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发展人权与法治研究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发展人权与法治研究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 汪习根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17098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人权-保护-司法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发展人权与法治研究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人权与司法一般问题研究3

第一篇 论加强人权司法保障&汪习根3

一、从人权到诉权的转变3

二、从人权法律原则到法律规则的转变4

三、从纸上的权利向行动中的权利的转变7

四、从信访扩张到依法终结涉法涉诉信访的转变9

第二篇 论网络舆论权利的法理基础与性质&张德淼 高颖12

一、网络舆论权利的法理基础12

二、网络舆论权利的法律渊源14

三、网络舆论权利性质的多种评说16

四、网络舆论权利的性质与核心内容再认识19

第三篇 论人权的司法化&杨汉臣22

一、人权司法化与现代司法23

二、人权司法化的理论基础26

三、人权司法化的逻辑进路27

四、人权司法化的实现障碍29

五、结语31

第四篇 人权保障视角下的警察行政即时强制措施研究&张德淼 康兰平32

一、警察行政即时强制措施的基础理论32

二、我国警察行政即时强制措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35

三、我国警察行政即时强制措施的完善42

四、结语47

第五篇 人权与私权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的平衡考量&张莉48

一、知识产权双重属性的发展、丰富与完善48

二、当代知识产权实现进程中的困境51

三、知识产权二元取向中的平衡考量54

第六篇 论老字号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滕锐57

引言57

一、老字号的概念57

二、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58

三、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61

第七篇 联合国人权公约语境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若干问题研究&黄怡65

一、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65

二、非法证据排除与刑事证明标准67

三、非法证据的类型68

四、非法方法的认定70

五、排除非法证据之法定程序72

六、结语74

第八篇 传统“抵命”观与命案中的赔偿模式&易江波75

一、调解与判决的逻辑:当代命案中的赔偿模式76

二、表达与实践之间:中国法律传统中的命案赔偿模式78

三、作为中国法律传统特征的“通过命案司法的治理”81

四、中国现代性与“通过命案司法的治理”的当代可能82

第二部分 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研究91

第一篇 错案追究制应向何处去&刘一纯 巩晓雯91

一、错案追究制的界定与缘起91

二、错案追究制的实践与存废争议92

三、错案追究制与国家赔偿追责追偿制的关系94

四、错案追究制向国家赔偿追责追偿制的回归96

第二篇 论隐私权司法保障制度的完善&崔四星100

一、隐私权的性质与价值100

二、我国隐私权的保障制度的问题101

三、通讯监听中隐私权的保障及司法规制102

四、大数据下个人信息中的隐私权的保障与司法规制104

五、隐私权宪法救济的司法化108

第三篇 社区矫正情势下的缓刑撤销问题研究&王晖111

一、社区矫正制度与缓刑制度111

二、实践中社区矫正情势下的缓刑撤销的现状及困惑112

三、完善社区矫正情势下的缓刑撤销的对策——诉讼化程序的构建114

结语116

第四篇 论法官法律思维与经验判断之互补与趋同&王力117

引言117

一、现状透析:“陪而不审”“合而不议”履职现状令人堪忧118

二、职能定位:以朴素的经验衡平弥补法律和法官思维的局限121

三、比较研究:追根溯源变“陪审员”为“参审员”更符合制度理念124

四、制度改革:让“外行”和“专家”优势互补共绘法治“中国梦”127

结语131

第五篇 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的功能与实现路径&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法院课题组132

一、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工作的功能定位132

二、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工作的功能实现135

结语139

第六篇 论信访司法终结制度的构建&翟凯140

一、涉诉信访终结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40

二、司法终局性与涉诉信访终结制度的关系143

三、涉诉信访制度与司法终局原则的冲突145

四、确立司法终局是终结涉诉信访的治本良策147

结语151

第三部分 人权与司法权理性运行研究155

第一篇 论现代科技发展与司法理性提升&何士青 何琛 张菁155

一、司法理性及其存在的依据155

二、现代科技发展对司法理性的挑战157

三、司法理性在现代科技推动下提升160

第二篇 “加”功“真”效:减刑假释制度 前进的“五化”之路&车志平163

引言163

一、实证与拷问:减刑假释的实证考察164

二、减刑假释工作不成熟的原因探析166

三、理论检视:域外减刑假释程序的基本构造169

四、实践探索:上下求索减刑假释程序完善之道170

五、路在何方:“五化”之路的理想模式探寻171

六、结语176

第三篇 比较与借鉴: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进路补善&肖杰177

引言177

一、法官职业保障概述178

二、现状与问题: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相关规定及评价179

三、比较与借鉴:对域外法官保障制度的比较法考察182

四、出路和思考:完善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构想186

五、结语191

第四篇 裁判文书说理机制研究&李国强 聂长建192

一、裁判文书说理的激励机制193

二、裁判文书说理的训练机制195

三、裁判文书说理的倒逼机制197

第五篇 和而不同:律师与法官之间&张忠斌200

一、他们是法律职业的共同体200

二、彼此尊重弥足珍贵202

三、让我们携手走向法治的又一个春天206

第六篇 论恶意诉讼的法律识别和规制&方正权 黎锦207

一、恶意诉讼:良法的偏离207

二、恶意诉讼的法律识别211

三、恶意诉讼的法律规制214

第七篇 从“被诉讼”到“司法公信”&周林波 龚瑜220

一、从“被诉讼”说起220

二、审视公众的意识基础与内心期待221

三、司法现实——法官与公众的双向困境223

四、审判组织的人文发展——从期待到信赖225

结语230

第四部分 人权与治理研究233

第一篇 论国家治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话语体系&任颖233

一、马克思主义的治理观234

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23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话语体系237

第二篇 论依法治国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周昕239

一、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39

二、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检验标准240

三、依法治国对领导干部提出新的时代要求242

第三篇 论法治的五维结构&马忠泉244

导言244

一、公平正义——法治的价值理念之维247

二、法律规范——法治的制度构建之维250

三、法律行为——法治的社会自治之维251

四、自由裁量——法治的权威决断之维253

五、正当程序——法治的权力约束之维254

结语256

第四篇 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儒家元素及程序性包容&涂少彬 李振海258

一、博弈论是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的显微镜与望远镜259

二、日常生活反观:国家治理现代化儒家文化维度的切入261

三、儒家文化仍是我们当下的现实与命运263

四、以科学理性透明与严密的法律程序包容整合儒家文化266

第五篇 《禁止酷刑公约》在中国的最新进展&罗姗269

引言269

一、禁止酷刑的紧迫性269

二、近年来中国在反酷刑事业上所作出的巨大努力272

三、反酷刑的其他制度保障277

第六篇 《刑法修正案(九)》彰显的人权价值&李俊明281

一、通过完善罪刑法定原则彰显公正与人权价值281

二、特别重视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283

三、进一步强化对失信、背信行为的惩治284

四、加大了对恐怖和极端主义犯罪的惩治力度284

五、再次减少了适用死刑的罪名2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