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孔墨论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孔墨论衡](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0058753.jpg)
- 林庆彰主编;陈维德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78986254331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3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孔墨论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先秦时代儒墨相非的情形1
一、墨家非儒之说1
二、儒家辟墨之言4
第二节 后世学者对儒墨相非的看法6
第三节 厘清孔墨思想纠葛之必要性与具体作法11
一、正视儒、墨相非的事实11
二、孔墨相关学说之深究与辨析12
第二章 孔墨思想之形成及其流衍15
第一节 孔墨的生平15
一、孔子的生平15
(一)先世15
(二)生平事迹15
二、墨子的生平19
(一)姓氏20
(二)国籍20
(三)年代20
(四)重要事迹22
第二节 孔墨的思想渊源24
一、孔子的思想渊源24
二、墨子的思想渊源27
第三节 孔墨的时代背景30
一、政治方面30
二、经济方面31
三、社会方面32
四、学术思想方面33
第四节 孔墨思想之流衍33
一、孔学之流衍34
(一)孔门弟子34
(二)孟子39
(三)荀子41
二、墨学之流衍43
第三章 孔墨天道及形上思想之异同47
第一节 天与天道47
一、孔子的天道观47
二、墨子的天道观49
三、比较与论评51
第二节 天命与命53
一、孔子所谓的天命与命53
二、墨子的非命论55
三、比较与论评56
第三节 鬼神观58
一、孔子对鬼神的态度58
二、墨子对鬼神的态度60
三、比较与论评63
第四节 孔墨与宗教65
第四章 孔墨人生观的异同67
第一节 对生命的体认67
一、孔子对生命的体认67
(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67
(二)对人性的体认68
二、墨子对生命的体认69
(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69
(二)对人性的体认70
三、比较与论评72
第二节 处世态度73
一、孔子的处世态度73
(一)克己复礼73
(二)下学上达74
(三)积极用世75
(四)述而不作76
(五)安贫乐道78
二、墨子的处世态度79
(一)平等互利79
(二)勤学不苟80
(三)弃禄向义81
(四)述作并重83
(五)自苦为极84
三、比较与论评85
第三节 人生理想87
一、孔子的人生理想87
(一)君子87
(二)内圣外王92
二、墨子的人生理想94
三、比较与论评97
第五章 孔墨的中心思想99
第一节 孔子的中心思想——仁99
一、仁的涵义99
二、仁的根源101
三、求仁的方法101
四、践仁的步骤102
第二节 墨子的中心思想——兼爱103
一、兼爱的涵义104
二、倡导兼爱的动机106
三、兼爱的根源107
四、兼爱的可行性108
五、兼爱的推行111
第三节 比较与论评112
第六章 孔墨政治思想之异同115
第一节 政治的基本理念115
一、孔子的政治理念115
(一)对政治的意义与起源的看法115
(二)政治理想116
(三)民本思想与爱民118
(四)人治主义118
二、墨子的政治理念119
(一)对政治的意义与起源的看法119
(二)政治理想121
(三)利民思想122
(四)神治主义123
三、比较与论评124
第二节 为政之道125
一、孔子所主张的为政之道125
(一)正名125
(二)举贤才126
(三)礼乐与德化127
(四)刑赏得中129
(五)无欲速、无见小利130
二、墨子所主张的为政之道131
(一)尊天事鬼131
(二)尚同政治132
(三)尚贤141
三、比较与论评144
第三节 君道与臣道146
一、孔子心目中的君道与臣道146
(一)君道146
(二)臣道147
二、墨子心目中的君道与臣道148
(一)君道148
(二)臣道149
三、比较与论评149
第四节 军事与外交思想150
一、孔子的军事与外交思想150
(一)军事——修文德、谨武备151
(二)外交——慎言行、善专对151
二、墨子的军事与外交思想152
(一)反对侵略152
(二)注重防卫155
(三)促进邦交155
三、比较与论评156
第七章 孔墨财经思想之异同159
第一节 生产159
一、孔子的生产观念159
(一)庶与富159
(二)尽力乎沟洫160
(三)发展工商业161
二、墨子的生产观念161
(一)增加生产力161
(二)以时生财162
(三)全民劳动163
三、比较与论评163
第二节 消费164
一、孔子的消费观念164
(一)尚俭164
(二)循礼165
二、墨子的消费观念166
(一)奉给民用则止166
(二)实利主义166
三、比较与论评167
第三节 财经政策168
一、孔子的财经政策168
(一)均产168
(二)薄税敛169
(三)使民以时169
二、墨子的财经政策169
(一)节葬、短丧169
(二)非乐170
(三)均产172
(四)调节物价172
三、比较与论评173
第八章 孔墨教育思想之异同175
第一节 教育的基本理念175
一、孔子的教育理念175
(一)教育的重要性175
(二)教育的宗旨176
二、墨子的教育理念176
(一)教育的重要性176
(二)教育的宗旨177
三、比较与论评177
第二节 教育的内容178
一、孔子的教育内容178
(一)通才教育179
1.六艺之文179
2.循礼之行180
3.忠信之德180
(二)分科教育181
1.德行181
2.言语182
3.政事182
4.文学182
二、墨子的教育内容182
三、比较与论评183
第三节 教学的态度184
一、孔子的教学态度184
(一)有教无类184
(二)循循善诱185
(三)以身作则185
二、墨子的教学态度186
(一)强聒说教186
(二)穷究原委187
(三)言行合一188
三、比较与论评188
第四节 求知的方法189
一、孔子求知的方法189
(一)博学审问189
(二)慎思明辨190
(三)取徵阙疑190
二、墨子求知的方法191
(一)闻知191
(二)说知192
(三)亲知193
三、比较与论评195
第五节 教学之术195
一、孔子的教学之术196
(一)因材施教196
(二)启发思维196
(三)叩其两端197
(四)对比见义197
(五)善用譬喻198
(六)砥砺磋磨198
二、墨子的教学之术199
(一)因材施教199
(二)相机教学200
(三)因势利导201
(四)把握要点202
(五)善用譬喻203
(六)慎其习染205
三、比较与论评206
第九章 结论209
第一节 孔墨思想之所以异同209
一、理性与理智之偏尚210
二、仁义与实利的趋舍211
三、人伦与天道的分途213
四、精神气质之悬隔214
第二节 孔墨思想的展望215
一、融和西方宗教精神、重开生命的学问216
二、调整文化心灵、开展科学领域217
三、落实外王之学、完成民主建国218
主要参考书目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