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 1 1939年3月的世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 1 1939年3月的世界
  • (英)阿诺德·汤因比,弗兰克·T·艾什顿-格沃金特主编;郑玉质,关仪译;陈仁炳,王锡钧校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ISBN:753276969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769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7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 1 1939年3月的世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政治概览1

第一章 世界大国3

第一节 西半球&阿诺德·汤因比3

(一)两次大战之间的年代中美国公众对待外交事务的态度3

(二)美国的拉丁美洲政策的转变11

(三)德国对美国在拉丁美洲的盟主地位的挑战13

(四)南美的地缘政治地位18

(五)美国的西半球防卫计划21

(六)美国对英法的态度26

第二节 英联邦&阿诺德·汤因比30

(一)英联邦的战略地位30

(二)英联邦各成员国的态度和政策40

(三)联合王国在对外政策上的意见分歧46

第三节 苏联&爱德华·克兰克肖64

(一)苏联政府和英法政府相互间的态度64

(二)苏联的政府机构69

(三)政治局的内部斗争71

(四)1924年斯大林面临的问题74

(五)五年计划78

(六)苏联国内问题同国际关系的相互影响82

(七)红军状况86

(八)希特勒对苏联政策的理解89

第二章 日本及其侵略范围91

第一节 印度和锡兰&H·V·霍德森91

(一)印度91

(二)锡兰101

第二节 缅甸&F·S·V·唐尼森102

第三节 东南亚&维克托·珀塞尔107

(一)暹罗107

(二)法属印度支那115

(三)马来亚123

(四)荷属印度(印度尼西亚)131

(五)菲律宾138

第四节 中国&阿诺德·汤因比144

(一)日本对中国的进攻及其胜败之可能性144

(二)国共关系再度紧张以及汪精卫背叛国民党150

(三)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152

(四)中国传统156

第五节 日本&阿诺德·汤因比158

(一)西方对日本的影响158

(二)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159

(三)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人口问题的尝试失败161

(四)军国主义的复活163

(五)1939年3月日本的地位和前景165

第三章 德国及其侵略范围171

第一节 中东&乔治·E·柯克171

(一)中东在地缘政治上的历史作用171

(二)民族主义对帝国权力的挑战173

(三)妥协的尝试176

(四)不妥协者以及他们之被轴心国利用180

(五)结成区域性联盟的尝试183

(六)内部不稳定造成的障碍185

(七)经济问题187

(八)特殊的巴勒斯坦问题188

第二节 西班牙和葡萄牙&马丁·怀特192

(一)民族主义的西班牙192

(二)葡萄牙和西班牙197

(三)西班牙和轴心国200

(四)葡萄牙帝国和西班牙帝国205

第三节 瑞士、低地国家和斯堪的纳维亚&马丁·怀特210

(一)得到保证的中立:瑞士、比利时、卢森堡212

(二)没有保证的中立: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218

(三)海外帝国225

第四节 法国&D·R·吉利230

(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损失和破坏230

(二)法国对人口问题的态度232

(三)经济状况235

(四)政界的右翼和左翼238

(五)法兰西帝国247

(六)国防250

(七)对外关系256

第五节 意大利&凯瑟琳·达夫262

(一)1939年意大利还没有为战争做好准备262

(二)墨索里尼的领土野心267

(三)墨索里尼的欧洲政策及其同西方大国的关系270

(四)罗马—柏林轴心:意大利的希望和忧虑274

(五)意大利奉行再保险政策的尝试283

(六)墨索里尼其人285

第六节 东欧&马丁·怀特290

(一)民族冲突295

(二)社会冲突307

(三)凡尔赛解决方案316

(四)东欧的国际政治328

(五)不利于苏俄的东欧划界336

(六)法国的优势343

(七)意大利的优势346

(八)德国的优势362

(九)德奥合并374

(十)第一次瓜分捷克斯洛伐克379

(十一)从慕尼黑和维也纳到布拉格393

(十二)第二次瓜分捷克斯洛伐克402

第七节 德国&马丁·怀特412

(一)国家社会主义革命415

(二)希特勒430

(三)希特勒对外政策的方向457

(四)希特勒对外政策的特征477

(五)希特勒对外政策中的各种联合493

第二编 强国的力量对比&H·C·希尔曼517

第一章 导言519

第二章 强国的地缘政治地位521

第一节 地理基础及其资源522

第二节 由世界贸易引起的经济改造531

第三节 利益范围和交通540

第三章 强国的工业力量对比562

第一节 20世纪20年代的重建和工业发展562

(一)意大利和日本563

(二)美国568

(三)法国570

(四)英国573

(五)德国577

(六)苏联585

(七)小结590

第二节 相对的工业实力和大萧条592

第四章 战争的经济准备606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的生产率与制造业力量对比的变化606

第二节 重工业和战争潜力617

第三节 机床,重新武装的关键625

第四节 为军事目的所做努力的比较633

第五节 经济和商业政策640

(一)国内地位640

(二)国外地位670

第五章 结论679

附录一 各大国制造业总产量中资本货物的份额684

附录二 德国的军备支出686

附录三 按生产要素成本计算的可动用的国民生产净值的组成688

附录四704

(一)德国政府当局的支出704

(二)德国的投资总额705

第三编 力量均势&马丁·怀特707

索引7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