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中华上下五千年 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林之满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ISBN:710401571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09页
- 文件大小:213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中华上下五千年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华远古(公元前800万年~公元前21世纪)3
元谋人3
蓝田人4
北京人4
大荔人5
金牛山人5
贵州观音洞遗址6
丁村人6
马坝人7
长阳人7
柳江人7
许家窑人7
河套文化8
峙峪文化9
安阳小南海文化9
长滨文化9
大窑文化10
下川文化10
中石器文化10
天山岩画11
山顶洞人11
仰韶文化12
半坡遗址13
细石器文化14
河姆渡文化14
阴山岩画15
磁山文化16
城头山古城16
北辛文化16
姜寨文化遗址17
太湖区马家浜文化18
红山文化——北方新石器文化的代表19
马家窑文化20
大汶口文化21
龙山文化22
良渚文化24
西藏卡若遗址——高原上的文明曙光24
二里头文化25
王城岗遗址和平粮台遗址26
氏族公社的解体26
三皇的传说27
五帝的传说28
尧舜禹禅让制30
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7世纪)31
夏族的起源31
大禹治水32
禹伐三苗34
夏王朝诞生35
涂山大会35
会稽山防风氏被诛36
夏启继位37
启伐有扈39
钧台之享39
征西河41
太康失政41
少康中兴42
夏杼东征44
夏桀亡国45
商朝(公元前17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47
商族的起源——简狄生契47
相土作乘马48
亥作服牛49
商汤灭夏49
伊尹放迎太甲51
盘庚迁殷52
武丁中兴53
祖甲改革55
武乙“射天而戏”56
帝乙归妹57
帝乙征伐58
纣伐东夷58
商纣暴政59
殷商灭亡61
甲骨文62
商代宗教64
青铜文化64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67
姜嫄与后稷67
公刘迁豳,太王居岐68
文王治歧69
武王伐纣70
周公东征72
昭王南征75
厉王专利75
“国人”暴动76
共和执政76
宣王中兴77
幽王“烽火戏诸侯”78
镐京之役78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80
“周郑交质”80
射中王肩81
齐桓公称霸82
晋文公称霸83
秦穆公霸西戎85
楚庄王争霸86
晋悼公复霸87
吴越争霸90
弭兵之会92
长勺之战93
假途灭虢96
秦晋韩原之战97
齐桓公伐楚98
泓水之战99
烛之武退秦师101
城濮之战102
秦晋骰之战104
赵盾主持晋国105
晋楚邲之战106
楚庄王围宋华元解围108
齐晋鞍之战109
晋楚鄢陵之战110
晋国魏绛和戎111
晋楚三驾之战112
晋齐平阴之战114
吴楚鸡父之战116
吴楚柏举之战117
三家分晋118
田氏代齐119
鲁三桓日盛119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121
越国称霸121
晋阳之战122
魏国李悝变法123
楚国吴起变法124
秦国商鞅变法125
赵武灵王的军事改革127
韩国申不害改革128
齐威王改革129
燕国乐毅改革130
齐魏桂陵之战130
马陵之战132
合纵与连横132
秦灭巴蜀134
乐毅伐齐与田单复齐136
秦赵长平之战137
楚怀王客死秦国139
孟尝君与“鸡鸣狗盗”140
赵国内乱,赵武灵王惨死142
完璧归赵143
渑池会145
黄歇退秦兵146
秦赵阙与之战147
触龙说赵太后148
邯郸之战149
毛遂自荐150
鲁仲连义不帝秦151
信陵君窃符救赵152
燕赵鄗代之战154
秦赵宜安之战155
李牧击匈奴157
秦国嫪?之乱158
秦灭六国159
荆轲刺秦王161
李斯使秦162
甘罗十二使赵国163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165
秦始皇统一六国165
秦王称帝166
封建官僚制度的确立166
郡县制的推行167
秦始皇统一法律167
皇权的加强和神化168
秦始皇巡游169
出兵南越170
蒙恬征匈奴171
万里长城与孟姜女172
秦始皇的暴政173
赵高与“沙丘政变”175
秦二世的昏庸统治176
陈胜、吴广起义177
刘邦起义180
项梁项羽起义181
东阿之战182
李斯被赵高诬陷致死183
巨鹿之战184
新安坑降卒二十万186
刘邦遇张良187
刘邦智取宛城187
秦二世被逼自杀189
刘邦破武关和峣关189
秦朝灭亡190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192
鸿门宴192
三秦之战195
荥阳之围198
成皋之战200
垓下之围204
乌江自刎205
休养生息政策207
消灭异姓王,分封同姓王208
吕后诱杀韩信209
吕后逞威主政212
“萧规曹随”213
吕后死、诸吕被诛214
文景之治214
七国之乱217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加强中央集权218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20
察举制度222
削弱丞相的权力222
设立十三州刺史223
“推恩令”224
加强中央军权225
马邑伏击之战226
西河朔方之战227
右贤王庭之战229
汉匈河南、漠南会战230
汉匈奴河西之战233
汉匈漠北之战235
汉匈天山会战237
张骞通西域238
轮台罪已诏246
西汉后期社会危机249
王莽擅权250
王莽战匈奴252
绿林赤眉起义254
刘秀平王郎256
刘秀平赤眉257
刘秀定河北260
刘秀取洛阳262
“退功臣,进文吏”262
控制外戚势力263
加强刺史政权263
军权中央集中化263
东汉豪权势力的扩张264
金微山之战266
班超威服鄯善269
班超智降于阗王269
班超疏勒之战270
平定莎车龟兹271
平定月氏焉耆之战271
东汉王朝再次统一西域272
东汉征北匈奴第二次战役274
班超出西域275
东汉同羌人的斗争277
外戚、宦官的斗争278
党锢之祸280
黄巾起义281
三国(公元220年~公元280年)284
董卓势力的崛起284
董卓势力的巩固285
豪强讨伐董卓286
王允谋杀董卓287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288
曹操、袁绍白马、延津之战289
曹操势力的稳固及强大289
袁曹两大势力的对立290
曹操、袁绍官渡之战291
曹操统一北方293
孙权集团的壮大294
刘备集团的兴起295
诸葛亮出山296
孙、刘联盟298
赤壁之战299
渭南大捷300
曹操降伏鲜卑轲300
曹魏政权的正式建立301
孙、刘荆州之争302
蜀汉政权的逐步建立302
吴、蜀夷陵之战306
白帝城托孤308
曹魏三次攻吴309
诸葛亮平定南中310
曹丕病逝310
孙吴政权的建立311
诸葛亮治理内政312
诸葛亮的南征与北伐313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315
蜀国二相接连去世316
姜维伐魏317
蜀汉灭亡317
孙权统治吴国318
孙权与刘备、曹操的战争320
孙权的外交政策320
吴国内部的争斗321
吴国名相陆逊322
吴魏东兴之战322
吴帝孙权病卒323
孙峻专擅朝政323
孙綝废吴帝孙亮323
吴国孙皓即帝位324
晋灭吴、统一天下324
曹魏巩固政权的措施326
曹魏设法维持士家制327
魏平辽东328
曹芳继位328
魏屯军于两淮329
高平陵之变329
司马懿逝世,司马师专权329
淮南地区三反司马氏330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331
钟会、邓艾内讧332
倭国女王访魏332
建安风骨333
曹操的文学成就333
曹丕在文学上的贡献334
曹植在文学上的成就335
建安七子335
女诗人蔡文姬的文学成就336
三国时的绘画艺术336
《广陵散》及嵇康337
三国时期玄学的兴盛338
名士服用寒石散340
支谦在吴译经340
佛教的流传及康僧会译经341
昙柯迦罗来华传播戒律341
马钧的发明创造341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说法342
裴秀的科技成就343
刘徽的数学成就344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7年)346
司马炎称帝建晋346
晋代的门阀制度346
西晋首次分封宗室348
晋颁布诏书与改定律令348
羊祜襄阳屯兵349
司马氏集团的奢糜之风350
少数民族的内迁352
秃发树机能反晋354
皇太子司马衷选妃之争355
王濬蜀中作船355
晋武帝首易太子不成356
司马氏再封宗室356
晋武帝再易太子不成357
西晋灭吴357
“九品中正制”的实行358
刘毅请废“九品中正制”360
司马炎病逝,惠帝即位360
贾后专政361
司空张华执政362
江统作《徙戎论》362
西晋灾荒及氐帅齐万年起义363
太子司马遹被杀364
司马伦诛杀贾后364
三王起兵,惠帝复位366
李特绵竹起义366
长沙王政变367
张昌、石冰起义367
周玘一定江南368
王颖、王颙杀长沙王368
易水惨剧369
刘渊起兵369
陈敏据历阳反晋与“周玘二定江南”370
八王之乱结束371
李雄称王称帝372
慕容廆自称鲜卑大单于373
司马睿移镇建业373
刘渊平阳称帝374
刘景、刘聪进攻洛阳374
石勒设君子营375
周玘三定江南375
王如、李骧、王澄沉等率领的流民起义375
苦县之役376
“永嘉之乱”377
石勒襄国建制377
司马邺长安即位378
巴蜀流民起义378
石勒计杀王浚379
张轨病逝380
陶侃搬甓380
西晋灭亡381
晋废民屯,鼓励垦荒381
占田、课田制382
品官占田荫客制383
奴婢代兵屯田383
西晋赋税制度384
西晋恢复户口385
杜预改良水磨386
西晋“太康之治”386
阮籍和他的诗歌387
嵇康及其诗388
傅玄、张华的诗389
文学上的“太康中兴”390
“太康之英”——陆机390
潘岳、张协和左思的诗391
西晋词赋的发展392
骈文的发展393
志怪小说的兴起394
杂论及散文394
“竹林七贤”394
玄学清谈之风398
反玄学思想400
汲家竹书出土400
司马彪与《续汉书》401
陈寿与《三国志》402
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403
画家卫协404
中国文化东传日本404
宗教在西晋的发展405
王叔和的《脉经》407
地理学409
博物学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