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复旦百年经典文库 中国经学史论著选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周予同著;邓秉元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11362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85页
- 文件大小:229MB
- 文件页数:597页
- 主题词:经学-历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复旦百年经典文库 中国经学史论著选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前期著述1
经今古文学3
一经今古文的诠释3
二 经今古文异同示例5
三 经今古文的争论8
四 经今古文的混淆12
五 经今文学的复兴13
六 经今古文学与其他学术的关系17
七 经今文学在学术思想上的价值23
八 经今文学的重要书籍25
纬书与经今古文学28
一纬书的界说29
二 纬书的起源31
三 纬书的变迁32
四 纬书产生的原因34
五 汉代今古文学家对於纬谶的关系37
六 近代今古文学家对於纬书的见解39
七 纬书的书目41
《经学历史》注释本序言45
一、经学之三大派45
二、经学史之重要与其分类47
三、皮锡瑞传略50
四、皮著《经学历史》批判52
补遗55
朱熹57
第一章 引言57
第二章 朱熹传略61
第三章 朱熹之哲学65
一本体论65
二 价值论67
三 认识论77
第四章 朱熹之经学80
一《易经》学81
二《书经》学83
三《诗经》学85
四《礼经》学88
五《春秋》学90
六《孝经》学91
七《四书》学92
第五章 朱熹之史学与文学93
第六章 朱熹与当代学派96
第七章 朱熹之著作100
一经部100
二 史部104
三 子部105
四 集部108
第八章 朱学之传授110
附录 朱熹简明年谱111
中国学校制度117
绪言117
上古编121
一传说中的西周以前的学制121
二《礼记》、《周礼》所传的西周的学制122
三 春秋、战国时代的私学126
中古编128
一秦代的“吏师”制度与博士128
二 两汉的经典教育与学校130
三 魏晋时代学校制度的衰败136
四 南北朝的学校制度139
近代编141
一科举制度下的隋唐学制141
二 两宋的学校与书院149
三 异族统治下的辽、金、元学校156
四 明代的学校制度161
五 清代初、中叶的学制166
现代编169
一新式学校的萌芽169
二 新式学制的产生173
三 民国新学制的颁布与修正180
四 国民党党治下的学校制度187
群经概论190
导论190
本论200
一《易经》200
二《尚书》204
三《诗经》207
四《三礼》——《周礼》、《仪礼》与《礼记》211
五《春秋》——《春秋经》与《左传》、《公羊传》、《谷梁传》219
六《论语》231
七《孝经》234
八《尔雅》238
九《孟子》242
纬谶中的孔圣与他的门徒245
一孔圣的诞生245
二 孔圣的异表246
三 孔圣的使命247
四 上天的启示之一——获麟248
五 上天的启示之二——血书250
六 孔圣的宪法草案之一——《春秋》251
七 孔圣的宪法草案之二——《孝经》253
八 孔圣的告天254
九 孔圣的其他法典255
十 孔圣的史观257
十一孔圣言行散记258
十二 孔圣的门徒261
孔子264
一引语264
二 传略265
一孔子的家世265
二孔子的生平266
三孔子的日常生活273
四孔门的述赞275
五孔子的著作277
三 学说282
一孔子的本体论282
二孔子的道德哲学284
三孔子的教育哲学290
四孔子的政治哲学296
五孔子的宗教哲学301
四 尾语303
纬谶中的“皇”与“帝”306
引言306
一“皇”与“帝”306
二“三皇”与“五帝”308
三“五天帝”与“五人帝”310
四 三皇说之一——天、地、人三皇311
五“三皇”与“十纪”312
六 三皇说之二——伏牺、神农、女娲313
七 三皇说之三——伏牺、神农与燧人317
八 黄帝——五人帝之一318
九 少昊——五人帝之二325
十 颛顼——五人帝之三325
十一帝嚳——五人帝之四326
十二 唐尧——五人帝之五327
十三 虞舜——五人帝之六333
十四 苍颉——五帝以外的一帝337
十五 三皇五帝之际的诸皇338
五十年来中国之新史学341
二、学术经世383
儒家之精神的社会政策383
一赘言383
二 释题384
三 例证386
四 批判391
殭尸的出祟 ——异哉所谓学校读经问题394
“汉学”与“宋学”403
《孝经》新论413
治经与治史423
道儒的党派性427
三、晚期论文433
“经”、“经学”、经学史 ——中国经学史论之一433
什么是“经”?433
什么是“经学”?437
中国经学史研究的特点438
中国经学史的研究任务440
王莽改制与经学中的今古文学问题442
有关讨论孔子的几点意见451
章学诚“六经皆史说”初探455
博士制度和秦汉政治467
从顾炎武到章炳麟484
“六经”与孔子的关系问题495
一“五经”皆孔子所作说496
二“六经”与孔子无关说497
从孔子到孟、荀 ——战国时的儒家派别和儒经传授503
孔子以后的儒家派别503
孔子以后的儒经传授507
儒家内部孟荀两派的对立512
附录518
新文化运动百年祭——兼论周予同与二十世纪的经学史研究&邓秉元518
周予同自述569
周予同学术及生平简表&邓秉元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