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症状体征鉴别诊断治疗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症状体征鉴别诊断治疗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30527449.jpg)
- 陈亚光,熊波主编;廖恒运,黄仁彬,吴志坚,刘功成,吴俊,袁冬萍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0235376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931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952页
- 主题词:症状-鉴别诊断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症状体征鉴别诊断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症状体征鉴别诊断治疗学概述1
第一节 症状体征的定义和症状体征表现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1
第二节 症状体征鉴别诊断治疗学的概念2
第三节 症状体征鉴别诊断治疗学的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2
第四节 症状体征与病因的关系3
第五节 症状体征与年龄、性别的关系5
第六节 症状体征与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器械仪器检查的关系6
第七节 症状体征和药物治疗的关系6
第八节 症状体征鉴别诊断治疗学的发展现状与展望7
第二章 症状体征鉴别诊断的原则、方法、种类、内容格式和诊断书写要求9
第一节 症状体征诊断的基本原则9
第二节 诊断方法10
第三节 诊断的种类12
第四节 诊断内容13
第五节 临床综合诊断的内容和格式14
第六节 诊断书写要求14
第七节 症状体征诊断与鉴别诊断中要注意的问题14
第三章 症状体征鉴别诊断的步骤、思维方法和误诊原因及减少误诊的措施22
第一节 症状体征诊断的步骤22
第二节 症状体征诊断临床思维的特点23
第三节 症状体征临床诊断思维方法23
第四节 对症状体征表现进行分析推理诊断时注意的问题25
第五节 对体征进行分析推理诊断时要注意的问题26
第七节 症状体征诊断思维能力的培养27
第六节 误诊原因和减少误诊的措施27
第四章 问诊在症状体征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内容和方法29
第一节 问诊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重要作用29
第二节 门诊的项目和内容29
第三节 主要症状重点问诊的假设诊断模式32
第四节 问诊的方法33
第五节 问诊的注意事项34
第六节 几种特殊病人的问诊技巧和注意事项35
第七节 对病史推理诊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37
第五章 体格检查法及注意事项39
第一节 基本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39
第二节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检查和注意事项40
第三节 系统体格检查的顺序和要求43
第四节 系统体格检查纲要44
第五节 实验诊断和器械诊断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特点及对结果的认识46
第六节 实验诊断的分类、适应证和注意事项47
第七节 心电图检查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48
第八节 内镜检查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50
第九节 肺功能检查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53
第十节 超声检查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54
第十一节 X线检查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55
第十二节 CT检查适应证和注意事项57
第十三节 磁共振检查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58
第十四节 放射性显像检查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59
第十五节 病理诊断的任务和注意事项62
第一节 药物治疗的思维方式64
第六章 药物治疗的原则和临床用药注意事项64
第二节 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66
第三节 药物对症治疗的原则和用药注意事项68
第四节 病因治疗的原则及用药注意事项69
第五节 处方的意义、结构和处方书写规则70
第六节 药物的用法及用量71
第七节 联合用药注意事项74
第八节 抗菌药物应用注意事项75
第九节 中西药物联合应用注意事项85
第十节 妊娠期、哺乳期用药注意事项89
第十一节 儿童合理用药注意事项91
第十二节 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94
第十三节 肝病患者用药注意事项95
第十四节 肾病患者用药注意事项96
第七章 发热的鉴别诊断与治疗98
第一节 概述98
第二节 诊断思路与步骤99
第三节 急性发热104
第四节 长期高热106
第五节 长期低热108
第六节 反复发热108
第七节 发热的治疗109
第八节 病例分析110
第一节 概述112
第二节 诊断思路与步骤112
第八章 休克的鉴别诊断与治疗112
第三节 各种类型休克的鉴别诊断115
第四节 创伤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116
第五节 出血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119
第六节 感染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122
第七节 心源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124
第八节 过敏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126
第九节 神经源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127
第十节 病例分析128
第九章 头痛的鉴别诊断与治疗130
第一节 概述130
第二节 诊断思路与步骤132
第四节 偏头痛134
第三节 头痛的鉴别诊断134
第五节 丛集性头痛137
第六节 紧张性头痛138
第七节 脑血管疾病性头痛139
第八节 颅内压变化性头痛142
第九节 颅脑炎症性头痛144
第十节 脑寄生虫病性头痛144
第十一节 颅脑创伤性头痛145
第十二节 颅脑肿瘤性头痛146
第十三节 头面部病变性头痛147
第十四节 急慢性中毒性头痛148
第十五节 病例分析149
第一节 概述151
第十章 黄疸的鉴别诊断与治疗151
第二节 诊断思路和步骤153
第三节 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的鉴别157
第四节 肝细胞性黄疸159
第五节 阻塞性黄疸161
第六节 溶血性黄疸162
第七节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164
第八节 病例分析166
第十一章 水肿的鉴别诊断与治疗168
第一节 概述168
第二节 诊断思路与步骤169
第三节 心源性水肿171
第四节 肾源性水肿173
第五节 肝源性水肿174
第六节 营养不良性水肿176
第七节 妊娠性水肿177
第八节 内分泌代谢性水肿178
第九节 过敏性水肿179
第十节 阻塞性水肿180
第十一节 炎症性水肿182
第十二节 创伤性水肿182
第十三节 功能性水肿183
第十四节 利尿剂的使用原则和联合应用183
第十五节 病例分析184
第二节 诊断思路与步骤186
第一节 概述186
第十二章 昏迷的鉴别诊断与治疗186
第三节 昏迷的判定及几种常见意识障碍与昏迷的区分187
第四节 脑血管病性昏迷189
第五节 尿毒症性昏迷192
第六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194
第七节 化脓性脑膜炎昏迷196
第八节 病毒性脑炎昏迷198
第九节 乙型脑炎昏迷199
第十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昏迷202
第十一节 脑型疟疾昏迷206
第十二节 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性昏迷210
第十四节 亚硝酸盐中毒性昏迷211
第十三节 抗胆碱类药物中毒性昏迷211
第十五节 有机磷中毒性昏迷212
第十六节 一氧化碳中毒性昏迷214
第十七节 中暑昏迷215
第十八节 昏迷的护理216
第十九节 病例分析217
第十三章 呼吸衰竭的鉴别诊断和治疗220
第一节 概述220
第二节 诊断思路与步骤222
第三节 呼吸衰竭的临床分级223
第四节 病因鉴别诊断225
第五节 呼吸衰竭的治疗225
第六节 病例分析233
第十四章 心力衰竭的鉴别诊断与治疗235
第一节 概述235
第二节 诊断思路与步骤236
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鉴别诊断237
第四节 急性心力衰竭238
第五节 心脏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240
第六节 顽固性心力衰竭245
第十五 章肾功能衰竭的鉴别诊断与治疗248
第一节 概述248
第二节 诊断思路与步骤251
第三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与脱水的鉴别254
第四节 肾前性、肾性、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鉴别诊断255
第五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257
第六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261
第七节 病例分析264
第十六章 肝功能衰竭的鉴别诊断与治疗269
第一节 概述269
第二节 诊断思路与步骤275
第三节 肝功能衰竭的鉴别诊断276
第四节 肝肾综合征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277
第五节 肝性脑病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278
第六节 肝功能衰竭的治疗280
第七节 病例分析283
第一节 概述285
第十七章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鉴别诊断与治疗285
第二节 诊断思路与步骤287
第三节 诊断要点与诊断标准289
第四节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292
第十八 章猝死的鉴别诊断与治疗295
第一节 心搏骤停与猝死295
第二节 猝死的定义与分类296
第三节 诊断思路与步骤298
第四节 猝死的鉴别诊断299
第五节 猝死初期复苏303
第六节 猝死二期复苏305
第七节 猝死的后期复苏307
第八节 猝死的护理308
第九节 病例分析311
第十九章 心搏呼吸骤停的诊断与治疗312
第一节 概述312
第二节 诊断思路与步骤312
第三节 心搏呼吸骤停的诊断要点313
第四节 基本生命支持313
第五节 高级生命支持315
第六节 特殊情况下的复苏322
第七节 复苏后的处理324
第二十章 呼吸系统症状体征的鉴别诊断与治疗326
第一节 咳嗽与咳痰326
第二节 呼吸异常329
第三节 胸廓异常333
第四节 啰音334
第五节 气息异常337
第六节 胸痛340
第七节 哮喘346
第八节 咯血352
第九节 气胸357
第十节 胸腔积液360
第十一节 肺性脑病365
第二十一章 循环系统症状体征的鉴别诊断与治疗368
第一节 心悸368
第二节 紫绀370
第三节 杵状指371
第四节 无脉症372
第五节 颈静脉怒张374
第六节 雷诺现象374
第七节 心脏增大378
第八节 心脏杂音381
第九节 心律失常384
第十节 心包积液396
第十一节 低血压398
第十二节 高血压400
第十三节 心绞痛410
第十四节 病例分析415
第二十二章 消化系统症状体征的鉴别诊断与治疗416
第一节 食欲减退416
第二节 食欲亢进421
第三节 呃逆423
第四节 烧心425
第五节 腹胀427
第六节 吞咽困难430
第七节 呕吐431
第八节 腹泻432
第九节 上消化道出血436
第十节 便血440
第十一节 便秘451
第十二节 消化不良454
第十三节 吸收不良456
第十四节 肝肿大458
第十五节 脾肿大460
第十六节 腹部肿块461
第十七节 腹水466
第十八节 门脉高压症474
第十九节 急性腹痛477
第二十节 慢性腹痛481
第二十一节 肠梗阻484
第二十二节 病例分析487
第二十三章 泌尿系统症状体征的鉴别诊断与治疗491
第一节 尿频、尿急、尿痛491
第二节 尿液异常495
第三节 脓尿500
第四节 乳糜尿503
第五节 蛋白尿505
第六节 血尿511
第七节 多尿519
第八节 少尿与无尿523
第九节 尿失禁526
第十节 尿潴留532
第十一节 肾绞痛535
第十二节 肾区腰痛538
第十三节 肾病综合征540
第十四节 病例分析544
第二十四章 血液系统症状体征的鉴别诊断与治疗548
第一节 贫血548
第二节 出血倾向552
第三节 淋巴结肿大555
第四节 白细胞增多558
第五节 白细胞减少560
第六节 嗜酸粒细胞增多563
第七节 红细胞增多症566
第八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569
第九节 骨髓象异常571
第十节 病例分析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肺部阴影575
第二十五章 代谢内分泌系统症状体征的鉴别诊断与治疗577
第一节 肥胖症577
第二节 消瘦(体重减轻)579
第三节 体型高大与体型矮小580
第四节 性早熟581
第五节 性发育不全582
第六节 两性畸形584
第七节 乳房肿块585
第八节 男性乳房发育症588
第九节 乳汁分泌减少590
第十节 男性泌乳和女性非妊娠哺乳期泌乳592
第十一节 甲状腺肿大593
第十二节 骨质疏松600
第十三节 低血糖状态603
第十四节 糖尿606
第十五节 病例分析613
第一节 眩晕614
第二十六章 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鉴别诊断与治疗614
第二节 晕厥616
第三节 感觉障碍619
第四节 不自主运动623
第五节 共济失调631
第六节 抽搐与癫痫发作634
第七节 语言障碍643
第八节 肌无力645
第九节 瘫痪653
第十节 眼球震颤657
第十一节 眼球运动障碍659
第十二节 瞳孔异常661
第十三节 脑卒中662
第十四节 痴呆664
第十五节 颅内压增高综合征668
第十六节 病例分析671
第二十七章 运动系统症状体征的鉴别诊断与治疗673
第一节 腰腿痛673
第二节 关节痛678
第三节 颈肩痛682
第四节 肢体痛685
第五节 脊柱和四肢畸形689
第二十八章 男性生殖系统症状体征的鉴别诊断与治疗692
第一节 血精692
第二节 阴囊肿物694
第三节 前列腺痛699
第四节 勃起功能障碍701
第五节 早泄706
第六节 男性不育709
第七节 阴茎异常勃起714
第八节 病例分析716
第二十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症状体征的鉴别诊断与治疗721
第一节 白带721
第二节 阴道出血723
第三节 外阴瘙痒725
第四节 闭经727
第五节 痛经732
第六节 经前期综合征734
第七节 外阴糜烂、斑血疹、脓疮、湿疣、下疳738
第八节 尿瘘743
第九节 粪瘘746
第十节 流产747
第十一节 异位妊娠752
第十二节 盆腔肿块754
第十三节 性欲丧失758
第十四节 性高潮功能障碍759
第十五节 阴道痉挛760
第十六节 不孕症761
第十七节 病例分析766
第一节 视力障碍770
第三十章 眼科症状体征的鉴别诊断与治疗770
第二节 斜视和复视775
第三节 眼前黑影暗点777
第四节 色觉异常779
第五节 视物异常780
第六节 眼白发红783
第七节 泪多785
第八节 眼干燥787
第九节 眼睛疼痛789
第十节 白蒙794
第十一节 眼球突出796
第十二节 眼球内陷799
第十三节 病例分析800
第一节 咽痛801
第三十一章 耳鼻咽喉症状体征的鉴别诊断与治疗801
第二节 声音嘶哑802
第三节 咽部异感症804
第四节 耳聋805
第五节 耳鸣811
第六节 耳痛813
第七节 耳溢液815
第八节 鼻出血817
第九节 鼻溢液819
第十节 病例分析822
第三十二章 皮肤科症状体征的鉴别诊断与治疗824
第一节 色素异常824
第二节 瘙痒827
第三节 出汗异常835
第四节 毛发异常837
第五节 指甲异常841
第六节 皮肤硬化844
第七节 毛细血管扩张846
第八节 斑疹849
第九节 丘疹851
第十节 疱疹856
第十一节 脓疱859
第十二节 结节861
第十三节 风团861
第十四节 鳞屑862
第十五节 肿瘤863
第十六节 病例分析865
第三十三章 口腔科症状体征的鉴别诊断与治疗867
第一节 口腔痛867
第二节 舌炎、牙龈炎867
第三节 口臭868
第四节 口腔黏膜白色斑块870
第五节 口腔黏膜色素沉着871
第六节 舌形态异常872
第七节 着色牙875
第八节 牙齿异常877
第九节 腮腺肿大880
第十节 病例分析882
第一节 生长障碍885
第三十四章 儿童特殊症状体征的鉴别诊断与治疗885
第二节 婴儿啼哭888
第三节 异食行为891
第四节 儿童多动综合征895
第五节 抽动障碍897
第六节 学习困难900
第七节 智力低下901
第八节 性早熟905
第九节 身材矮小909
第十节 满月脸面容913
第十一节 病例分析916
参考文献918