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程师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程师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0558688.jpg)
- 黎连业,黎萍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103269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12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527页
- 主题词:信息系统-系统工程-监督管理-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程师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基础知识1
1.1.1 信息系统工程1
第一篇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理论基础1
第1章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基本概念1
1.1.3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公司资质等级2
1.1.2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2
1.1.4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内容4
1.1.5 监理项目部的组成5
1.1.6 监理人员的职责6
1.1.7 监理公司的资质管理7
1.1.9 建设单位选择监理公司的工作程序9
1.1.8 监理人员的监理资格证书9
1.1.11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公司与相关行业监理公司的区别10
1.1.10 监理公司和监理人员的权利和义务10
1.1.12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制度的意义11
1.1.14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范围12
1.1.13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推行项目经理制度12
1.1.15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技术参考模型13
1.1.16 信息系统工程成功的关键因素14
1.1.17 信息系统开发的关键因素16
1.1.18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相关术语17
1.2 监理规划18
1.3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9
1.5.1 监理单位的业务条件20
1.5 监理单位的业务条件和监理人员的素质20
1.4 信息化系统工程监理大纲20
1.5.2 监理人员的素质21
2.1.1 质量22
2.1 信息系统工程的质量概念22
第2章 信息系统工程质量控制22
2.1.2 质量控制要求24
2.2.1 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质量控制25
2.2 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25
2.2.3 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26
2.2.2 工程项目招标阶段的质量控制26
2.2.4 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28
2.2.5 工程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30
2.3.1 三方协同质量控制33
2.3 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33
2.4.1 工程实施阶段质量控制的具体内容35
2.4 工程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35
2.3.2 设置质量控制点35
2.4.2 实施阶段质量控制的要点36
2.5.1 工程款支付签署质量认证37
2.5 质量控制的其他方法37
2.4.3 监理对质量隐患和质量问题的处理37
2.5.2 评审38
2.5.3 测试39
2.5.4 旁站40
2.6 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41
2.5.5 抽查41
2.7 工程质量管理的目标42
3.1.2 进度控制45
3.1.1 进度45
第3章 信息系统工程进度控制45
3.1 进度控制的基本概念45
3.2.3 影响进度控制的因素48
3.2.2 进度控制的范围48
3.2 进度控制的目标与范围48
3.2.1 进度控制的意义48
3.3.2 工程招标阶段进度控制的监理要点49
3.3.1 工程准备阶段进度控制的监理要点49
3.3 信息系统工程进度控制阶段监理要点49
3.3.4 工程实施阶段进度控制的监理要点50
3.3.3 工程设计阶段进度控制的监理要点50
3.4 进度控制的操作程序52
3.3.5 工程验收阶段进度控制的监理要点52
3.5.1 甘特图法54
3.5 进度控制的方法54
3.5.3 网络图计划法56
3.5.2 曲线图法56
3.6 信息系统开发项目进度的控制58
4.1 投资控制概述60
第4章 信息系统工程投资控制60
4.1.2 过程2——成本估算61
4.1.1 过程1——资源计划61
4.1.3 过程3——成本预算65
4.1.4 过程4——成本控制67
4.3.1 信息工程项目投资68
4.3 信息系统工程投资控制基础知识与方法68
4.2 投资控制的原则和必要性68
4.3.2 信息工程项目投资构成69
4.3.3 计量与工程付款控制方法70
4.4 投资决策分析方法71
4.6 在工程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主要监理工作74
4.5 在工程招标阶段投资控制的主要监理工作74
4.7.2 监理主要工作任务75
4.7.1 监理原则75
4.7 在工程实施阶段投资控制的主要监理工作75
4.7.3 监理的工作方法76
4.8 在工程验收阶段投资控制的主要监理工作77
5.1.2 项目变更的范围78
5.1.1 项目变更78
第5章 信息系统工程变更控制78
5.1 项目变更的概念78
5.1.5 项目变更产生的原因79
5.1.4 项目变更估价的确定79
5.1.3 变更程序79
5.2.2 变更控制的基本原则81
5.2.1 变更控制的目的81
5.2 变更控制的目的和原则81
5.3 变更控制的处理流程82
5.4.1 项目变更后的项目管理84
5.4 项目变更控制的监理工作84
5.4.2 对进度变更的控制85
5.4.4 对合同变更的控制86
5.4.3 对成本变更的控制86
5.4.6 监理策略88
5.4.5 项目延期的管理88
6.1.1 合同的法律特征90
6.1 合同90
第6章 信息系统工程合同管理90
6.1.2 信息系统工程合同的分类91
6.1.4 工程项目合同的作用93
6.1.3 工程项目合同的特点93
6.1.5 工程项目合同的主要内容94
6.1.6 工程项目合同签定的主要原则95
6.1.7 工程项目合同签定的注意事项97
6.2.2 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主要内容98
6.2.1 合同管理的意义98
6.2 信息系统工程的合同管理98
6.2.3 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实行责任制99
6.2.4 合同管理的原则100
6.3 监理对合同的管理101
6.4.1 合同争议103
6.4 合同争议的调解103
6.4.2 合同争议的特点104
6.4.4 合同调解105
6.4.3 合同争议的调解105
6.5.1 合同违约106
6.5 合同违约的管理106
6.5.3 对承建单位违约的管理108
6.5.2 对建设单位违约的管理108
6.6.1 索赔的概念109
6.6 索赔109
6.6.3 索赔的程序110
6.6.2 索赔的依据110
6.6.4 监理对索赔事件处理的原则114
6.7 知识产权保护的监理115
6.6.5 监理工程师对索赔报告的审查115
7.1.1 信息116
7.1 信息系统工程的信息116
第7章 信息系统工程的信息管理116
7.1.3 系统与信息的关系118
7.1.2 数据与信息的关系118
7.1.4 信息工程的信息管理119
7.2.2 计划管理120
7.2.1 立项管理120
7.2 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十四大要素120
7.2.3 监理单位的监理人员管理121
7.2.4 变更与风险管理123
7.2.6 评估与验收管理124
7.2.5 外购和外包管理124
7.3 项目管理与三方的关系126
7.2.7 文档管理126
7.4.1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相关信息分类127
7.4 监理单位的信息管理127
7.4.2 信息管理的重要性128
7.4.3 系统文档管理129
7.5 监理在工程各阶段信息管理的主要工作131
8.1.1 信息系统工程安全定义和要素的简述132
8.1 信息系统工程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132
第8章 信息系统工程安全管理132
8.1.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134
8.2.1 施工安全管理139
8.2 信息系统工程安全管理139
8.2.2 物理安全管理142
8.2.3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143
8.3 监理在信息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和建议144
8.4.2 监理在安全管理中要注意的策略145
8.4.1 监理在安全管理中要注意的事项145
8.4 监理在安全管理中要注意的事项和策略145
9.1.1 沟通148
9.1 沟通的概念148
第9章 沟通和协调148
9.1.2 软件开发项目中的沟通149
9.2 协调150
9.3 监理在协调活动中的基本原则152
9.4 信息系统工程协调监理要点153
10.1 工程开工、施工过程中正常情况下要用的表154
第10章 监理所使用的主要表据154
10.3 工程检验、工程验收要用的表155
10.2 工程施工过程中非正常情况下要用的表155
11.2 工程验收方案的审核与实施159
11.1 工程验收的前提条件159
第11章 验收和鉴定159
11.3.2 工程验收组的分工161
11.3.1 工程验收组的构成161
11.3 工程验收组织工作161
11.3.3 项目验收阶段的程序162
11.3.7 系统鉴定工作程序和文档资料163
11.3.6 系统验收报告的内容163
11.3.4 验收目标163
11.3.5 验收任务163
11.3.10 开发单位写出研究报告和技术报告的主要内容164
11.3.9 鉴定考核小组的测试结论报告的主要内容164
11.3.8 鉴定考核小组的测试报告的主要内容164
11.3.12 鉴定会的会议程序165
11.3.11 向鉴定考核小组提供的审查材料和鉴定材料165
11.4 售后服务与培训的监理166
12.1 招标167
第12章 招标、投标与评标167
12.3 投标书的写作168
12.2 招标书的写作168
12.4 评标169
12.5.1 监理在招标阶段的工作内容171
12.5 招标阶段的监理171
12.5.5 监理在工程招标阶段的信息管理174
12.5.4 监理在工程招标阶段的合同管理174
12.5.2 监理在工程招标阶段的进度控制174
12.5.3 监理在工程招标阶段的投资控制174
12.5.6 监理在工程招标阶段的协调175
13.1 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176
第13章 知识产权保护管理176
13.2.1 三方知识产权177
13.2 信息系统项目建设中的知识产权177
13.2.2 知识产权的保护178
13.3 知识产权管理180
13.2.3 监理单位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制度180
13.4 监理对商标的管理181
13.5 监理对技术合同的管理182
13.6 监理对科研档案的管理183
14.1 综合布线系统的基础185
第14章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监理的基本概念185
第二篇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监理185
14.3.1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188
14.3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188
14.2 综合布线系统的优点188
14.4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189
14.3.2 综合布线标准要点189
15.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立项阶段监理的有关要点191
第15章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监理的有关要点191
15.3.1 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监理的有关要点192
15.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阶段监理的有关要点192
15.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招标阶段监理的有关要点192
15.3.2 水平干线子系统设计监理的有关要点193
15.3.3 管理间子系统设计监理的有关要点194
15.3.4 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监理的有关要点195
15.3.5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监理的有关要点196
15.3.6 建筑群子系统设计监理的有关要点197
15.4.2 金属管的铺设200
15.4.1 布线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200
15.4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阶段监理的有关要点200
15.4.3 塑料槽的铺设204
15.5.1 测试概述207
15.5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测试阶段监理的有关要点207
15.5.2 超5类、6类线测试有关标准209
15.5.4 光缆测试211
15.5.3 大对数电缆测试211
15.6.1 智能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检验要点212
15.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阶段监理的有关要点212
15.6.2 综合布线系统检验要点217
15.6.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验要点221
15.6.4 智能建筑的电源、接地与环境的有关要求224
15.6.5 安全防范系统主要检验内容228
15.6.6 智能化系统集成检验要点234
15.7.2 器材验收236
15.7.1 环境检查236
15.7 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要点236
15.7.3 设备安装验收237
15.7.4 现场(物理)验收238
15.7.5 文档与系统测试验收239
16.1 计算机网络简述240
第16章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概念240
第三篇 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监理240
16.2.1 局域网241
16.2 网络类型241
16.2.2 城域网242
16.2.4 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概述243
16.2.3 广域网243
16.2.5 虚拟专用网(VPN)简述247
16.2.6 帧中继网(Frame Relay)简述248
16.2.7 X.25分组交换网概述249
16.2.8 数字数据网DDN概述251
16.2.10 局域网的硬件组成253
16.2.9 无线网概述253
16.2.11 平台255
17.1 交换机选型要点257
17.1.1 选择千兆交换机的原则257
第17章 计算机网络系统设备选型要点257
17.1.2 选择交换机时需要注意的事项258
17.1.4 判断千兆交换机性能好坏的主要因素259
17.1.3 怎样选择交换机259
17.1.6 交换机技术发展趋势262
17.1.5 千兆交换机如何分类262
17.2.2 选择防火墙的基本原则263
17.2.1 宏观因素263
17.2 防火墙选型要点263
17.2.3 管理因素266
17.2.5 性能因素267
17.2.4 功能因素267
17.3.1 选购策略268
17.3 路由器选型要点268
17.2.6 抗攻击能力因素268
17.3.2 网络选择路由器要注意的事项269
17.4.1 工作站的主要体系结构271
17.4 工作站选型要点271
17.3.3 选择路由器时应考虑功能种类271
17.5.1 服务器272
17.5 服务器选型要点272
17.4.2 工作站的性能272
17.4.3 海量存储272
17.4.4 质量272
17.6.1 UPS要解决电源干扰问题274
17.6 不间断电源(UPS)选型要点274
17.5.2 如何选购服务器274
17.6.2 UPS主要性能指标275
17.6.3 配备UPS考虑的要点276
17.6.4 如何选配UPS277
17.6.5 UPS的选购278
17.7.1 网络数据存储简述279
17.7 网络数据存储设备选型要点279
17.7.2 存储技术与磁盘阵列技术284
17.8.2 数据库产品选型依据295
17.8.1 数据库产品295
17.8 数据库系统的选型295
17.9.1 无线网络的概述296
17.9 无线网络296
17.9.2 无线局域网297
17.9.3 无线局域网物理层298
17.10.1 C/S结构与B/S结构299
17.10 平台选型分析299
17.10.2 C/S、B/S、C/S与B/S混合模式分析302
17.11 网络操作系统选型分析303
18.1 信息网络系统工程立项阶段监理的有关要点304
第18章 信息网络系统工程建设监理的有关要点304
18.2 信息网络系统工程招标阶段监理的有关要点306
18.3 信息网络系统工程设计阶段监理的有关要点307
18.4 信息网络系统工程施工阶段监理的有关要点309
18.5.1 网络测试技术311
18.5 信息网络系统工程测试阶段监理的有关要点311
18.6.1 验收方案的审核与实施313
18.6 信息网络系统工程验收阶段监理的有关要点313
18.5.2 网络测试阶段的监理内容313
18.6.2 网络基础平台的验收有关要点315
18.6.3 网络服务平台的验收有关要点316
18.6.4 网络安全和管理平台的验收有关要点319
18.6.5 其他网络安全系统的验收有关要点320
19.1.2 机房建设322
19.1.1 机房的基本概念322
第四篇 计算机机房工程监理322
第19章 计算机机房工程的基本概念322
19.1 计算机机房工程322
19.1.4 计算机机房设计的环境考虑324
19.1.3 计算机机房使用面积的计算方法324
19.1.5 机房设计依据327
19.1.6 机房建设的温/湿度指标要求328
19.2.1 机房管理制度329
19.2 机房管理329
19.2.3 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330
19.2.2 计算机病毒防范制度330
20.1 机房工程的监理331
第20章 计算机机房工程监理的要点331
20.2 对屏蔽机房工程监理的重点333
20.5 计算机机房工程设计阶段监理的有关要点335
20.4 计算机机房工程招标阶段监理的有关要点335
20.3 计算机机房工程立项阶段监理的有关要点335
20.6.1 机房装修工程施工336
20.6 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阶段监理的有关要点336
20.6.2 对空气调节施工的监理338
20.6.3 对电气装置施工的监理339
20.6.4 对消防系统施工的监理340
20.6.5 对电磁屏蔽系统施工的监理342
20.7.1 对综合测试施工的监理343
20.7 计算机机房工程验收阶段监理的有关要点343
20.7.2 工程交接验收345
21.1.1 软件工程的概念347
21.1 软件工程的概念、特点和分类347
第五篇 应用软件开发系统工程监理347
第21章 应用软件开发系统工程的基本知识347
21.1.3 软件的分类方法348
21.1.2 软件的特点348
21.2.1 软件工程的内容349
21.2 软件工程的内容、目标、问题349
21.2.2 软件工程项目的目标350
21.3.1 软件生存周期351
21.3 软件生存周期及其模型351
21.2.3 软件工程面临的问题351
21.3.2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353
21.4.1 软件开发方法358
21.4 软件开发方法和开发工具358
21.4.2 软件开发工具361
21.5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362
21.6 软件工程标准365
21.7 软件开发文档366
21.8.1 软件质量367
21.8 软件质量保证367
21.8.2 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和集成成熟度模型(CMMI)368
21.8.3 ISO 9000质量标准体系373
22.1 可行性分析的目的374
第22章 应用软件开发系统工程立项阶段监理的有关要点374
22.2 可行性分析的具体步骤375
22.3.1 技术能力上的可行性分析376
22.3 可行性分析的任务376
22.3.2 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的可行性分析379
22.3.3 经济投资能力的可行性分析381
22.4 可行性分析报告的质量要求和主要内容382
22.5.1 项目立项383
22.5 项目立项与项目开发计划383
22.5.2 项目开发计划385
第23章 应用软件开发系统工程招标阶段监理的有关要点387
24.1 系统需求分析的任务390
第24章 系统需求分析设计阶段监理的有关要点390
24.2.1 确定系统目标阶段391
24.2 系统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391
24.2.2 需求分析阶段392
24.2.3 功能分析395
24.2.5 系统方案分析397
24.2.4 限制分析397
24.3 系统分析检验表399
24.3.2 用户联系400
24.3.1 分析计划工作400
24.3.4 当前系统401
24.3.3 系统目标401
24.3.5 数据元素的结构402
24.3.7 关于其他系统的研究403
24.3.6 用户访问403
24.3.9 选定一种设计选用方案404
24.3.8 选用方案的建议404
24.3.11 关于下一阶段的计划405
24.3.10 结构上的分析405
24.4.1 系统逻辑结构设计406
24.4 系统设计406
24.3.12 管理陈述和复审406
24.4.2 过程处理概要设计410
24.4.3 数据文件(数据库)设计411
24.5 系统设计中的文档资料413
24.4.4 系统界面设计413
24.5.1 系统设计说明书414
24.5.3 监理的主要活动415
24.5.2 提供的图表415
25.1 程序设计的任务417
第25章 程序设计及其编码阶段监理的有关要点417
25.2.2 程序设计阶段的开发任务和步骤418
25.2.1 程序设计阶段的目标418
25.2 程序设计的工作步骤418
25.2.3 程序设计阶段的考核指标421
25.3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422
25.4 程序总体设计423
25.5.1 输出设计424
25.5 输入输出文件代码设计424
25.5.2 输入设计426
25.5.3 文件设计428
25.5.4 代码设计433
25.5.5 程序设计处理流程435
25.5.6 程序设计中的文档资料436
25.6 程序设计及其编码阶段监理工作437
26.1.1 系统测试的目标439
26.1 系统测试的目标与任务439
第26章 应用软件系统测试阶段监理的有关要点439
26.2 软件测试技术440
26.1.2 系统测试的任务440
26.3 系统测试方法441
26.4 系统测试过程443
26.5.1 程序测试444
26.5 系统单元测试444
26.5.2 功能测试446
26.6 系统集成测试448
26.7 系统测试文档资料449
26.8 应用软件系统测试阶段监理450
27.1.1 建立台账制度451
27.1 系统试运行时故障处理方式451
第27章 应用软件系统试运行阶段监理的有关要点451
27.1.2 发生故障处理方式452
27.1.3 新系统产品、资料管理453
27.3 系统维护454
27.2 确定新旧系统转换工作机制454
27.4.2 系统维护手册的主要内容455
27.4.1 系统使用说明书的主要内容455
27.4 系统试运行阶段产生的文档资料455
27.5 应用软件系统试运行阶段监理的工作456
28.1 系统验收目标与任务457
第28章 应用软件系统验收与鉴定阶段监理的有关要点457
28.3.1 鉴定组织工作459
28.3 系统鉴定工作程序和文档资料459
28.2 系统验收报告的内容459
28.3.3 鉴定考核小组的测试结论报告的主要内容460
28.3.2 鉴定考核小组写出测试报告的主要内容460
28.3.4 开发单位写出研究报告和技术报告的主要内容461
28.3.6 鉴定会会议程序462
28.3.5 向鉴定考核小组提供的审查材料和鉴定材料462
28.4 验收阶段的监理工作463
29.1.1 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与标准464
29.1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发展过程464
第六篇 信息安全系统工程的监理464
第29章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概念464
29.1.2 安全立法问题467
29.2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对策468
30.2.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472
30.2 计算机病毒概述472
第30章 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护体系472
30.1 计算机网络病毒产生的4个时期472
30.2.2 计算机病毒的历史474
30.2.3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476
30.2.4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477
30.2.5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方法479
30.3 病毒的基本特性和一般特性480
30.2.6 计算机病毒发展趋势480
30.4 计算机病毒的结构483
30.5.1 网络病毒的特点484
30.5 网络病毒484
30.6.1 一般预防对策485
30.6 反病毒技术简述485
30.5.2 病毒在网络上的传播485
30.6.2 病毒征兆486
30.6.3 反病毒处理488
30.6.4 病毒扫描程序489
30.6.7 行为监视器490
30.6.6 完整性检查器490
30.6.5 内存扫描程序490
31.1 防火墙的概念492
第31章 防火墙技术492
31.2.2 包过滤的缺点494
31.2.1 包过滤的优点494
31.2 数据包过滤494
31.3.1 代理服务的优点495
31.3 代理服务495
31.4 入侵检测496
31.3.2 代理服务的缺点496
31.4.2 入侵检测产品功能497
31.4.1 入侵检测的目标497
31.5 入侵检测防火墙优缺点500
32.1 物理隔离技术的意义与作用501
第32章 网络安全物理隔离技术501
32.2 物理隔离技术的路线502
32.3 物理隔离的技术方案503
32.5 网络安全的监理511
32.4 网络系统安全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