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潘新超,张岑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4949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36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经济学-专业学校-教材;政治-中国-专业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商品1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1
第一章 商品和商品经济1
二、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5
三、商品的价值量7
第二节 货币9
一、货币的产生和本质9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11
三、纸币13
第三节 价值规律15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15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17
一、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19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
第一节 市场经济及其基本特征19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特点28
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8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29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37
第三章 企业39
第一节 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39
一、企业的地位和作用39
二、企业的分类和基本形式40
三、现代企业制度44
一、企业的成本和利润47
第二节 企业的经济效益47
二、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意义49
三、企业的兼并、联合和破产53
第四章 经济结构56
第一节 经济结构调整与科学发展观56
一、经济结构的涵义56
二、经济结构的调整57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61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63
一、三大产业63
二、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65
三、正确处理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三个关系”70
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73
第三节 区域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73
二、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75
三、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78
第五章 财政和金融81
第一节 财政和税收81
一、国民收入的分配81
二、财政收入和支出85
三、税收90
第二节 银行和保险公司94
一、我国的银行94
二、我国的保险公司99
第一节 个人收入的分配106
一、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106
第六章 个人收入的分配和消费106
二、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政策109
三、个人收入的支配111
第二节 生活消费115
一、生活消费的结构和水平115
二、树立积极合理的消费观119
第三节 社会保障120
一、社会保障的特征和作用120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122
第七章 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127
第一节 当代世界市场127
一、世界市场及其特点127
二、世界性贸易和金融组织133
第二节 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135
一、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135
二、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141
第八章 我国的国家制度147
第一节 我国的国体147
一、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147
二、我国的国家职能152
第二节 我国的政体157
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57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159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160
第三节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162
一、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162
二、特别行政区制度165
第九章 我国的政党制度170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170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70
二、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175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82
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183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85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点187
四、我国的政治团体191
第十章 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195
第一节 我国的民族和民族政策195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95
二、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198
第二节 我国的宗教和宗教政策204
一、宗教的本质和作用204
二、我国的宗教状况和宗教政策208
三、反对邪教和封建迷信活动212
第十一章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217
第一节 当代的国际社会217
一、国际社会的主体构成217
二、联合国220
三、中国与联合国224
第二节 我国的外交政策225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225
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29
三、中国和平崛起对世界的影响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