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才性与玄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才性与玄理
  • 牟宗三著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36152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英语-词汇-手册-英、汉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才性与玄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王充之性命论1

第一节 综述“用气为性”所含之各种特征1

第二节 “气性”善恶之分解的展示:诸义并立7

第三节 《本性篇》辟谬21

第四节 材质主义之命定主义30

第二章 《人物志》之系统的解析37

第一节 “系统的解析”之意义37

第二节 《人物志》论人是品鉴的:对于才性的品鉴38

第三节 全幅人性的了悟:品鉴的与道德的40

第四节 才性的展示:才性与普遍的道德心性41

第五节 中和之质与偏杂之质:才性之种种姿态或形相——才性人格之层级44

第六节 体别与进德:才性系统不能建立进德之学,进德之学所以可能之超越根据48

第七节 《人物志》顺才性之品鉴,对于英雄有恰当相应之理解,对于圣人无恰当相应之理解51

第八节 四理与四明:品鉴与智悟——艺术境界与智悟境界53

第三章 魏晋名士及其玄学名理57

第一节 “名士”格之出现57

第二节 正始名士:玄学名理以王、何、荀粲为代表;荀粲之玄远61

第三节 王弼之高致65

第四节 王弼易学之史迹71

第五节 治易之三系:术数系、象数系、义理系;管辂之术数76

第四章 王弼玄理之易学85

第一节 王弼易学之中心观念85

第二节 王弼《乾彖》“各正性命”解88

第三节 王弼“复其见天地之心”解92

第四节 王弼之“大衍”义93

第五节 王、韩之“一阴一阳”解97

第六节 王、韩之“体用有无”义100

第七节 王弼之“圣人体无”义102

第八节 王弼之“圣人有情”义106

第五章 王弼之老学——王弼《老子注》疏解109

第一节 “有”、“无”、“玄”:名号与称谓109

第二节 道之主宰性、常存性、先在性119

第三节 道之自然义122

第四节 综括前义126

第五节 道之生成性或实现性:道为“实现原理”之意义133

附录141

第六章 向、郭之注《庄》144

第一节 注《庄》之故事144

第二节 《老》《庄》之同异148

第三节 向、郭之“逍遥”义155

第四节 向、郭之“迹冥”论161

第五节 向、郭之“天籁”义167

第六节 向、郭之“养生”义176

第七节 向、郭之“天刑”义186

第八节 向、郭之“四门示相”义192

第七章 魏晋名理正名198

第一节 魏初名理之缘起198

第二节 “名理”一词是否可单用于才性?204

第三节 “言意之辨”之缘起208

第四节 名言能尽意与不能尽意之辨之义理的疏解213

第五节 中国先秦名家之形名、名实与魏晋之名理究有本质之意义否?218

第六节 中国先秦名家之名实与魏晋名理之进一步的提炼与规定223

第七节 顺唐君毅先生之辨进一解227

第八节 境界形态下主客观性统一问题236

第九节 “言意境”与“超言意境”:哲学名理与教下名理之不同,以及其与圣证之不同239

第八章 阮籍之庄学与《乐论》246

第一节 阮籍之风格246

第二节 《达庄论》与《大人先生传》:对于礼法之反抗256

第三节 形而上的天地之和之《乐论》267

第一节 嵇康之风格275

第九章 嵇康之名理275

第二节 嵇康之《养生论》280

第三节 嵇康之《释私论》295

第四节 嵇康之《声无哀乐论》:纯美的和声当身之乐论302

第十章 自然与名教:自由与道德313

第一节 浮文妨要与崇尚自然:自由与道德之冲突313

第二节 裴?之《崇有论》316

第三节 借黑格尔之言进一解323

后跋3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