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时代精神与和谐社会 全国高校第24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时代精神与和谐社会 全国高校第24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0533841.jpg)
- 肖引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605037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52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65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时代精神与和谐社会 全国高校第24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余茂才1
上编1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三个问题&梅荣政1
“全球——本土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当代性——再谈“全球化”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章仁彪19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原因&肖引26
对哲学的科学性问题的一种解释——兼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特殊意蕴&张志伟 王保安3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以及在新世纪中国的发展趋势&王培暄37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法论思考&李慧勤 商亚坤 郑建4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启示&吕薇4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时代立场——兼论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文利平51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再认识&陈思莲 羊古5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过程&杨谦61
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王干才6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王志林7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科学发展观&黄胜海7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途径与经验教训反思&王秀美8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浅析&尹保华86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传媒影响分析&唐恒青 胡维昌91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时代意义&严亚珍97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本土化&李霞101
反对教条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艰巨任务&邰兰茹10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张秀英111
更深入解读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思维&刘家俊116
文化哲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张世萍12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与途径探讨&赵成文12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汤红娟131
哲学本体论的深层思考&余元洲137
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观对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理论的意义&李明144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王効民149
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智慧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王晓云15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法论断想&刘建新16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的创新&吴培爽165
“事物”——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范畴&戎毓春 曹新军170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基本特征及其当代回响&康文龙173
论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作用——从邓小平拓展“人民”内涵谈起&魏庆忠179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体系的建构&程平182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形成的基础&左伟清188
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要贡献和表现&孙富江 束景陵193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融合与发展&李萍198
全球化、公共理性与哲学研究的范式转型——兼论我国公共理性的缺失与培育问题&刘魁 王庆生203
与时俱进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创造性精神&高斌208
下编213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及其一点认识&李毅2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邹世享 秦瑞林219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陈志波 石红聚224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郭修起229
矛盾梯级转化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哲学诠释&谭希培23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构建&汤红娟240
和谐社会下坚持以“生”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张琮玫 汤蕾246
马克思哲学物质观及其意义新探&李钢251
社会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陈静256
当代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研究的方法论启示&孙寿涛261
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吴学琴267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借鉴&李学丽 李娜273
多媒体教学与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改创新&任国兰278
对学校道德教育中落实“以人为本”思想的思考&吴定怡283
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编辑策划&孙超289
江泽民宗教理论的特色内容&张金桃294
论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李先龙298
和谐社会视野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李海涛30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反思&杨晓梅308
践行“八荣八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王孝哲312
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雷国本316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正确处理的若干矛盾&胡光321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田东326
公平观念是和谐文化的内核&黎玉琴331
“两课”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复合教学模式初探——湘潭大学“两课”教学改革的实践&李国华336
试论马克思主义新闻真实性原则&刘晓静340
和谐社会与社会公正&李素萍 张绍伟345
和谐社会环境下的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彭李玮350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图书馆如何为弱势群体提供信息服务&唐黎355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逻辑关联&孙慧玲359
对“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朱晓云364
中部崛起与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制度创新&王方红368
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反思及现实建构&刁志萍 吴若冰373
正确处理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五大关系&杨耀华378
理论创新方法论探析&陈艳丽383
和谐社会的人学思考&张云阁388
和谐社会语境中的文化忧思&李丽393
儒商学——经济伦理的一种诠释&李宏亮39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的功能、特征及构建原则&武菊芳403
个人是和谐社会必须的维度&罗敏408
论构建和谐社会环境中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李著413
构建和谐社会——立体化生存的必然要求&柴秀波4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及价值取向&刘娟42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儒学理论渊源&戴浩428
论邓小平人民主体思想&袁俊杰433
当前中国文化发展刍议&戴立勇438
浅议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辩证关系&胡盛杰44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周晓阳 高征难 胡正东448
后记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