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药理论量化与应用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药理论量化与应用研究
  • 管竞环,朱宏斌,马威主编;马利,王彤,苏文等副主编;马利,马威,王芳等编;李恩宽主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5821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中药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药理论量化与应用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3

第1章 105种植物类中药42种元素检测与分析3

一、105味中药42种元素的检测3

二、中药元素含量的正态性检验8

三、植物类中药中42种元素分布规律——威布尔分布9

四、中药元素含量区间尺的建立14

第2章 中药四性的元素量化研究19

一、四性理论的渊源及历史沿革19

二、中药四性的研究现状22

三、中药四性研究存在问题23

四、中药四性的研究方法与展望25

五、中药寒凉、温热药性F值计算27

六、中药寒、凉、温、热四性的Fisher分析30

第3章 中药五味的元素量化研究34

一、五味与五行、脏腑关系34

二、五味的作用35

三、五味的运用36

四、五味的现代研究37

五、五味研究的局限性与对策38

六、五味与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39

第4章 中药归经的元素量化研究42

一、中药归经的概念42

二、中药归经的源流43

三、中药归经的现代研究44

四、中药归经的研究思路46

五、中药归经的元素量化分析47

第5章 方剂四性的元素量化分析51

一、方剂的选择51

二、110首方剂煎煮液中33种元素的检测分析57

三、建立方剂的元素含量“区间尺”57

四、110首方剂33种元素的含量区间谱图及分析59

五、方剂寒凉、温热药性的F值定量分析60

六、方剂元素的聚类分析64

七、方剂元素量化研究的重要意义70

八、五种逐瘀汤的药性与F值关系70

下篇75

第6章 人发元素含量对肾气的健康评价75

第一节 武汉地区正常人头发元素含量变化规律75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及理论基础76

二、1010例男性和1372例女性头发中9种元素的检测77

三、男性、女性各年龄段头发中9种元素含量值的统计分析78

四、头发元素变化规律与人体生理学意义86

第二节 人发元素含量对肾气的量化研究89

一、肾气的研究现状89

二、人发元素检测91

三、肾气的判别分析92

四、肾气的健康评价100

第7章 右归丸治疗肾阳虚证的血液元素动态变化103

一、右归丸对正常家兔血液元素含量的“时间——效应”103

二、右归丸治疗家兔肾阳虚证的血液元素含量变化规律111

第8章 根据钙磷比值优化组方治疗CRF的实验研究117

第一节 在辨证指导下根据中药钙磷比值选药组方的实验研究118

一、药物选择及组方118

二、坚肾合剂药物组成120

三、坚肾合剂处方组成评价122

第二节 坚肾合剂治疗CRF大鼠的实验研究124

一、材料和方法124

二、结果125

三、动物模型的评价128

四、坚肾合剂治疗CRF的机制探讨128

第三节 坚肾合剂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130

一、一般资料130

二、治疗分组及统计方法132

三、结果132

四、证的客观化研究的思考133

第9章 富锌中药驱铅丸治疗慢性铅中毒大鼠过程中元素变化规律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135

一、驱铅丸的组成135

二、驱铅丸的药效及药理研究136

三、驱铅丸治疗儿童铅中毒的临床观察159

四、驱铅丸急性毒性试验160

五、结论161

第10章 富锌中药对铅致海马区突触损伤的保护作用163

一、驱铅丸对铅致海马区突触损伤及学习记忆能力改变的药效学研究164

二、方解179

三、驱铅丸的药理作用机制181

四、结论184

第11章 运用归经理论提高临床疗效185

一、中医内科疾病所用药物的归经规律185

二、中医伤科学之骨折所用药物归经的规律188

三、中医肾系疾病药物归经规律探讨190

四、“疾病归经规律”的研究任重道远192

第12章 药证相关的元素研究195

第一节 慢性肾炎虚证元素与补阳药、补气药元素含量比较195

一、临床资料与检测方法195

二、慢性肾炎虚证患者与补益药元素检测结果与分析196

三、慢性肾炎虚证辨证论治与元素202

第二节 补益中药(方剂)与泄泻中药(方剂)元素含量比较205

一、补益药和泄泻药元素含量比较205

二、补益方剂和泄泻方剂元素含量比较207

第三节 典型实证与典型虚证患者血清元素含量比较209

一、病例选择210

二、血液样本采集及元素检测210

三、结果与统计分析211

四、元素是方证对应的媒介215

附件A 105味植物类中药42种微量元素检测值217

附件B 110首方剂33种微量元素检测值248

参考文献2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