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优秀管品员岗位技能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优秀管品员岗位技能手册
  • 王希跃编著 著
  • 出版社: 资格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ISBN:751670833X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00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17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质量管理-技术培训-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优秀管品员岗位技能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优秀品管员基本要求2

1.1 品管员的业务内容2

1.1.1 产品品质管理2

1.1.2 方法品质管理3

1.1.3 品质信息管理4

1.1.4 品质体系管理5

1.2 品管员的岗位职责6

1.2.1 全面品管控制6

1.2.2 品质检验管理7

1.2.3 品质计量管理8

1.2.4 品质技能提升9

1.2.5 品质样品管理10

1.2.6 品质记录管理11

1.2.7 质量体系运作12

1.2.8 质量分析与改善12

1.3 品管员应具备的能力13

1.3.1 具备品质相关的知识13

1.3.2 熟知岗位相关的知识13

1.3.3 掌握品质改善的技能14

1.3.4 具备指导能力的技能15

1.3.5 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15

第2章 品质检验管理18

2.1 检验的分类18

2.1.1 按制造过程阶段分类18

2.1.2 按检验地点进行分类19

2.1.3 按检验技术手段分类20

2.1.4 按检验产品数量分类21

2.1.5 按质量特性类别分类23

2.1.6 按检验后的状况分类24

2.1.7 按检验目的进行分类24

2.1.8 按供需关系进行分类24

2.1.9 按检验执行人员分类26

2.2 检验的方式27

2.2.1 全数检验27

2.2.2 抽样检验27

2.2.3 例行检验29

2.2.4 理化检验30

2.2.5 感官检验31

2.2.6 逐批、周期检验32

2.3 可靠性试验检验33

2.3.1 可靠性试验的分类33

2.3.2 可靠性试验管理要求33

2.3.3 可靠性试验项目方案34

2.4 工序质量控制方法35

2.4.1 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35

2.4.2 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37

2.4.3 工序管理步骤与方法38

第3章 来料检验作业42

3.1 来料检验作业管理42

3.1.1 来料检验要求42

3.1.2 来料检验程序43

3.1.3 来料检验表单44

3.1.4 紧急放行要求45

3.1.5 紧急放行程序46

3.1.6 紧急放行表单47

3.2 来料种类与检验方法48

3.2.1 首件样品检验方法48

3.2.2 成批来料检验方法48

3.2.3 外协件入库检测方法49

3.3 来料检验作业要领50

3.3.1 单据核对注意要点50

3.3.2 来料检验实施规范50

3.3.3 检验验证注意要点53

3.3.4 来料检验记录填制54

3.4 到货质量问题处置55

3.4.1 特采处理55

3.4.2 退货处理57

第4章 制程检验作业60

4.1 制程检验作业规程60

4.1.1 制程检验流程60

4.1.2 制程检验制度61

4.1.3 制程检验标准63

4.1.4 制程检验表单63

4.2 检验类型与检验方法66

4.2.1 首检规则要求66

4.2.2 首检方式方法67

4.2.3 巡回检验重点68

4.2.4 巡回检验规范69

4.2.5 专检定检要求70

4.2.6 专检定检方法70

4.3 设计工艺更改质量控制72

4.3.1 设计更改管理流程72

4.3.2 工艺更改管理流程73

4.3.3 设计更改控制方法74

4.3.4 工艺更改控制方法74

4.4 制程检验不合格品处理75

4.4.1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75

4.4.2 不合格品分析方法76

4.4.3 不合格品处理方式76

4.4.4 不合格品隔离方法77

4.4.5 不合格品控制方法78

第5章 最终检验作业80

5.1 最终检验作业规程80

5.1.1 最终检验程序80

5.1.2 最终检验制度80

5.1.3 最终检验标准82

5.1.4 最终检验表单83

5.2 检验要求与检验方法84

5.2.1 最终检验的要求84

5.2.2 最终检验的方式84

5.2.3 最终检查作业要领85

5.2.4 最终检查作业方法86

5.3 检验证书与检验报告表86

5.3.1 检验证书填制要点86

5.3.2 检验报告表填制要点86

5.3.3 检验报告类型与模板87

5.4 成品入库与出货检验91

5.4.1 成品性能检验测试91

5.4.2 成品外观检验方法93

5.4.3 成品标识检验管理93

5.4.4 成品包装检验要求95

第6章 不合格品控制98

6.1 不合格品产生原因98

6.1.1 技术工艺环节的原因98

6.1.2 机器设备环节的原因98

6.1.3 材料配件环节的原因99

6.1.4 生产作业环节的原因99

6.1.5 品质检验环节的原因99

6.2 不合格品的标识100

6.2.1 标识的形式100

6.2.2 标识牌设置说明101

6.2.3 标识物颜色设计102

6.2.4 标签或卡片内容102

6.3 标识物/牌的应用102

6.3.1 来料不合格的标识102

6.3.2 制程不合格品标识103

6.3.3 库存不合格品标识103

6.3.4 不合格品隔离管理104

6.4 不合格品的处理106

6.4.1 让步收货法106

6.4.2 来货拣用法107

6.4.3 返工返修法108

6.4.4 退货处理法108

6.4.5 报废处理法108

6.5 不合格品的记录109

6.5.1 不合格品记录方式109

6.5.2 不合格品记录内容110

6.5.3 不合格品的记录表110

第7章 计测器具管理115

7.1 计量器具的配备115

7.1.1 计量器具选配因素115

7.1.2 计量器具配备步骤116

7.1.3 计量器具分级管理118

7.2 计测器的调整119

7.2.1 计测器调整要求119

7.2.2 计测器保管维护119

7.2.3 计测器失准处理119

7.3 计测器的使用120

7.3.1 大型仪器使用方法121

7.3.2 各类卡尺使用方法121

7.3.3 微分量具使用方法122

7.3.4 表类量具使用方法122

7.3.5 架盘天平使用方法123

7.3.6 台秤案秤使用方法124

7.4 计测器的校准124

7.4.1 计测器校准方式124

7.4.2 校准过程的控制126

7.4.3 校准结果处理126

7.5 计量器的测量127

7.5.1 计量器测量方法127

7.5.2 计量器测量程序130

第8章 检验误差控制132

8.1 检验人员考核指标132

8.1.1 准确率及计算公式132

8.1.2 错检率及计算公式133

8.1.3 漏检率及计算公式133

8.2 误差产生原因分析134

8.2.1 计量器具误差134

8.2.2 环境条件误差135

8.2.3 检验方法误差135

8.2.4 检验人员误差137

8.2.5 受检物品误差141

8.3 误差产生的分类141

8.3.1 系统误差141

8.3.2 随机误差143

8.3.3 粗大误差144

8.4 消除误差的措施145

8.4.1 系统误差的消除145

8.4.2 测量条件的控制147

8.4.3 计量器具的选择149

8.4.4 测量方法的选择150

8.4.5 对检验员的要求151

第9章 品管员技能提升154

9.1 来料品质检测技能提升154

9.1.1 基础材料来料品质检测点154

9.1.2 电子元件来料品质检测点155

9.1.3 电子装配组件品质检测点156

9.1.4 塑胶橡胶部件品质检测点157

9.1.5 五金配件来料品质检测点157

9.1.6 化学原料来料品质检测点158

9.1.7 包装材料来料品质检测点160

9.2 认识产品质量缺陷160

9.2.1 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160

9.2.2 各种缺陷的识别方法161

第10章 计测器具操作技能164

10.1 计测器操作程序164

10.1.1 电子秤的操作程序164

10.1.2 弹簧秤的操作程序165

10.1.3 硬度计的操作程序166

10.1.4 游标卡尺的操作程序167

10.1.5 游标高度尺的操作程序168

10.1.6 厚度计的操作程序169

10.1.7 千分尺的操作程序170

10.1.8 千分表的操作程序171

10.1.9 万能角度尺的操作程序172

10.2 计测器内校程序173

10.2.1 硬度计内校程序173

10.2.2 深度尺内校程序174

10.2.3 游标高度尺内校程序176

10.2.4 外径千分尺内校程序177

10.2.5 各类游标卡尺内校程序178

10.2.6 厚度计内校程序179

10.2.7 电子秤内校程序180

10.2.8 钢卷尺内校程序181

10.2.9 温度计内校程序181

第11章 统计抽样检验及应用184

11.1 抽样检验类型184

11.1.1 计数抽样检验184

11.1.2 计量抽样检验185

11.1.3 计数与计量抽样比较表186

11.2 抽样检验原理187

11.2.1 计数抽样方案确定方法187

11.2.2 确定接收质量限(AQL)189

11.2.3 抽样特性曲线(OC曲线)192

11.2.4 抽样检验易犯的错误194

11.3 抽样检验标准195

11.3.1 抽样检验标准依据195

11.3.2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196

11.3.3 调整型抽样检验方案198

11.3.4 抽样国家标准选择表2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