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控机床冲削加工直接编程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孙德茂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20868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数控机床-机械压力机-程序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控机床冲削加工直接编程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
1.1.1 数控机床的组成1
第1章 编程基础1
1.1.2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2
1.2 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制方法2
1.2.1 概述2
1.2.2 直接编程3
1.2.3 CAM辅助编程3
1.2.4 PC辅助编程4
1.3 坐标系及坐标方向4
1.3.1 标准坐标系4
1.3.2 坐标轴及方向的确定5
1.3.4 机床坐标系6
1.3.5 工件坐标系6
1.3.3 电气坐标系6
1.4 程序编制的工艺处理7
1.4.1 确定机床和数控系统7
1.4.2 工件的安装7
1.4.3 编程原点的设定7
1.4.4 模具(刀具)的确定7
1.4.5 确定工步顺序10
1.4.6 折弯件展开长度的计算10
1.4.7 减小冲削力的措施11
1.5 编写数控加工技术文件12
1.6 编写零件加工程序13
第2章 基本编程指令15
2.1 概述15
2.2 准备功能(G功能)16
2.3.2 定位(G00)17
2.3 插补功能17
2.3.1 插补原理17
2.3.3 直线插补(G01)(含直线插补算法)18
2.3.4 圆弧插补(G02、G03)(含圆弧插补算法)20
2.4 进给功能30
2.4.1 快速进给速度30
2.4.2 切削进给速度30
2.4.3 自动加减速31
2.4.4 程序段拐角处的速度控制指令(G09、G61、G64)36
2.4.5 暂停(G04)37
2.5 自动返回参考点(G28)37
2.6 坐标系38
2.6.1 工件坐标系设定(G92、G54~G59)38
2.6.2 局部坐标系(G52)42
2.7.1 绝对值指令(G90)和增量值指令(G91)43
2.7 坐标尺寸指令43
2.7.2 英制/米制转换(G20、G21)44
2.7.3 常用式小数点输入/计算器式小数点输入44
2.8 冲压功能45
2.8.1 冲压功能(一次冲压循环)45
2.8.2 仅定位而不执行冲压(G70)46
2.8.3 步冲功能47
2.8.3.1 圆弧步冲(G68)48
2.8.3.2 直线步冲(G69)50
2.8.3.3 圆弧步冲(G68)和直线步冲(G69)的注意事项51
2.8.4 用M功能规定的步冲加工52
2.8.4.1 在步冲方式中的G00指令52
2.8.4.2 在步冲方式中的G01、G02和G03指令53
2.8.5 外部运动功能55
2.8.4.3 用M功能步冲的注意事项55
2.9 存储行程极限和安全区功能56
2.9.1 存储行程极限(G22、G23)56
2.9.2 安全区功能58
2.9.2.1 冲压禁区和趋近禁区58
2.9.2.2 设定安全区58
2.9.2.3 设定刀具形状区59
2.9.2.4 安全区的自动设定59
2.10 刀具功能(T功能)62
2.10.1 刀具选择指令62
2.10.2 T指令忽略65
2.10.3 刀具偏置65
2.10.4 多刀具控制65
2.10.4.3 刀具补偿66
2.10.4.2 多刀具系统和C轴之间的关系66
2.10.4.1 刀具号66
2.10.4.4 多刀具控制使用注意事项67
2.11 辅助功能(M功能)67
2.12 主轴(冲压)速度功能(S功能)70
2.13 程序的构成70
2.13.1 程序纸带的构成70
2.13.2 程序的构成74
第3章 简化编程、补偿功能和C轴控制81
3.1 简化编程功能81
3.1.1 模式功能81
3.1.1.1 基准点指令(G72)81
3.1.1.2 圆周孔指令(G26)82
3.1.1.3 直线孔指令(G76)83
3.1.1.4 圆弧孔指令(G77)84
3.1.1.5 网格孔指令(G78、G79)86
3.1.1.6 方模直线步冲(G86)87
3.1.1.7 方模矩形孔步冲(G87)89
3.1.1.8 圆弧步冲(G88)90
3.1.1.9 直线步冲(G89)92
3.1.1.10 模式功能之后的增量值指令93
3.1.1.11 编程模式功能的注意事项96
3.1.1.12 模式功能的存储和调用96
3.1.2 自动再定位(G75)96
3.1.3 宏功能101
3.1.3.1 宏程序的存储101
3.1.3.2 宏程序的调用103
3.1.3.3 宏程序的嵌套调用103
3.1.3.4 宏程序的存储能力104
3.1.3.6 存储宏程序的清除105
3.1.3.5 多个宏程序的存储和调用(宏程序号90~99)105
3.1.4 多件加工功能106
3.1.4.1 多件加工的基点指令(G98)106
3.1.4.2 多件加工指令(G73,G74)108
3.1.4.3 多件加工方法的设定110
3.1.4.4 多件加工举例110
3.1.5 弯曲补偿(G38、G39)112
3.2 其他系统的几何轮廓自动编程功能114
3.2.1 ECS的GAP几何轮廓自动编程115
3.2.1.1 几何元素的定义115
3.2.1.2 目标点的判别116
3.2.1.3 程序段数据117
3.2.1.4 GAP编程举例119
3.2.2.1 几何元素的描述120
3.2.2 NUM的PGP几何轮廓自动编程120
3.2.2.2 特征点的判别121
3.2.2.3 程序段格式121
3.2.2.4 程序段数据122
3.2.2.5 倒棱与过渡圆弧编程举例123
3.2.2.6 PGP编程举例123
3.2.3 A_B的GTL几何轮廓自动编程125
3.2.3.1 一般规定125
3.2.3.2 几何元素定义125
3.2.3.3 GTL编程举例126
3.3 补偿功能127
3.3.1 刀具半径补偿C(G40~G42)(含刀具半径补偿偏置矢量的计算)127
3.3.1.5 刀具半径补偿C详述128
3.3.1.4 G40、G41和G42128
3.3.1.3 偏置矢量128
3.3.1.2 偏置量128
3.3.1.1 刀具半径补偿功能128
3.3.1.6 刀补C编程举例143
3.3.1.7 刀具半径补偿偏置矢量的计算144
3.3.2 D功能154
3.3.3 外部刀具偏置155
3.3.4 补偿量的编程输入(G10)155
3.3.5 比例缩放功能(G50、G51)155
3.3.6 坐标系旋转功能(G84、G85)157
3.3.6.1 指令格式157
3.3.6.2 坐标系旋转功能与其他功能的关系159
3.3.7 可编程参数输入(G10)161
3.4 C轴控制(模具角度分度)162
3.4.1 概述162
3.4.2 详细说明163
3.4.3 C轴的编程举例165
第4章 ISO代码指令编程应用168
4.1 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写168
4.2 零件加工程序的评价和优化170
4.3 孔加工程序的编程171
4.3.1 用成形模具冲孔172
4.3.2 圆孔的步冲加工174
4.3.3 方孔的步冲加工174
4.3.4 带圆弧方孔的步冲加工176
4.4 轮廓加工编程177
4.4.1 零件的裁剪加工177
4.4.2 用M功能步冲加工轮廓178
4.4.3 用步冲功能加工轮廓178
4.5 多件加工的编程180
4.6 零件加工编程举例181
4.6.1 仪表盘的加工编程181
4.6.2 安装板的加工编程184
4.6.3 底板的加工编程186
4.6.4 框架的加工编程187
4.6.5 支架的加工编程189
4.6.6 圆环板的加工编程190
4.6.7 连杆板的加工编程191
4.6.8 百页窗冲裁192
第5章 用户宏程序功能B193
5.1 概述193
5.1.1 用户宏程序和用户宏指令193
5.1.2 用户宏程序功能的发展193
5.2.2 变量的引用194
5.2 变量194
5.2.1 变量的表示194
5.2.3 未赋值变量195
5.2.4 显示和设定变量195
5.3 变量类型196
5.3.1 局部变量#1~#33196
5.3.2 公用变量#100~#149和#500~#531196
5.3.3 系统变量#1000~#5104196
5.4 运算指令204
5.5 控制指令207
5.6.2 用户宏程序本体的存储211
5.6.3 用户宏程序语句和NC语句211
5.6.1 用户宏程序本体的建立211
5.6 用户宏程序本体的建立和存储211
5.7 用户宏程序调用指令(用户宏程序命令)214
5.7.1 非模态调用(单一调用)(G65)214
5.7.2 模态调用(G66、G67)216
5.7.3 多重调用216
5.7.4 多重模态调用217
5.7.5 使用G代码的宏程序调用217
5.7.6 用M代码调用子程序218
5.7.7 用T代码调用子程序218
5.7.8 自变量中小数点的位置218
5.7.9 M98(子程序调用)和G65(用户宏程序调用)之间的区别218
5.7.10 用户宏程序的嵌套和局部变量的级219
5.8 与其他功能的关系219
5.10 用户宏程序编程举例221
5.10.1 螺栓孔位计算宏程序221
5.9 限制221
5.10.2 从直角坐标系(XY)转换成极坐标系(rθ)222
第6章 用户宏程序功能的编程应用224
6.1 任意角度矩阵均布孔位计算宏程序的编程224
6.2 规则形状孔打碎加工宏程序的编程226
6.2.1 圆孔打碎加工宏程序的编程226
6.2.2 矩形孔打碎加工宏程序的编程228
6.3 直线留筋步冲加工宏程序的编程230
6.3.1 两端留筋直线步冲加工宏程序的编程230
6.3.2 中间留筋直线步冲加工宏程序的编程232
6.4 方孔留筋不落料加工宏程序的编程233
6.4.1 不带圆角方孔留筋不落料加工宏程序的编程233
6.4.2 带圆角方孔留筋不落料加工宏程序的编程235
6.5.1 几何轮廓的分析237
6.5 几何轮廓直接编程(GDP)功能的编程237
6.5.2 指令中使用的符号和含义239
6.5.3 数据的输入239
6.5.3.1 直线数据的输入240
6.5.3.2 圆弧数据的输入241
6.5.3.3 数据的还原、处理与整理242
6.5.3.4 双元素输入与单元素输入指令汇总244
6.5.3.5 公用变量初始化245
6.5.4 直线—直线(含等边倒角、过渡圆弧)的宏程序编程246
6.5.5 直线—圆弧(含过渡圆弧)的宏程序编程250
6.5.6 圆弧—直线(含过渡圆弧)的宏程序编程255
6.5.7 圆弧—圆弧(含过渡圆弧和切线)的宏程序编程260
6.6 非圆曲线轮廓的宏程序编程268
6.6.1 非圆曲线轮廓插值节点的计算268
6.6.2 指数函数曲线轮廓的宏程序编程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