攻关能力56
三、产学研联合促进科技服务社会生产57
四、产学研联合改善高校基本办学条件57
五、产学研联合开阔高等教育国际视野59
第三章 产学研联合的管理模式60
第一节 产学研联合的运行机制60
一、产学研联合的指导思想60
二、产学研联合的基本原则61
三、产学研联合的运行机制63
第二节 产学研联合的主要模式68
一、产学研联合按目标导向的划分模式68
二、产学研联合按主体作用的划分模式70
三、官产学研商合作新模式的方向探索85
四、产学研联合模式的选择依据86
第三节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体制88
一、政府应以常设机构协调管理产学研联合88
二、政府应以资金杠杆鼓励引导产学研联合89
三、政府应以政策法规保护促进产学研联合90
第四节 产学研联合的内部管理91
一、松散型联合的管理91
二、紧密型联合的管理92
三、混合型联合的管理93
第五节 产学研联合的评估理论94
一、产学研联合的评估意义94
二、产学研联合的评估体系95
三、产学研联合的评估实践99
第四章 产学研联合的机遇与挑战101
第一节 产学研联合的主要存在问题102
一、联合诸方观念的认识偏差103
二、政府宏观推动的刚性软弱105
三、联合诸方管理的体制缺失107
四、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困境108
五、校企产学合作的激情疲乏109
六、产学合作覆盖的范围狭窄111
七、科技成果转化的比率低迷112
八、企业偏重效益的单厢热情112
九、合作运行机制的灵活性差113
十、联合效益滞后的分配难点115
第二节 影响产学研联合的主导因素117
一、我国产学研联合发展的不足117
二、影响产学研联合的基本因素124
三、制约产学研联合的主导因素126
四、创建科学发展人才考评体系128
第三节 高校产学研联合发展的机遇129
第五章 产学研联合的未来展望134
第一节 高校产学研联合的发展趋势138
一、产学研联合面向区域性服务139
二、产学研联合面向产业化市场140
三、产学研联合面向一体化战略141
四、产学研联合面向规范化管理142
五、产学研联合面向纵深层发展142
六、产学研联合面向网络化探索143
第二节 高校产学研联合的对策建议144
一、创新思想观念,以提高战略认识144
二、加强政府调控,以发挥主导作用146
三、采取有效措施,以营造优良环境148
四、健全中介机构,以强化服务功能150
五、调动企业参与,以促进科学发展151
六、完善合作机制,以畅通交流渠道152
七、创新联合模式,以推进区域建设153
八、融通殷实资金,以保障有序进行154
第三节 高校产学研联合的未来展望155
一、产学研联合是一种教育发展理念157
二、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高层次联合159
三、以提高效益为目标的多层次联合160
四、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是崭新形式161
第六章 高校产学研联合的典型实例164
第一节 高校产学研联合的实践启示164
一、必然要求164
二、经验启示167
第二节 东南大学产学研联合案例172
一、建立利益共享的双赢机制是确保产学研合作成功的重要保障174
二、建立优势学科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对接机制是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内容175
三、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教育、经济的强强结合176
第三节 武汉大学产学研联合案例176
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初步建成产学研合作体系176
二、强化特色,汇聚资源,大力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178
三、发挥优势,构建平台,由浅入深地创新产学研结合的实践180
第四节 华东理工大学产学研联合案例183
一、产学研合作模式183
二、与广东省的产学研合作案例185
第五节 哈尔滨工业大学产学研联合案例189
一、发挥国防科研特色,为民品科研提供资源与技术保障189
二、强化技术创新,注重产学研结合,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190
三、以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项目为契机,加大与广东企业合作力度192
第六节 西安交通大学产学研联合案例193
一、在产学研合作模式方面的探索与创新193
二、以创新为目标,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195
第七节 北京科技大学产学研联合案例196
一、产学研结合,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提升高校办学水平196
二、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强化高校服务功能197
第八节 中国农业大学产学研联合案例201
一、深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水平201
二、加强与地方合作,促进行业经济发展202
三、把握机遇,推动广东现代农业发展203
四、坚持产学研结合,培育创新平台203
第九节 华南理工大学产学研联合案例204
一、加强导向工作,引导科技人员在科技工作中自觉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205
二、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创新服务载体206
三、校企共建产学研战略联盟,提高校企合作层次207
四、产学研工作成效显著208
五、产学研发展的几点体会210
第十节 广州中医药大学产学研联合案例213
一、加强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和制度建设213
二、加强中医药产学研结合工作的内涵建设213
参考文献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