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内容简明读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内容简明读本
  • 邢燕芬主编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772872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65页
  • 文件大小:146MB
  • 文件页数:685页
  • 主题词:公共管理-公务员-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内容简明读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公共管理1

【基础知识】1

第一章 公共管理概述1

第一节 公共管理的定义与内涵1

第二节 公共管理的特质3

第三节 公共管理的意义5

第二章 公共管理学7

第一节 公共管理学的发展7

第二节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10

第三章 新公共管理12

第一节 新公共管理的产生背景12

第二节 新公共管理的特征14

【专题讲座】16

第四章 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16

第一节 政府与社会关系16

第二节 政府社会管理职能19

第三节 政府公共服务内容21

第四节 公共服务方式改善23

第五章 政府人力资源管理26

第一节 国外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及发展趋势26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精神实质和重要意义29

第三节 我国公务员管理的原则31

第四节 我国公务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33

第五节 我国公务员管理的主要环节及其法律法规规定35

第六章 政务信息化和电子政务39

第一节 电子政务发展对政府管理的影响40

第二节 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上办公实务41

第三节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主要目标和任务43

第四节 信息安全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45

第七章 危机管理47

第一节 危机管理在政府管理中的地位、作用47

第二节 现阶段我国突发公共事件产生的原因、表现和特点49

第三节 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方法51

第四节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原则52

第五节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地方(部门)相应预案体系和要求53

第六节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运行机制和应急保障措施55

第二编 公共行政57

【基础知识】57

第一章 公共行政的内涵57

第一节 行政的含义57

第二节 公共行政的含义58

第二章 公共行政职能61

第一节 公共行政职能概述61

第二节 政府职能转变65

第三章 公共行政体制68

第一节 公共行政体制概述68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行政体制76

第四章 公共行政过程79

第一节 公共行政的一般过程79

第二节 我国的公共行政过程82

第五章 公共行政方式与制度化建设84

第一节 公共行政的一般方式84

第二节 公共行政方式的制度化建设87

第六章 国家政治体制与行政体制的关系89

第一节 我国政治体制与行政体制的内涵89

第二节 政治体制与行政体制的相互关系90

第七章 中外行政体制的比较92

第一节 中外行政体制内层比较92

第二节 中外政府体制外层比较94

【专题讲座】96

第八章 行政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96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行政改革的特点96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行政改革概述及经验98

第三节 新时期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及其方向103

第四节 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主要任务105

第九章 政府管理创新与构建和谐社会109

第一节 构建和谐社会相关理论109

第二节 政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110

第三节 建立长效的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112

第四节 通过政府管理创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115

第十章 政府绩效考核116

第一节 政府绩效考核基本理念和功能116

第二节 政府绩效考核的评价标准118

第三节 我国政府绩效考核的历史和现状119

第四节 推进我国政府绩效考核的主要措施121

第十一章 行政监督与防范腐败122

第一节 行政监督概述122

第二节 公共权力监督与反腐败斗争130

第三节 有效行政监督体制的建立134

第三编 公共政策141

【基础知识】141

第一章 公共政策与公共政策系统141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内涵与功能141

第二节 公共政策系统154

第二章 公共政策过程161

第一节 公共政策制定161

第二节 公共政策执行169

第三节 公共政策评估177

第四节 公共政策的稳定、调整与终结183

【专题讲座】191

第三章 改革开放政策191

第一节 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历程191

第二节 我国改革开放基本经验199

第四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7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207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政策措施213

第五章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222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的调整历程222

第二节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政策226

第六章 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235

第一节 科教兴国战略235

第二节 人才强国战略244

第七章 人口、就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及社会保障体系249

第一节 我国人口现状与政策250

第二节 我国就业体制改革与政策254

第三节 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与政策258

第四节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262

第八章 民族、宗教政策269

第一节 我国民族政策269

第二节 我国宗教政策273

第九章 外交政策与祖国统一279

第一节 我国外交政策279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基本历程283

第三节 实行“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大业289

第四编 公共经济295

【基础知识】295

第一章 公共经济的基本概念295

第一节 公共经济的含义、研究对象和内容295

第二节 政府的经济职能297

第二章 公共经济理论302

第一节 公共产品理论302

第二节 公共选择理论307

第三节 政府管制理论309

第四节 公共支出理论312

第五节 公共收入理论316

第三章 公共经济政策工具320

第一节 公共经济政策目标321

第二节 公共经济政策工具的选择及其效用323

【专题讲座】326

第四章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26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326

第二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327

第三节 我国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331

第四节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333

第五节 改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337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政策341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目标341

第二节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342

第三节 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政策344

第四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政策措施346

第六章 财政体制348

第一节 西方国家财政体制基本情况348

第二节 我国财政体制的历史沿革及其问题351

第三节 构建中国特色公共财政体制353

第七章 税收体制355

第一节 我国税制的演变355

第二节 我国现行的税制356

第三节 我国现行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361

第四节 我国税制的完善与税收法制化363

第八章 政府采购366

第一节 政府采购的基本概念366

第二节 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和方式367

第三节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构建369

第九章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372

第一节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372

第二节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374

第三节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377

第四节 加快推进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379

第十章 涉外经济380

第一节 我国涉外经济的基本政策381

第二节 我国利用外资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式383

第三节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础知识及入世对我国的影响384

第四节 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实施“走出去”战略389

第五编 依法行政393

【基础知识】393

第一章 法律概述393

第一节 法律的基本特征和结构393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396

第三节 我国法律适用的效力范围399

第四节 我国的法律解释401

第五节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402

第二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部门406

第一节 宪法406

第二节 行政法409

第三节 民商法413

第四节 经济法419

第五节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422

第六节 婚姻法423

第七节 环境法424

第八节 刑法424

第九节 诉讼法429

第十节 军事法433

【专题讲座】435

第三章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435

第一节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435

第二节 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发展436

第三节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基本要求的内容438

第四节 依法治国的必然性和必要性439

第五节 依法治国的核心、目标与基本要求441

第六节 依法治国与加强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444

第四章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446

第一节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446

第二节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要求和原则447

第三节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主要政策措施449

第五章 宪法451

第一节 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结构形式和政权组织形式451

第二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内容454

第三节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情况456

第四节 我国行政组织的性质、法律地位和机构设置457

第五节 我国各级政府的职权和领导体制458

第六章 行政法律规范的制定与适用460

第一节 行政法律规范制定的主体、权限、程序460

第二节 行政法律规范的适用规则462

第三节 行政法律规范冲突的解决463

第七章 行政许可制度464

第一节 行政许可的概述464

第二节 行政许可的权限和原则468

第三节 行政许可的程序469

第八章 行政处罚制度477

第一节 行政处罚的概念、性质和原则477

第二节 行政处罚的设定权和种类480

第三节 行政处罚实施主体的有关规定482

第四节 行政处罚的适用规则、时效规定及计算482

第五节 行政处罚的程序及法律责任483

第九章 行政复议制度488

第一节 行政复议制度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488

第二节 行政复议的范围490

第三节 行政复议的程序491

第十章 行政诉讼制度495

第一节 行政诉讼的概念、特点及原则495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497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审理498

第四节 行政诉讼的判决503

第五节 行政诉讼的执行505

第十一章 国家赔偿制度508

第一节 国家赔偿制度的概念、适用范围及构成要件508

第二节 行政赔偿510

第三节 司法赔偿516

第四节 国家赔偿方式、赔偿请求时效、计算标准519

第十二章 行政监察制度523

第一节 行政监察的概念、主体及对象523

第二节 行政监察的基本原则523

第三节 行政监察机关及其权限526

第四节 行政监察的程序529

第六编 公务员通用能力531

【基础知识】531

第一章 公务员能力建设面临的时代挑战和重要意义531

第一节 公务员队伍面临的时代挑战531

第二节 公务员能力的内涵、特征及构成框架536

第三节 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539

第二章 公务员能力建设的要求及途径540

第一节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部署541

第二节 西方国家政府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543

第三节 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途径和方法545

【专题讲座】548

第三章 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548

第一节 公务员要牢记党的行动指南548

第二节 公务员要掌握党的“四个基本”551

第三节 公务员要贯彻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554

第四节 公务员要有理想信念、廉政意识和社会主义荣辱观555

第四章 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558

第一节 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观念要求558

第二节 公务员依法行政的基本知识560

第三节 公务员行政执法的具体要求562

第五章 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564

第一节 公务员公共服务的内涵和基本知识565

第二节 公务员公共服务的方式方法568

第三节 公务员公共服务的成本控制与效能意识571

第六章 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573

第一节 公务员调查研究的内涵和重要意义573

第二节 关于公务员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575

第三节 公务员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577

第七章 公务员学习和创新能力580

第一节 信息时代公务员的学风及学习方法580

第二节 建设学习型组织584

第三节 公务员的创新意识与科学精神586

第四节 公务员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技能589

第八章 公务员沟通协调能力592

第一节 公务员要坚持民主集中制592

第二节 公务员要树立全局观念、民主作风与协作意识593

第三节 公务员沟通协调的方式方法596

第九章 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600

第一节 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600

第二节 国内外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和教训604

第三节 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和途径607

第十章 公务员心理调适能力610

第一节 公务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611

第二节 公务员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614

第三节 公务员需掌握的心理健康基础知识616

第四节 公务员心理调适的方式方法617

第七编 山西省省情621

【基础知识】621

第一章 山西省省情概述621

第一节 地理条件与资源赋存状况621

第二节 经济基础与经济结构特征623

第三节 历史渊源与文化民俗风情627

第二章 山西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628

第一节 山西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阶段性成果629

第二节 山西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中的争论633

第三节 新世纪山西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638

【专题讲座】641

第三章 山西“十一五”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641

第一节 “十一五”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641

第二节 “十一五”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644

第三节 “十一五”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646

第四章 山西“十一五”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650

第一节 山西经济结构调整650

第二节 山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652

第三节 山西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656

第五章 山西“十一五”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661

第一节 山西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661

第二节 山西人力资源开发问题663

第三节 山西科学技术发展问题6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