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交换技术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钱渊,单勇,张晓燕编著;徐有,马志强,刘振霞,魏伟参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54119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143页
- 主题词:电话交换-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交换技术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交换技术概述1
1.2 交换技术3
1.2.1 基本交换技术3
1.2.2 交换技术的发展8
1.3 数据通信原理10
1.3.1 网络体系结构11
1.3.2 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18
1.3.3 网络拓扑24
本章小结26
复习思考题27
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28
2.1 电路交换技术概述28
2.1.1 电话通信的起源28
2.1.2 电话交换机与电话通信网29
2.1.3 电话交换机的发展与分类30
2.1.4 数字程控交换机简介31
2.2 数字交换网络34
2.2.1 话音信号数字化和多路时分复用34
2.2.2 交换网络结构设计38
2.2.3 数字交换网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42
2.2.4 多级交换网络50
2.3 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52
2.3.1 话路系统53
2.3.2 控制系统56
2.3.3 处理机间通信59
2.4 数字程控交换机的软件60
2.4.1 数字程控交换机软件结构60
2.4.2 软件工具语言62
2.4.3 程序的执行管理62
2.5 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68
2.5.1 基本的呼叫处理过程68
2.5.2 稳定状态与状态转移69
2.5.3 任务处理的工作模式70
2.6 电话通信网规程78
2.6.1 电话通信网概念78
2.6.2 电话通信网路由规程80
2.6.3 本地电话网83
2.6.4 电话通信网号码规程84
2.6.5 电话通信网传输规程86
2.6.6 电话通信网同步规程88
本章小结90
复习思考题91
第3章 电信网信令系统93
3.1 信令系统概述93
3.1.1 电信网对信令系统的要求93
3.1.2 信令的定义和分类93
3.1.3 用户线信令94
3.1.4 局间信令96
3.2 随路信令——中国1号信令97
3.2.1 线路监测信令97
3.2.2 记发器信令102
3.3 公共信道信令——No.7 信令107
3.3.1 公共信道信令概念107
3.3.2 No.7 信令系统组成108
3.3.3 No.7 信令链路单元格式115
3.3.4 No.7 信令网的结构117
本章小结120
复习思考题121
第4章 分组交换技术与帧中继122
4.1 分组交换原理122
4.1.1 概述122
4.1.2 多路复用技术123
4.1.3 分组的形成、传输与交换124
4.1.4 路由选择125
4.1.5 分组网络的性能指标与服务质量126
4.2 X.2 5协议128
4.2.1 X.2 5协议的应用环境和系统结构128
4.2.2 物理层129
4.2.3 数据链路层130
4.2.4 分组层134
4.2.5 X.2 5用户业务功能138
4.3 帧中继原理与帧中继网络139
4.3.1 帧中继与X.2 5比较139
4.3.2 帧中继基本功能和带宽管理140
4.3.3 帧中继协议142
4.3.4 帧中继的虚电路144
4.3.5 帧中继网络的设备及应用145
本章小结146
复习思考题147
第5章 ATM交换148
5.1 概述148
5.1.1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发展148
5.1.2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业务149
5.2 B-ISDN协议参考模型152
5.2.1 B-ISDN协议参考模型概述152
5.2.2 B-ISDN分层功能152
5.2.3 ATM信元153
5.3 物理层156
5.3.1 物理媒体子层156
5.3.2 传输汇聚子层157
5.4 ATM层159
5.4.1 ATM层功能159
5.4.2 ATM连接160
5.5 ATM适配层162
5.5.1 ATM适配层基本原理162
5.5.2 AAL1165
5.5.3 AAL2168
5.5.4 AAL3/4168
5.5.5 AAL5171
5.6 ATM交换原理174
5.6.1 ATM交换基本原理174
5.6.2 基本ATM交换单元176
5.6.3 ATM交换机构和交换系统181
5.6.4 典型的交换机构185
5.7 ATM流量控制技术187
5.7.1 ATM网络拥塞及拥塞控制187
5.7.2 ATM业务量控制188
5.7.3 业务量合约189
5.7.4 ATM流量控制功能190
5.8 宽带网络信令193
5.8.1 ATM信令的基本概念193
5.8.2 ATM网信令协议193
5.8.3 ATM地址195
5.8.4 用户网络接口信令196
5.8.5 网络接口信令199
5.9 ATM网络实例202
本章小结203
复习思考题203
第6章 IP交换和局域网交换205
6.1 概述205
6.2 TCP/IP协议206
6.2.1 TCP/IP协议参考模型206
6.2.2 互联网协议IP207
6.2.3 地址解析协议ARP211
6.2.4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212
6.2.5 因特网报文控制协议ICMP212
6.2.6 路由选择协议213
6.2.7 IP分组传送215
6.2.8 IPv6216
6.3 局域网218
6.3.1 局域网基本技术218
6.3.2 交换以太网221
6.4 IP交换技术224
6.4.1 三层交换机224
6.4.2 三层交换机的主要技术224
6.4.3 三层交换的应用225
6.5 MPLS网络技术225
6.5.1 MPLS基本原理226
6.5.2 MPLS的优点231
6.5.3 基于MPLS的虚拟专用网VPN232
6.5.4 通用MPLS技术234
6.6 高层交换技术234
6.6.1 四层交换技术234
6.6.2 七层交换技术236
本章小结236
复习思考题237
第7章 光交换技术238
7.1 光交换技术概述238
7.1.1 光交换的必要性238
7.1.2 光交换技术的分类239
7.2 光交换器件241
7.2.1 光开关241
7.2.2 波长变换器243
7.2.3 光存储器244
7.3 光交换原理244
7.3.1 空分光交换245
7.3.2 时分光交换246
7.3.3 波分光交换247
7.3.4 光分组交换248
7.3.5 光突发交换252
7.3.6 光标记分组交换256
7.4 自动交换光网络260
7.4.1 ASON概述260
7.4.2 ASON体系结构261
7.4.3 ASON功能层面265
7.4.4 ASON的路由与组网267
本章小结270
复习思考题271
第8章 NGN与软交换272
8.1 NGN概述272
8.1.1 NGN出现的背景和需求272
8.1.2 NGN的定义和特征273
8.1.3 NGN体系结构273
8.2 软交换组网技术279
8.2.1 软交换与PSTN的互通279
8.2.2 软交换网络和H.3 23网络的互通280
8.2.3 软交换网络与No.7 信令网的互通280
8.2.4 软交换网络与SIP网络的互通281
8.2.5 软交换网络的组网路由技术282
8.2.6 软交换网络中用户编号技术284
8.3 软交换网络协议285
8.3.1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285
8.3.2 H.2 48/MEGACO协议287
8.3.3 SIGTRAN协议栈289
8.3.4 SIP协议291
8.3.5 H.3 23协议294
8.3.6 BICC协议296
8.3.7 Parlay API297
8.4 NGN网络解决方案299
本章小结301
复习思考题301
缩略语303
参考文献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