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连接高铁和机场的城际轨道 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南京南站至禄口机场段工程设计总结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连接高铁和机场的城际轨道 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南京南站至禄口机场段工程设计总结](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0055306.jpg)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8571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城市铁路-轨道交通-设计-南京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连接高铁和机场的城际轨道 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南京南站至禄口机场段工程设计总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工程概况1
1.1 概述1
1.2 江苏省及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1
1.3 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
1.4 设计基本情况4
2 设计历程回顾67
2.1 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与批复67
2.2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与批复67
2.3 总体设计的编制67
2.4 初步设计的编制与批复68
2.5 施工图设计68
2.6 法定专题的编制与评审68
2.7 相关支撑专题的编制69
2.8 重大技术方案的演变69
3 本线主要技术标准演变83
3.1 通风空调系统83
3.2 通信系统83
3.3 信号系统84
4 线路设计、调线调坡设计总结及评价85
4.1 线路设计总结及评价85
4.2 调线调坡设计总结及评价88
5 重点车站建筑方案选择及总结90
5.1 南京南站建筑方案选择及总结90
5.2 禄口机场站建筑方案选择及总结107
5.3 翔宇路南站(原禄口新城南站)建筑方案设计与评价112
5.4 翠屏山站(原胜太路站)建筑方案选择及总结119
5.5 吉印大道站(原将军路站)建筑方案选择及总结133
6 车辆段设计总结141
6.1 车辆段选址141
6.2 总平面布置141
63主要方案设计142
7 南京南控制中心设计总结152
7.1 建筑设计152
7.2 结构设计154
7.3 通风空调设计155
7.4 给排水及消防设计157
7.5 工艺设计157
8 土建围护结构选型、设计及现场实施、控制、调整评估165
8.1 土建围护结构的设计选型及实施方案165
8.2 对围护结构现场实施及调整情况的评估166
9 导向标识系统的设计及管理模式总结及评价168
9.1 主要执行技术规范和标准168
9.2 地面导向图(周边地图)173
9.3 导向标识设计评价174
9.4 合理化建议175
9.5 南京地铁机场线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特点178
10 装饰、四小件、景观、艺术设计总结及评价180
10.1 概况180
10.2 技术创新点187
10.3 主要设计经验及改进建议188
10.4 发展与展望189
11 公交一体化设计总结190
11.1 公交一体化设计原则190
11.2 公交一体化设计情况191
12 设计调整及工程变更总结(以重大变更为主)199
13 设计创新与亮点205
13.1 浅埋盾构法(GPST工法)205
13.2 U型梁的优化运用209
13.3 车辆6B编组100km时速在南京的首次运用212
13.4 华东最大交通枢纽之一—南京南站214
13.5 机场站与T1、T2航站楼无缝衔接215
13.6 控制中心首次在南京实现6条线路资源共享216
13.7 中、微风化安山岩地层明挖基坑施工及盾构技术问题的解决218
13.8 隧道下穿京沪高铁设计方案及保护措施的选择220
13.9 首次深化集成的综合监控系统222
13.10 首次引入吸气式感烟探测器和感温光纤探测技术224
14 专项评估报告225
14.1 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225
14.2 节能评估226
14.3 环境评估226
14.4 安全质量评估226
15 科研、专题研究对设计、施工的指导229
15.1 系统选型专题对设计的指导229
15.2 线站位专题对设计的指导231
15.3 高架梁型专题对设计的指导232
15.4 车站环控模式专题对设计的指导232
15.5 车辆段资源共享带来的优势233
15.6 通讯共享233
16 工程总体筹划的执行评价235
16.1 工程总体筹划概况235
16.2 工筹执行情况评价244
17 总体总包管理246
17.1 技术管理体系246
17.2 设计接口管理248
17.3 总包管理249
17.4 报建总结255
18 设计经验与教训、问题与思考257
18.1 比选系统设计能力的方案,以应对客流预测风险257
18.2 优化U型梁技术,进一步提高景观效果及施工效率258
18.3 比选轨道减振方案,缩短施工周期261
18.4 确定调线调坡原则,便于施工配合262
18.5 大型换乘站南京南站同期建设原则及方案分析262
18.6 高架站封闭式设计采光问题的思考264
18.7 站台板侵限问题处理及思考266
18.8 现场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电通量检测269
18.9 车站梁柱节点位置混凝土浇筑等级问题思考270
18.10 机场线离壁沟施工质量思考271
18.11 盾构隧道管片箍筋搭接方式反思271
18.12 低洼泄洪区车辆段场坪及标高设计总结272
18.13 车辆段结构基础选型,对工期影响考虑273
18.14 南京南站增加喷淋系统、气体灭火增加保护区的总结273
18.15 声屏障预留预埋件与土建配合问题275
18.16 机场线四小件装饰设计搪瓷钢板颜色未统一的思考与总结275
18.17 在设计各个环节中能耗控制措施的落实276
18.18 BT模式下工程数量的稳定与变更控制280
18.19 重视运营意见,便于运营管理与维护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